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看理想,内容來自看理想節目《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作者:李子(科技社會學博士),頭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雙十一購物狂歡中,無理由退貨引發消費文化反思。
• 無理由退貨促進沖動消費,增加退貨率
• 快消商品質量降低,難以長期持有
• 提倡低科技使用及循環經濟,重塑消費觀念
今年雙十一,美國時尚品牌拉夫勞倫因其高達 95% 的退貨率引發關注,網傳消費者将其作爲 " 湊單神器 " 來達到滿減優惠,然後再憑借 " 七天無理由退貨 " 退回商品。
雖後有天貓公關總監辟謠,但 " 每逢大促退貨率必增 " 早已成爲不争的事實。技術帶來了消費的便利,也改變了我們的購物體驗。顧客至上的文化下,退貨變得越來越容易。
無理由退貨的設置,會讓我們的消費更加失控嗎?退貨的成本究竟出自哪裏?退貨如何改變了我們與物品之間的關系?
在虛幻的物欲橫流的當下,我們應該如何與膨脹的消費欲望健康共處?
《我的家裏空無一物》
誰在承擔退貨的成本?
對于規模比較小的商家來說,把那些被退回的、不影響售賣的物品,重新上架售賣,似乎是比較合情合理的選擇。因此,一些商家的退貨标準會比較嚴格,比如不能有使用痕迹,吊牌完好等。
《紐約客》的一名記者曾深入訪問過所謂的 " 退貨産業鏈 "。在美國,線上購物的退貨流程,需要經過流通、轉倉、驗貨、重新整理上架的長周期。一般快消品牌的退貨,由于上架周轉周期本來就短,折騰一番之後,原有的商品可能下架了,就會選擇直接扔掉。
還有一些退貨商品,有時會以箱或集裝箱爲單位,流通到二手店或者打折店,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出售。而相當大的一部分退貨商品,會直接進入填埋場,當作垃圾被處理掉。
《錢斷情始》
很多人會覺得,無理由退換,是商家想讓顧客 " 買個安心 ",以減少購買的心理負擔,是一個相對理性的選擇。但其實,無理由退換的風潮,最初是爲了促進沖動購買才出現的。
這一風潮起源于美國服裝商超 JCPenny,後來被零售巨頭沃爾瑪給采納。沃爾瑪有一句名言,叫 " 開心的顧客就是好的顧客 ",隻要顧客開心,想幹什麽都行。
然而從長遠的角度看,無理由退貨并不一定能惠及到顧客。能退貨,促進了沖動購買,短期的銷售目的達到了。但沖動購買會帶來更多的退貨,畢竟很多東西,不是人們原本就想購買的。
此外,很多顧客也常抱怨買到的東西貨不對闆、質量低劣,尤其是女裝,尺碼剪裁都有問題。很多商家并不花功夫去做版型,提供試穿數據,畢竟這些都非常花時間,趕不上快消的銷售周期。對他們而言,去好好地打磨一件商品,不如把這些退貨的成本給攤薄。
也正因此,退貨的成本實際上攤在了每件商品上面。特别是快消商品,其廣告、店面、宣傳的成本很難被降低,因此隻有從制造源頭去壓縮成本。而這個過程毫無疑問地降低了商品的質量,從而又提高了退貨率。
但到了這一步,誰都沒有辦法從退貨文化中脫身了。在這種退貨作爲理所應當的消費文化裏面,不能退貨,但能提供更高品質的商家,非常難以立足。
維修的丢失
上述的退貨産業鏈,還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型家電的退貨。很多時候,這些小家電的電子元件出了一些小問題,消費者不得不去退掉。但這些東西,也是直接進了垃圾堆,因爲維修也變得越來越難了。
當下這種技術驅動的智能小家電趨勢,核心就是不斷更新換代。預制的電子芯片修起來很麻煩,所有電路都是一開始焊好的,硬件和軟件也都是預制的,即便能買到替換芯片,也有可能因爲配件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而不兼容。
除了電器之外,衣服、箱包的維修也愈加困難,曾經的修鞋鋪、裁縫鋪如今都很難再找到。貴重的奢侈品會送到專門的高檔皮具維護店,花大價錢修複。而便宜的包和鞋,仿佛一開始的設定,就是壞了就扔。
再比如,智能手機也是每年甚至每半年就更新換代,不斷推出更好的芯片、更強的攝像頭,催促人們購買。生産新的東西,銷售新的東西,就是當下的潮流。
《不合适也要有個限度》
即使我們自己想要好好使用、珍惜一件物品的價值,但各種各樣的客觀條件,都限制了我們去維護一件東西的程度,讓我們不得不去追逐、購買更新的東西。
新的技術,給了廠商和制造商控制消費者的渠道。我們的生活看似更方便、更潮流了,但某種意義上,卻不再受我們自己控制。
