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至少接待 10 組客戶,試駕要提前預約排隊,吃飯都是匆匆扒兩口,國慶期間我們店裏的銷冠單日就開了 15 單。" 一天開出 8 單的一問界銷售難掩喜悅,十一之後,來店裏的人依舊很多,試駕預約也要排到第二天了。
5 億投入改款升級、25 天大定超過 5 萬輛、上市首月大定超過 6 萬輛、絡繹不絕的客流量、興奮溢于言表的銷售、加班加點趕生産保交付的工人…… AITO 問界新 M7 的火爆,讓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餘承東的 " 遙遙領先 " 從希冀成爲現實,也讓蓄力已久、具備深厚智造實力和智能化優勢的賽力斯汽車開始騰飛,在爆發式增長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上市首月大定超過 6 萬輛便是最有力的證明(大定訂單即交了定金、購車意向極高的訂單,轉化率較高)。一般新造車企業實現這一目标需要一個季度甚至更長時間。
問界速度助力賽力斯汽車開啓新階段
智能化、電動化轉型的浪潮奔湧而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滲透率創下新高,特斯拉、比亞迪、理想等 " 先行者 " 脫穎而出。但群雄割據的新造車戰場上格局未定,新入局者依靠出色的産品競争力、成熟的營銷體系和渠道建設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等諸多因素的加持,不乏有實現 " 後來者居上 " 直至成爲頭部梯隊的一員的可能。
作爲誕生僅一年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AITO 問界在今年 5 月 27 日達成第 10 萬輛下線,創下 "15 個月内完成 10 萬輛新車下線 " 的新紀錄。此前特斯拉達到首個 10 萬輛用了 12 年半,蔚來曆時 1046 天,小鵬曆經 695 天,理想用時 708 天,哪吒和零跑耗時三年左右。
對于極緻追求規模效應的汽車産業,10 萬輛級的量産下線規模意味着車企實現了從 0 到 1 的跨越,意味着一種模式得到驗證,一個品牌站穩腳跟。
在賽力斯汽車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看來,這既是 AITO 問界從 0 到 1 的突破,也是賽力斯汽車與華爲跨界業務合作的階段性勝利,見證了雙方的高效合作。
探究 AITO 問界起飛的原因,離不開其對增程賽道的精準洞察。增程電動車型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繼賽力斯、理想入局增程後,零跑、哪吒、岚圖等更多車企進軍這一賽道。
終端零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純電動汽車銷量 200.59 萬輛,同比增長 22.2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車型)銷量 93.77 萬輛,同比增長 105.73%。若把插混和增程進一步細分,今年上半年插混車型銷量爲 72.7 萬輛,同比增長 92.28%;增程車型銷量 20.8 萬輛,同比增長 141.86%。今年 1-8 月,我國增程式乘用車銷量超過 30 萬輛,同比增長近 160%,而同期純電動車、插混車型汽車呈現兩位數增長。
此外,領先的産品、創新的技術、深厚的智造基礎、高投入的研發以及體系化能力也是車企在競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勝出的重要保障。
賽力斯汽車的兩江智慧工廠和鳳凰智慧工廠以數字化、智能化、物聯網爲核心,超 1000 台機器人協同運作實現高度自動化,關鍵工序 100% 自動化,爲産品的良品率、精密度和一緻性提供支撐。此外,最新建成的第三座智慧工廠引入一體化壓鑄等先進技術,具備超高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先進程度媲美特斯拉超級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智慧工廠,賽力斯汽車打造了 " 一硬、一軟、一網、一平台 " 的 " 四位一體 " 智能制造技術架構,融合全過程質量自動化,已實現了定制化、高品質和快交付。
" 工廠最近我經常來,訂單非常好,大定已經超過 6 萬了,我們爲供應鏈又投了 10 個億,整個産業鏈和供應鏈增加了 2 萬工人,确保讓大家盡快能夠拿到車,我們正在加快交付,提高産能。"10 月 13 日,餘承東現身賽力斯汽車智慧工廠直播間,表達了對高質量交付的信心。
堅定的 " 軟件定義汽車 " 先行者
過去百年間,傳統車企用底盤、動力總成等機械領域的積澱建立起了技術的護城河,但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汽車從産品到生态全面重塑,資本賦予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新的動力和無限想象空間。
