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數人,都低估了出海。
出海,已是多年前的話題。近期,爲什麽又熱議起來?是消費降級?是經濟低迷?還是内卷已到極緻?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科學出海。
爲什麽我們要出海,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出海可能意味着另外一個事業的二次創業,很多的生産要素需要進行重新組合。
是被動出海還是主動出海,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點。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我們能做什麽,能做哪些品類?
今天來分享一下如何科學出海。
一、出海,就是二次創業
創業其實是一門很科學的學問,做出海也是,所以我提了一個觀點叫科學出海。
我們所有的思考路徑,尤其在出海這個鏈條上有很多的坑,就是少則幾百萬,大則過千萬這個坑。
所以我們希望很多的思考,很多的鏈條,很多的核心生産要素都要去做認真的思考。

在紅利來的時候,要全面的擁抱,狠狠的抓住。不然的話,可能是紅利,但是未必是屬于你的紅利。
1. 拉齊共識
每個公司在當下不同的階段,因爲本身的基因不同,所以細胞不同,所以增長策略不同。
所有的事情跟你當初創業的時候一樣,比如說找人,找錢,我們還要去洞察市場。
海外的市場環境從東南亞可能比較接近中國,所以它的很多的消費是比較接近的,所以我很容易去靠近,包括供應鏈也很容易做平移。
但是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低價,長時間的競争下來,低價會成爲主旋律。
所以很多人希望去賺美金,但美國是一個異國,我們需要去探索這個國家它本身的消費是怎麽樣,全面洞察很重要,洞察清楚了你才能下精準的一個步驟。
内部動作是一定最準确的,不容得有任何一丁點閃失,這裏面代價會很大,所以所有的人、組織、資源到後期,哪怕到美區,到最後也是要做生産本土化。
如果你構建的出海跨境電商項目在兩個億以内,我覺得不需要談品牌,你們把貨賣好就行了。
我們現在四個單品,每個單品都是日過 2000,單月都是大概 100 多萬美金,4 個項目有 400 多萬美金,總計 2000 多萬人民币。
一年就差不多才差不多 3 個億了,我們才 4 個爆品,所以隻需要打爆品就可以了。
你如果有很多便宜的 SKU,壓力是很大,回撤成本也很高,貨運回來可能物流費可能要超過你的貨值。
你隻能本地銷毀,回收價基本上 10% 左右,銷售價的 10%,這個虧損還是很厲害的,所以不能把貨運過去再想辦法賣,策略很重要,一定要先想清楚。
你在國内起盤整個項目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想三步走一步,這個思考很重要。
所以出海是二次創業,所有的生産要素都要重新做組合。

比如說你可能要知道當地的風土文情,當地的對行業的理解,當地的線下零售是怎麽樣的,線上是怎麽樣的,而不是隻有一個亞馬遜,可能還有很多電商平台。
歐洲大大小小的電商平台 40 多個,不隻是亞馬遜、eBay,所以能力在哪裏,能做哪塊的市場就很重要,市場洞察、人力組織都很重要。
一開始,在兩個億以内,通過國内的短視頻人才、自媒體人才去做 TikTok 興趣調查是沒問題的,起步是沒問題。
但是到後期一定要做組織的本土化,很多團隊一定要在本地聯系當地的達人做内容的生産,隻有他們最接近當地的消費。
這個是很重要的人力和團隊管理,這裏面涉及到太多了。
以前我們在國内做過電商,我們做國内的抖音,是相對很自信的,我們國内抖音已經拿到頭部了。
我們覺得整個能力模型跟 TikTok 應該是一樣,當我們做了 3 個月以後,發現遠遠不是。
很多操作可能差不多就是英文翻譯成中文,很多的浏覽器都有自動翻譯的功能,跟後台沒啥區别。
當地人喜歡什麽樣的産品,喜歡什麽樣的内容,我們都是按照國内的假設去運營海外的内容。
但是點擊率特别低,他們不感興趣,他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麽,他隻覺得你是廣告。
以前我們是經驗創業,從本質上來講會圍繞一個點自我加強,想到一個點,然後順着這個點繼續想,一個人獨自在想,覺得我講的就是對的。
舉個例子,貨架電商轉興趣電商本身就不一樣,因爲視頻是一個多維的,能夠展示産品内容的。它對人的要求自然而然也很高,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背景。
2. 科學創業
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科學的思考。
科學是一門很大的學科,在國外也是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些科學的理論,一步一步怎麽打,這是有很嚴謹的一套方法論在的。
成功是可以被複制的,失敗是可以被避免的。在出海裏面,科學出海也很重要。
我給我們辦公室角落裏面立了一張牌子,叫科學創業,警示我們團隊每個人在做任何思考的時候一定要科學。

我在飛書經常會收到我們同事的一些申請,比如說我們要有這樣的預算去做這樣的事情,沒有寫 plan b 下一步要做什麽?沒有寫 plan c,下一步遇到這種狀況會幹嘛?
