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 Author 朱民
作者| 朱民 博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
來源| 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13699120588
編者按:
1月6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數據資本大時代"主題講座中,分享了他對于如何抓住智能産業崛起帶來的重大曆史機遇,在全球競争中率先建立數據資本化機制和建設相關産業鏈,提高數據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入思考和判斷。
序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題目叫"數據資本大時代",這裏面包含幾個概念:
第一個是數據;
第二個是數據要成爲資本;
第三個是數據成爲資本将是一個新時代,是一個大時代,而這個大時代正在到來。
從人工智能技術崛起開始,我們就能明顯地察覺到,數據是特别重要的資源,數據代表了未來。而要用好數據資源,一個很重要的機制就要把它資本化,各界對此已經做了大量探讨,有很多嘗試,也遇到很多挑戰。一方面這涉及到技術層面的問題,如數據的安全問題和隐私保護問題;另一方面,數據資本化其實更多的是金融問題,包括數據的确權、數據的估值、數據的交易,以及數據的收益分配,這些都是經濟問題。
過去一兩年中發生了三件大事,使得數據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第一件大事是ChatGPT迅速走紅。去年我的講座主要内容就是人工智能2.0的發展以及它的未來。ChatGPT很明顯地告訴我們,未來的社會是個智能社會,其三大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數據,而數據是基礎。
第二件大事是中美的科技戰。美國搞"小院高牆"封鎖了芯片,也影響了算法,那數據在戰略上就變得更加重要。而且中國是個數據大國,推動數據資本化和構建數據産業,是發揮數據資源作用的關鍵,一定要讓它資本化,讓它流動起來,創造生産力和财富。
第三件大事,就是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戰略部署。2022年的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簡稱"數據二十條"),就是爲了鼓勵更好更多地使用數據來賦能實體經濟。"數據二十條"裏特别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了數據的所有權問題,提出一個新的數據産權制度框架,給數據資本化打開了第一道大門。接着在2023年的8月,财政部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簡稱"數據入表規定"),數據資産從此可以進入會計賬目,在财務上可以進入公司、企業、個人的資産負債表,給數據資本化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有了這兩大政策,一個數據資本的大時代正在到來,這一定是一個巨大的大潮,而且應該是連綿不斷、滔滔不絕。因爲數據會跟着我們走向永遠,它毫無疑義會變成最重要的資産,最重要的資本。
第四産業的崛起
我認爲第四産業就是智能産業,它是以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爲基石。現在經常講數字經濟,實際上數字經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數字經濟就是指智能産業,廣義數字經濟則是指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賦能的制造業、服務業、農業三大傳統産業。我把狹義的數字産業稱爲第四産業,它的發展非常快。
一、我們正在離開信息時代,進入智能時代
信息時代是應用先行,信息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幾乎零成本的獲取,但是在信息時代,數據的使用者、決策者是人,而信息是副産品。進入智能時代以後,特别是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以GPT爲代表2.0階段以來,信息被機器和計算機程序使用的頻率呈增長趨勢,數據讓機器智能化,而智能化的系統能處理更多的數據,所以數據優先、數據先行是智能時代的一個最根本特征。