與此同時," 軟件定義汽車 " 趨勢的顯現,汽車行業的發展邏輯有了深刻的變革,新能源汽車競賽逐漸進入比拼安全、高端化、智能化的下半場。面對特斯拉、" 蔚小理 " 裹挾着互聯網思維與技術革命輕裝上陣,在傳統汽車制造商糾結 " 靈魂 " 與 " 軀體 " 之争時,賽力斯早已明牌,成爲最堅定的 " 軟件定義汽車 " 先行者之一。
"2016 年我們開始新能源轉型時,就認識到了汽車‘軟件’的重要性,并沿着這一思路不斷前行。随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普及,軟件定義汽車必将是大勢所趨,所以用戶服務也必須圍繞着軟件來展開。用戶服務從燃油車時代的售後維修、主動服務,躍遷到了現在的以軟件服務用戶 , 以數字化體驗貫穿用戶用車生命周期的全觸點。" 張興海表示," 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一定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隻有擅長軟件與硬件的公司跨界合作、深度融合,發揮長闆效應,才能真正打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優質汽車産品。"
賽力斯汽車與華爲開創了新能源汽車企業與 ICT 科技企業深度融合的先河,雙方聯合設計的 AITO 問界新能源汽車深受市場和消費者喜愛。
邁過十萬輛門檻之後,賽力斯汽車在新能源賽道上加速奔跑—— 6 月問界 M5 智駕版開啓交付,是首個搭載 " 智能駕駛領先者 "HUAWEI ADS 2.0 華爲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和 " 智能座艙領先者 " 鴻蒙智能座艙 3.0 的 " 雙智領先者 " 車型,提供了業内标杆級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體驗;9 月 12 日,AITO 問界新 M7 上市并交付,搭載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率先實現了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破圈。根據規劃,問界城區智駕領航輔助(城區 NCA)功能将在今年 12 月覆蓋全國城區。
官方數據顯示,10 月 7 日(截止 10 點)問界新 M7 累計大定 55506 台,單日新增 4197 台。其中五座版占比 81%,五座 Max 版本 ADS 高階包選裝率爲 70%,六座 Max 版本 ADS 高階包選裝率爲 68%。
" 中國自動駕駛上車的速度以一種洶湧的姿态向我們走來,L2 級别自動駕駛市場開始朝着标配化的趨勢發展,L2.5 級别自動駕駛市場正在快速破冰。" 有汽車業内人士表示,根據最新調研,智駕在購車決策重視因素中的占比已有大幅提升,達到 10%。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中,具備核心智駕功能的車型滲透率快速提升,尤其是 15 萬 -25 萬元和 25 萬 -30 萬元價格區間幾乎以兩年翻倍的速度在提升。" 戰報 " 中超高的 ADS 高階包選裝率也印證着當下消費者對 " 智駕 " 的愈發認可。
爲支持聯合業務更加深入緊密發展,賽力斯汽車與華爲雙方成立 "AITO 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 ",負責營銷、銷售、交付、服務等業務的端到端閉環管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關系愈發緊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華爲以外,賽力斯汽車也在持續加強産業鏈供應鏈方面的合作與深化,與甯德時代、拓普、文燦等多家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近日賽力斯汽車與博世中國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在車輛安全系統、駕駛輔助、自動化功能、動力總成及電氣化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研發、新材料應用和零部件供應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笃志不畏艱,于變局中登高望遠。從一根彈簧起家,到進軍傳統燃油整車制造,再到新能源智能汽車制造轉型,三次創業變道的賽力斯汽車堅持核心技術引領,以開放态度跨界合作強強聯合,這一發展路徑對中國品牌的加速轉型将發揮先鋒與示範效應。
問界速度以及問界新 M7 火爆背後,中國汽車正在上演從造車理念到應用全流程、全鏈路的創造性颠覆,爲智能汽車的未來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