這種我是不會批的,所以申請一個預算,包括方案也是一樣,就是你的 plan b 是什麽?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思考,隻是爲了測品而測品,那測完了下一步要做什麽,我們完全不知道。
企業就會逐步在很多細的決策,質量很低做大決策的時候你是做不了,一定要做科學創業,每一步都要嚴謹。
二、科學出海:對的事 + 對的人 + 對的方法
我今天會重點圍繞這個表格來講,這個表格的邏輯,我給大家拆解一下。

我們有一個項目要起盤,叫種子思路,這是整個業務生命周期的管理,我覺得這個思考對很多創始人,對很多主管應該也有幫助。
這裏面有一個一級拆解樹根,我們思考的邏輯是要樹根、樹幹,還有一個樹枝、樹葉,我們是這樣的一級一級往下拆的。
我們有個一級拆解,一級事項裏面有個對的事,對的人、還有對的方法。
如果要成功出海,你本身做的産品、類目、賽道一定是一個對的事情。
如果你現在才去做亞馬遜,現在才去做 eBay,可能屬于中後期,紅利可能不屬于你的,所以對的事一定是很重要的。
這裏面我給大家講一些方法論,怎麽找下一步對的方法、運營方法,所以擺脫不了這三個思路:對的事、對的人、對的方法。
1. 對的事
它是一個項目戰略,往下拆的一層叫策略,會拆得細一點、遠一點的思考。
本質的思考,爲什麽要出海?你想要什麽?爲什麽是你想要?你的事項裏面有一個叫角色。
我提了兩個角色,一個叫主動出海,一個叫被動出海。
主動出海就是我想全球化,早在 20 多年前,日本就已經有全球化的想法了,他們的很多品牌在當地的份額,在全球的份額其實是不高的。
他們很早就有品牌全球化的想法了,像我們爸媽那一輩其實用的都是日本生産的家電。
國内競争慘烈,我們才想出海,這是被動出海。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你需要去思考你爲什麽要出海,這個叫原點思考。
是你原本的業務不增長,沒有利潤甚至虧本,所以你想出海,還是說你有全球化品牌的欲望,有新業務的探索?還是覺得跨境的利潤高?
那被動出海的話,我們又多了一個思考,憑什麽是你能做?