在智能時代,我們看到在人類智能之外産生了一種新的智能,那就是人工智能。人類智能的發展模式是始于觀察,再從觀察走向科學、科學走向技術、技術走向産品。人工智能的發展模式是始于數據,從數據中産生知識,再從知識到産品、産品産生新的數據進而驅動下一輪叠代,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而且其運行的路徑短,閉環效率高。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找到了第二個知識獲取的平行途徑——機器認知。機器認知與人類認知的途徑不完全重合,它與人類的認知是平行的,從而擴大了知識的絕對空間。數據因此被賦予了新的、超越性的職責和地位,數據和知識形成一體兩面的關系,數據就是知識的載體,數據的流通就是知識的流通,這是理解智能時代數據地位的一個重要框架。
人工智能技術也經曆了從以模型爲中心到以數據爲中心的轉變。AI1.0是以模型和編程爲中心,到AI2.0就是以數據爲中心,模型可以相對固定,更重要的是關注數據的定義、管理、切割、擴充、增加、修正。數據的規模、質量,以及在數據基礎上的訓練,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對數據進行有計劃的标注、分類和叠代是關鍵。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GPT的發展再次确認未來世界将構建在數據基礎上。GPT的核心是FoundationModel(基礎模型),其整個發展過程都離不開數據——從設計開發階段到大規模訓練,再到評測、仿真、叠代,都需要持續的數據輸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科技的基礎是數據科學,進而還會催生出一個規模龐大的數據服務業,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讨論的數據産業。
數據的規模也變得越來越重要。GPT的一個重要能力是湧現,而湧現能力有賴于足夠豐富的數據、數據的表征、數據的交互。在數據規模小的時候,GPT的表現提升是一個線性過程,隻有在足夠大規模的數據基礎上,它才能具備湧現能力,實現更陡峭的曲線上升,而這需要數據産業化來滿足其龐大的數據要求。
二、數據正在變成特别重要的基礎産業
首先,數據科學正在推動科研走入"第四範式",也就是數據領先和主導的科研模式。1998年的圖靈獎獲得者吉姆·格雷曾将科學技術發展史總結爲四個範式。第一範式是通過實驗歸納,第二範式是模型推演,第三範式是仿真模拟,第四範式就是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發現。以數據爲基礎的大模型科研具有非常寬闊的前景,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的藥物研發、合成生物學,材料科學領域的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和無機材料,能源領域的石化能源、電池、新能源、核能、熱能,電子工程領域的半導體材料、信息儲存,地質和環境科學等等。
數據也是物理世界運營和優化的基礎。大家都知道可控核聚變的托科馬克實驗裝置,在其内部運行的極高溫等離子體非常不穩定,一旦等離子體碰到裝置内壁就會快速衰退,需要通過動态調整電磁線圈對其進行約束,這就像是不讓一個喝醉酒的人碰到牆壁,我們控制不了這個喝醉的人,隻好讓牆壁不斷地移動。以前的軟件程序很難完成這項工作,現用數據的辦法,用人工智能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巨大發展。
再看制造業,數據現在可以把制造業從生産層面的實體制造層,一直到OT層、IT層、雲平台打通,并與供應鏈打通。與此同時,在這兩個維度之外的第三個維度,數據還可以在生産過程中不斷催生新的産品設計和工藝設計,這是一個完全數字化的過程。
在服務業,ChatGPT通過Plugins插件構成一個新的生态,把智能和網絡廣泛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超級應用生态。平台的數據和GPT的數據不斷地交互、重疊、學習、反饋,使得新的數據服務生态越來越好。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第四産業:數據業的未來圖景》,作者是一個叫"婁攴手居"的小組,其實就是把"數據"兩個字拆開來變成四個字,我覺得這個小組有很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本書提出數據是第四産業,但我認爲第四産業應該比數據業更寬廣,應該叫智能産業。它也是個賦能産業,不斷地賦能傳統的農業、工業、服務業。所以我覺得未來将隻有智能産業和廣義的數字經濟。而第四産業的核心是數據,所以數據的重要性再怎麽強調都不過分。
三、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速度持續高于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