我們不再真正地擁有和使用一件物品,按自己的節奏去維護、保養自己的東西,而是不斷地被新的潮流、新的需求驅動着,不得不進入這種消費的潮流當中。
不再永恒,不再持續,不再可貴
如今流媒體平台盛行,我們永遠都有新的音樂、新的影視劇去聽、去看,去浏覽。我們最大的煩惱,不是沒有音樂聽,而是聽什麽。但與此同時,我們不再真正地 " 擁有 " 任何音樂了。
小的時候,我們會購買 CD 和磁帶,會翻閱歌詞本和插圖,這些時刻會讓我們有一種 " 擁有 " 的感覺—— " 我 " 選擇并共享了這位音樂人的創作成果,而不是僅僅讓算法推給 " 我 " 一些背景音樂随便聽聽。
但可惜的是,即使我們現在還擁有 CD,但卻找不到播放它的介質了。即使是流媒體上的音樂也會消失,例如早年的蝦米音樂,現在也已經毫無痕迹地消失。
而有些東西雖然沒有 " 消失 ",也和消失沒有區别。數碼相機剛出現的時候,我們會在移動硬盤和雲存儲裏儲存照片,好像能夠一輩子擁有它們。但如今,移動硬盤就仿佛電子停屍房一樣,那些照片我們很少再去回看。
《懷舊的假日》
這和當下的消費體驗也很相似,消費和購物的習慣在不斷更新,但我們真正擁有一件物品,真正享受一件物品的可貴,那種非功能性、偏情感性的感受,變得越來越稀薄了。
我們的記憶也變得越來越短暫,與過去的、家庭的、社區的聯系也變得非常淡。我們買了太多東西,但又不斷掙紮在舍不得丢的矛盾當中。
這種矛盾是經濟上的、情感上的、文化上的記憶,以及想要珍惜、想要好好使用一件物品的感情,而這些都不是買更多、更新、更好的東西能夠解決的。
因此,我們需要在這樣的技術時代,去審視我們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站在更負責、更謹慎的角度,去理解我們與物品之間的關系。
重塑消費觀,重視過程和體驗
如今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經常能看到 " 今季必買 "" 集齊五色 "" 我不允許還有集美沒試過 xx" 等種草分享,但事實上,這種體驗不是滿足,而是不滿足、渴求,甚至焦慮。
我們想要購買、擁有一件物品,必須從内在的驅動力去解釋。比如日本的整理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曾說,不能給你帶來 " 心動的快樂 " 的東西,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擁有,應該斷舍離。
斷舍離的極簡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把東西帶來的内在體驗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可以借鑒。如果不拍照、不曬社交媒體,不追求集齊,我們還能覺得滿足,并且這種滿足感和體驗可以持續,甚至擁有的時間越長而變得越珍貴,那麽它就是一個好東西。
關于 " 擁有的時間越長越珍貴 " 這件事情, 荷蘭設計師艾德 · 範 · 欣特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做" 永恒擁有 "(Eternally Yours)。一件物品因爲它的持續使用,因爲持續的擁有而産生的獨特性,和你的生命曆程相伴相随。
比如一件家具,因爲日常的使用,而增添了獨一無二的痕迹;一個耐用的旅行箱上面,貼滿了去各處收集到的托運标簽而變得珍貴。這些手段,都能夠促成一些物品的持續使用,減少丢棄,增加它們的使用的獨特價值。
《我的家裏空無一物》
此外還有一個流行趨勢,就是使用低科技的物品,或者學習自己能夠掌握的技術。在使用物品的過程中,去學習它的運行原理,學習修補,不僅能夠提高物品的壽命,同時也有助于自我技能的提升。比如學習縫紉,學習自行車修理和台式機的組裝維護等。
還有一個辦法,是加入所謂的 " 循環經濟 ",購買二手的、回收的物品。在交易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知識甚至交到朋友。這種淘東西的過程,也能給自己帶來買新東西所沒有的感受。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消費的沖動,會刷購物網站,刷社交媒體種草,沒必要爲這樣的沖動而自責。
但有一種健康的做法,就是和這些念頭有節制地相處,有必要地放縱,讓消費變成生活真實體驗的一部分,在虛幻的物欲橫流的當下,面對自己真實的願望,去做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