産品是高度同質化的,你出海,你隔壁廠也出海,憑什麽是你能出海?産品有什麽過人之處?有什麽核心技術?這點思考特别重要。
所以,回到二級拆解的一級事項,這裏有個業務定位,老闆一定要在對的事情上做很詳細且清晰的業務定位。
另外,現在出海這條業務線,對你來說是新業務的探索,還是增長的必勝仗,還是生存的必勝仗。
有些時候操盤手是完全沒辦法理解老闆究竟想幹嘛。舉個例子,我是安克的操盤手,我就擅長高舉高打的,我一進來團隊我就想表現。
但是老闆告訴我,我們試一下就好了,我們先試試探一下整個業務 TikTok 的可能性,限制你的發揮,那他會怪老闆說是你的戰略不夠清晰嗎?不會。
老闆一開始一定要很清晰的知道,三個戰略角色裏面,你屬于哪一個,所以你要從你業務定位的可能性推敲驗證,然後再确定。
這裏面有三種:新業務探索、增長必勝仗、生存必勝仗。
第一個,新業務探索。
我一年大概做兩三個億,我想去做海外,我想試一下目前的紅利是不是存在,我的團隊能不能勝任、第一年期待不高,兩三千萬就足夠了,這叫新業務探索。
新業務探索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标是你要設立止損線,所以二級事項往後拆解、三級事項是設立止損線,财務要先行。
你一定要把核心指标羅列清楚,虧 200 萬就止損了,這個是新業務探索的基本要求。
第二個,增長必勝仗。
原業務增長放緩停滞,需要找第二增長曲線。你做了三年了,亞馬遜每年都是兩個億不動,唯一有變化的是利潤,因爲被擠壓了。
去年賺 2000 萬,今年可能 1000 多,再往後走可能 5% 個點了,不多了,所以你急需要找第二增長曲線。
第三個,生存必勝仗。
在瀕臨生存的懸崖,你需要找到自己突圍之路,隻能全力 all in,因爲沒有其他路了。
在電商層面,一定要判斷自己的角色屬于哪一塊。下一步第四級象限,就要确定你的戰略。
比如,定位爲新業務探索,要想人和方法究竟在哪裏找?定完位以後就往下再想找誰,用什麽樣的方法來起盤很重要。
2. 對的人
找人難度雖大,但是找準了以後,你成的難度就沒那麽大,你會撞上紅利,這個很重要。
所以一定要:看人識人、選人做事,選将招兵。
招兵需要找什麽樣的将,這也是要明确的,很多面試的過程中他會說我懂 TikTok。我們也要對他進行深刻的剖析。
第一,他說的懂,是清楚、熟悉還是精通,要辯證去看他說的懂是什麽,他說的懂可能叫清楚,就是他以前玩過國内抖音,現在轉 TikTok。
四級事項要考慮的是有什麽能力,能不能替代遷移。
第二,他說的是熟悉,他玩過東南亞,他覺得他懂 TikTok。但是 TikTok 美區跟東南亞的選品方向是不是一緻。
很多區域文化不同,所以要考慮的是能力能否對,未遷移業務邏輯是否一樣,平台能不能快速上手,語言跟文化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
第三,什麽叫精通?比如說我在安克待過,我拿過大結果,所以叫精通。但是它的打法更多的是高舉高打。
因爲他花過大錢,但是我們的公司業務定位如果新業務探索,就不适配。
前面錨定了,後面遇到什麽樣的判斷才好判斷,你确定好人了,接下來要做什麽、權責利定位好,這裏需要定現階段的核心指标。
大家一定要清楚,你要的是利潤、銷售額,還是團隊要搭成一個雛形,這是要明确指出來的。
不然操盤手接收不到你的指令,他就沒辦法再向下管理,向下組團隊,四級事項拆下來。你的決定是團隊要搭建完整,且半年持平或者略虧,都能接受,這就叫你的決策。
你對這個業務的定位跟期待一定要明确,從對的人看過來,是你一定要扪心自問,團隊高管之間,包括合夥人之間不能過分的去放大自己的能力。
對于一個新業務來講,這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就是有些人會覺得說我能做,但是其實他能力可能 70%。
業務的定位一定是找能手來做,絕對不是找一個有勇氣的人來做,要清晰團隊的能力模型,對團隊的期待是什麽,這點要捋清楚。
3. 對的方法
我們一定要學會全面看整個市場的行業洞察。
第一,一定做看專業的研報。
專業的研報是行業通識,對美國線上電商市場平台存在的格局,每個品類、每個行業的垂直分析,你可以快速通過它的結論,去打通行業通識。
第二,要拉出 TikTok 市場跟亞馬遜市場的數據。
産品的整個大盤數據、類目數據、單品數據、競品數據。
第三,要拉産品的成本測算。
看亞馬遜現在整個的利潤結構,跟 TikTok 的利潤結構是不是一緻,還有哪些空間是可以擠壓出來的。
這個是一定要看的,因爲兩個平台的規則不一樣,扣點不一樣。
第四,看主流的市場玩法。
紅人營銷還是付費投流,直播還是無人直播,你一定要清楚市場上主流的玩法有哪些。
第五,做一個銷售規劃。
未來半年或一年,我們大概會有怎麽樣的銷售預估,要有一個初步的銷售預算。
因爲會影響到我們對資金的需求,這個一定要先把它預判出來,然後輸出一個專業的報告。
這裏的市場洞察,裏面還有個競品的洞察,我們瞄準的那個品牌,它目前在美區排頭部,我應該怎麽對它進行全面的了解?