按照聯合國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狹義數字經濟的GDP占比爲6%,美國是6.9%;我們廣義數字經濟的GDP占比爲30%,美國爲21.6%,全球隻有15.5%,所以中國的數字經濟是走在前面的。按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2021年中國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經達到40%左右。從2016到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4.2%,而且數字經濟在我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比重都在快速上升,其中服務業走得最快。
要想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的潛能,就要發揮數字資本在數字經濟中發展中的乘數作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報告(2021-2022)》,從宏觀經濟增長、行業發展、企業績效三個層面對數據要素的經濟價值貢獻做了評估。從宏觀層面看,截至2021年,數據要素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14.7%,可以說是相當重要。從行業層面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産業對數據要素最爲敏感。數據要素對提升企業效益也有明顯作用,工業企業的生産效率可以提高42%左右,産品的研發周期縮短15%。所以,提高數據的使用規模和使用效率将變得極爲關鍵,進而也凸顯出數據資本化的迫切性。
國際數據資産化發展和中國戰略
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和戰略性,因此紛紛出台數據政策,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構建自己的數據資産管理政策框架。宏觀層面主要是制定整體的國家戰略,中觀層面主要是建立标準和市場,微觀層面主要是明确參與者的能力和具體的技術舉措。
一、數據資産化的各國競争
先看宏觀層面。美國在2013年提出了《開放數據政策》,強調信息是政府、合作夥伴和公衆的戰略資産;2019年美國發布《聯邦數據戰略與2020年行動計劃》,明确提出要建立使用公共數據的長期框架,着力培育數據市場,激活企業數據價值。
英國更多地關注數據的價值生态系統,強調将數據權益、數據質量和數據治理活動與數據價值創造相結合。英國也制定了自己的國家數據戰略,把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技能、數據可用性、負責任的數據利用作爲激活數據機遇的核心能力,并以這四個方面來加強建設。
歐盟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歐洲數字化議程》,明确必須建立統一的歐盟數據市場。2022年,歐盟提出《數據法案》,緊接着在2023年批準實施《數據治理法案》,對保障政府、企業和個人數據的安全以及促進合理使用作出了明确的規定。2023年11月,歐盟《數據法案》正式通過,其核心目标就是支持建立歐盟的單一數據市場,因爲歐盟也意識到,數據是未來的資産,歐盟在這個方面必須統一起來。
各國在中觀層面上主要是聚焦數據資産的價值實現路線圖,加強政府對數據資産關鍵環節的管理。要把數據作爲資本,那麽就必須對其進行估值、定價、審計、核準,中觀就是建立整個的制度和标準。微觀層面的政策則主要聚焦市場的主體、技術與能力,激活政府數據資産。歐洲的數據戰略特别明确,要發展數據處理技術、能力和數據利用效率,加大對基礎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減少核心技術的對外依存度。爲此,歐盟決定投資40億歐元用于開發數據分析、數據基礎設施、數據共享工具等關鍵技術與應用。
可見各個國家都在從戰略維度、市場維度、标準維度、監管維度和運營實施維度構建自己的數據資源體系。因爲大家都看到數據的重要性。
二、中國的數據戰略布局
我國最早是在2016年頒布了《網絡安全法》和《國家信息發展戰略綱要》,2020年,提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的"二十條意見",建立數據産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項制度。
2023年2月,中央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數字中國整體建設的"兩個環境""兩大能力""五位一體""兩大基礎"等概念。"兩個環境"一個是國内的數字治理生态,一個是數字領域的國際合作;"兩大能力"一個是數字技術的創新能力,一個是數字安全的屏障,意味着需要不斷創新,但又要保障安全;"五位一體"的深度融合,就是指融合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态文明,含括了經濟、社會、科研的方方面面;"兩大基礎"一個是數字基礎設施,一個是數據資源體系。當政策框架已經到位的時候,推動整個政策落地的關鍵其實就是數據的資本化,用市場的力量來推動數字中國建設。
三、詳解數據二十條
"數據二十條"的主線是堅持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它的出台可以說的全球領先的,是一個了不起的舉措。
"數據二十條"建立了四項基本制度。第一個是數據産權制度,建立數據産權結構分置制度,明确了數據的持有權、加工使用權和産品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數據産權制度框架;明确了數據分類分級确權授權機制,包括公共數據的授權使用,企業數據供給的激勵,以及個人數據的受托。這是世界範圍内第一次把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的機制給确立下來。三權的分置以及三個不同主體的數據使用和運用框架,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和創新。
第二個就是數據交易制度,包括監管、準入、流通、标準、定價等等,推動開放合作。這個也是現在是讨論很多的。
第三條是也是重大突破,就是收益分配權。這是國際上第一次有政策明确提出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框架。在初次分配階段,健全由市場評估貢獻、按貢獻大小決定報酬的機制,"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推動數據要素收益向數據價值、使用價值的創造者傾斜,這就激勵了大家有積極性去創造數據使用價值。在此基礎上還有二次和三次分配,因爲數據可以不斷地重複使用,它有無限的未來,這就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關注公共利益。
第四個是安全治理制度。
爲什麽說"數據二十條"很重要?因爲它的政策指向非常明确。第一就是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賦能實體經濟。第二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以應對科技變革和産業變革,構築中國的國際競争新優勢。第三是全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統籌分配效率和公平。因爲數據的生産成本很高,邊際成本爲零,收益期限可以無限長,所以這需要很特殊的分配公式。然後要提高數據要素的治理效能。
中國突破:數據入表和數據金融化
2023年8月1号,财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對數企業數據資源的确認、計量和披露進行了規範。2023年8月15号,上海市印發《立足數據經濟新賽道推進數據要素産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指出了推動數據資産化評估試點交易行爲等等。第一個文件在會計處理規則中賦予了數據資源明确的财務屬性,第二個文件則明确了整個的交易制度框架。
傳統的資産入表,要麽是把土地房屋計入固定資産,要麽是将股票期權計入長期的股權投資,近幾十年以來又逐漸引入了知識産權,就是無形資産也可以入表。而這一次數據資産的入表,原來費用化的、但是滿足資産确認條件的數據資源,能計入資産負債表的無形資産或者存貨兩個科目,使得數據資源在财務報表内有了表達。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突破,因爲隻有進入财務報表才能走向資本化。所以數據入表不是簡單地把數據資源納入資産負債表,而是一整套包括強化數據合規意識、打造數據治理體系、挖掘數據資源潛力,追蹤數據成本、開展數據質量評價等在内的系統性工程。最重要的是,我們會逐漸建立數據産權登記制度,有了産權就可以交易,就可以變成資産,所以"數據二十條"和财政部的數據資源入表規定奠定了兩個特别重要的基礎,推開了數據資本化的大門。
一、數據資産化的區域試點
在頂層設計逐漸清晰完善的背景下,各個地方都在積極開展數據資産化的試點工作。北京在2020年就開始提出建設金融公共數據專區。2023年又有幾個重大的突破,提出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戰略,對數據的登記、評估和入表、金融創新進行詳細規劃。緊接着又提出了北京市公共數據專區的建設意見,并出台公共數據專區的授權運營管理辦法。所以北京的試點是聚焦于開放公共數據,先把政府的資源放進去,讓企業和個人可以使用和交易,從而逐漸激活市場。
上海也在積極開展數據資産化試點。上海在2019年就發布公共數據開放的暫行辦法,率先開放了公共數據。2021年發布上海市數據條例,健全了公共數據的管理制度。接着在2022年,又出台了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實施細則,規範了開放機制,細化了數據獲取流程和平台等等。更重要的是,2023年上海市發布了促進浦東新區數據流通交易的規定,明确"數據三權"的主體、客體、内涵和權能,爲數據産權的統一登記提供了基礎。這是上海完成的一個重大突破,是走在很前面的。
深圳2020年開始提出構建示範區,2021年出台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2022年出台支持探索創新管理體制的意見,提出要推進數據資産管理研究,探索試點數據資産的确權、估值、管理及市場化利用。2023年,頒布了深圳市數據産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産權登記是數據資源進行市場流通很重要的一個前置條件。
二、數據資産金融化創新
第一,數據增信。傳統增信要第三方擔保,要信用評級等等,現在企業可以用确認的數據資産價值和運營産品的能力,來作爲企業申請貸款的增信工具。
第二,數據質押。以前都是拿動産或者權利來質押,比如說股權、債權、商品、版權來作爲質押品,現在可以把數據資産質押給銀行來獲得貸款。
第三,數據保理。銀行通常可以對應收賬款進行保理,沿用同樣的原理,企業也可以将數據交易合約的應收賬款進行保理。我在中國銀行工作多年,保理是中國銀行的長項,所以對保理業務也有較多了解。數據産品具有合約多樣、收費模式靈活、收益期限長等特點,我認爲數據保理具備非常廣闊的前景。
第四,數據資産證券化。以前是以金融資産爲支持的債券或票據融資,現在可以将數據作爲基礎資産進行證券化發行交易,從ABS(Asset-backedsecurity)變成D-ABS(Dataasset-backed security)。
第五,數據入股。這對數據企業來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以前投資入股要麽是出錢、出實物資産,要麽是出知識産權,現在可以把企業擁有的數據資産作爲投資資本。
一些金融機構已經在開展數據資産金融化的區域試點,比如光大銀行在深圳做增信試點,北京銀行在做數據資産質押融資,貴陽農商銀行做了質押,青島做數據資産入股,香港做了數據資産證券化。可見數據金融化試點走得非常快。
需要強調的是,數據的金融化是數據資本化的一個必要階段,但是不能停在那裏。因爲數據資本化的核心目标是讓數據得到使用,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隻是用來質押或者入股的金融産品。
數據資本化推進
我國具有全球競争能力的新型數據産業
數據具有特别明确的特征和資本屬性。數據具有質量層次不齊,非标準化、非結構、相互隔離等基本特征。它也具有非常獨特的經濟學特征:它是虛拟的,可重複使用;它有高昂的固定成本,但是複制成本幾乎爲零;它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它還有時效性,需要應用場景、應用算法、網絡來配合。數據生成本身沒價值,其價值是在使用時産生。它還有非經濟學維度的屬性,比如隐私、合規、機密、安全等等,都需要予以處理。所以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數據是一種非常優質的資源,對它的加工和場景應用能帶來巨大的附加值,是一種收益遞增的資産。
一、從數據資源到數據資本
數據的價值實現路徑,要經過資源化、産品化、資産化和資産應用四個階段,使之變成一種可以自由流動、産生增值的資本。現在如火如荼的各種試點,就是集中在數據資産化階段,把一些小規模的數據經過确認,嘗試着做抵押、投資、債券等等金融化創新。但是,我們要營造大規模的數字生态,還是要從資源化開始,建立覆蓋四個階段的完整産業鏈。
第一個模塊是構建數據資源平台。這首先需要明确數據的産權,并做好保護隐私與數據安全工作,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爲在當今的法律環境下,數據的所有權模糊不清,使得它不能用于交易;數據經濟學特征和非經濟學特決定了它的所有權交易很困難,而且也是不宜交易、不應交易的。中央"數據二十條"提出的"三權分置"數據産權制度,明确了數據資源的持有權、加工使用權和産品經營權,對于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具有明顯的激勵作用。三權明确之後,下一步就是隐私安全計算提供保護。現在看來同态加密、聯邦學習、安全沙箱計算等技術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其基本原則就是原始數據不動,經過隐私安全計算後的數據可以放到公共平台來使用。
完成數據資源化之後,數據從持有方輸送給産品研發,同時進行數據資源登記,數據産品開始挂牌、交易、交付,最後産生數據資産的憑證。這就使得數據資本化的确權階段逐漸明确。在這個階段會出現大規模的數據資産商業平台,可以是交易平台,可以是數據銀行,也可以是數據信托。在我的設想中還可以建立數據公社,所有人把自己的數據放進公社,以共治的形式,共同分享數據收益。
在這個情況下,數據資産的金融化也會随之繁榮起來,并形成特定的市場,因此還要制定完整的交易市場制度,覆蓋價值評估、産品交付結算、交易憑證、資金監察等環節,來建設數據市場的框架體系,并以規範細則進行指引,培育相關的服務生态。我能想象,未來會出現一大批數據資産交易市場服務商,因爲企業和個人雖然持有數據,并不知道怎麽把它資本化,所以從原始數據到資本化的過程,除了要有數據産業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市場服務商,來完成戰略規劃、價值挖掘、産品細分、估值定價等工作,這個也是未來服務業的一個重大發展方向,服務的是第四産業。
二、中國是數據大國,數據交易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的數據交易市場發展潛力很大。上海數據交易所有個統計,2022年中國數據市場交易行業(數據市場交易的産品包括數據收集、數據服務和數據應用)的規模爲876億元,占全球市場比重爲13%;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2046億元,全球占比上升到20%;2030年将達到5155億元,全球占比進一步上升至24%,這大緻上也超過了中國經濟占全球GDP的比重,意味着中國的數據産業會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活躍國内數據交易市場的同時,也要讓數據跨境流動,CPTTP談判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數據的治理和數據的跨境流動。根據麥肯錫的分析,過去10年裏數據跨境流動使全球GDP增長了3%。2014年數據流動直接創造的價值達到了2.3萬億美元。而且從2009年到2018年,依靠數據跨境流動的經濟活動對全球GDP增長的總貢獻度達到10%,所以數據的全球流動也是數據資本化的一個特别重要的方面。
從全球數據交易市場的規模來看,按照上海數據交易所的測算,2022年全球數據交易規模爲906億美元,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将達到1445億美元,2030年爲3011億美元。再看全球主要的數據交易市場,2017年中國還隻有17億美元左右,美國是122億;到2021年美國是300多億,漲了不到兩倍,中國是72億,漲了三倍多,年平均增長率是35.1%,可見中國數據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潛力巨大。
中國是世界數據大國,數據的規模快速增長。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總規模将達到175個ZB,其中90個ZB來自物聯網設備,80%的數據是非結構化的,30%的數據在實時消耗中完成叠代。如果比較中美兩國,2018年中國的數據隻有2.76個ZB,美國是6.9,但是到2025年預計中國的數據會達到48.6個ZB,美國隻有30.6,所以中國會成爲世界第一數據大國。這首先是因爲中國的人口多,14億人裏有10億人上網,這個數據量不得了;其次,中國的物聯網發展走在全球最前列,國家一直在推動建設物聯網,這是未來中國在數據方面一個很重要的優勢。
所以中國是一個數據大國,那麽剩下的就是要把我們的數據優勢利用好。
三、構建數據資本生态
中國的數據産業走在世界前沿,促使我們一定要構建好數據的資本生态。
要發展計算技術的内生安全性和向善性,這個是現在強調特别多的;
要把三權分置,定義所有權,以及将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和分配權分離;
平衡隐私保護和共享使用,即數據不動,讓數據的價值流動;
構建市場激勵機制和分配函數,這是一個學術上和技術上的挑戰;
建立法律框架和監管框架;
明确政府的作用和地位;
參與全球數字資産的治理機制,包括監管和法律,以及數據資産的流動和交易。
我們當前還要繼續努力,"數據二十條"和數據要素入表新規打開了大門,剩下的就是通過各級政府來依據國家政策采取行動,構建生态和市場,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多數據進入這個市場,以市場爲基礎設施帶動整個數據産業,推動中國的第四産業發展走在世界的前列,使得中國的核心競争力不斷提高。
總結
世界正在離開信息時代,進入智能時代,整個物理世界、經濟和社會生活都在被數字化,以數據和AI爲基礎的第四産業正在崛起。數據是未來一切經濟和社會活動的起點和終點。數據資本化是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的重要的轉折點。
數據資本化時代将對人類生活、工作、社會和思維帶來重大的影響,它改變了市場與金錢、公司與金融,重新定位數字化與數據等問題。數據資本化還将改變企業模式,産生新的産權和新的激勵機制,企業決策變得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使得市場機制更加有效。數據的資本化使得數據能參與分配,成爲個人、企業和社會未來最重要的财富,而且是不斷增長、持續回報的财富。
中國是世界的數據大國,推動數據資産化對中國的科技創新、經濟增長、财富擴大和社會發展意義非常重大,所以要迎接挑戰,繼續改革開放,推進數據資本化,讓數據成爲資産、資本和财富,助力中國經濟走向高收入發展階段,走向新世界的前沿。希望大家都來參與數據資本化和第四産業的塑造,成爲其中的赢家,推動國家的經濟和科技進一步發展。
END
明日直播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