下面還有個成本測算的表格,一個銷售規劃,所以四級、五級事項的輸出會有專門的幾個報表,負責哪個部門,會有自己的輸出項在這裏。
最後,重中之重是财務,我們要做 100 萬的生意,究竟老闆的視角,管理者的視角,一定要知道我需要多少資金在上面周轉,這是要很清楚的。
不要運營團隊光顧得在前面哐哐的一頓賣完了以後,後方跟不上。
當你是運營,你入職的那一刻,你就要清晰知道公司的局面是怎麽樣。你要有節奏的規劃,公司才能更好的配合。
我們會進行财務的測算,比如說你的項目預算需要多少?你的銷售規劃是多少?你的人力發展規劃是多少?
因爲你懂了打法,你會知道前半年我不做直播,半年後我要做直播,于是半年後人力一定會發展變化。
我需要招主播了,需要招助播了,需要招中控了,他會出一個完整的營銷财務方案的測算,去把控整個的銷售。
每周過一下你的銷售規劃的完成率,跟預算的消耗進度,這是要達成同正比的,我們都會不斷地去卡這個節奏,每周去卡。
五級事項會輸出很多的标準文檔,都是通過團隊組織協作來的。
所以現金流是很重要的,現金流是糧草打仗的必備品,現金流很重要,在整個跨境電商領域裏面,現金流滾動健康是項目良性發展的核心要素。
我遇過太多好的項目,在盲目沖的同時,運營沖的同時,後端信息跟不上了,這是很難受的事情。
這個表大家可以多做一些思考,尤其是老闆、高管或操盤手或業務負責人,應該有更多的體感。
總結一下,成功出海等于對的事、對的人、對的方法。
三、優秀操盤手,要有三個視角
第一個是老闆的視角。
老闆的視角會很通篇的,能看得出整個項目是怎麽準備的,人事方法、預算在哪裏要清楚。
第二個是操盤手的視角。
他能穩步的推進整個項目,他知道怎麽去把控風險點,這是操盤手能看到的,運籌帷幄、進退有序、團隊作戰有節奏、有目标、有策略、有方法。
第三個是同事的視角。
比如說我是财務,是運營的助理,我在這張表格裏面,公司項目我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很重要。
這樣會很清晰個人的分工、個人的目标,我怎麽推進、怎麽協作很重要。

所以優秀的操盤手要善于管理他人的預期,在團隊裏面,每個崗位的預期他都要學會管理,包括老闆的預期,把控風險、把控進度。
之前朋友圈發過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我們做跨境電商,如果對基本問題的研究不透,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況下,倉促采取就事論事的應對措施。
由于未能夠觸及到事情的根本,你往往非但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可能會引發新的矛盾。
四、如何科學起盤?
1. 市場洞察
第一,全面地看亞馬遜市場和 TikTok 市場的區别。
我們看過很多品牌在亞馬遜排得很靠前,他在 TikTok 沒有動作;很多品牌在亞馬遜沒有 100 名開外,但是他的 TikTok 類目第一。
我們之前看過一個吸塵器的品牌,在亞馬遜是應該排不上名的,但是他在 TikTok 類目第一。
我要去看從亞馬遜和 TikTok 紅利,TikTok 裏面我們去看市場規模跟紅利天花闆究竟有多少?
比如說亞馬遜有 100 億這個類目的成交,那 TikTok 目前的行業規模是多少?我的空間有多少天花闆?
第二,品牌裏面看份額。
就是我能夠在這個品牌矩陣裏面,占據什麽樣的生态位,這個很重要。
第三,單品的競争差異化。
這些品牌在 TikTok 上面做了,我跟他的差異究竟在哪裏,這裏面要切記經驗,創業要尊重平台本身的本質差異,不要做産品的這個盲目自信。
我們對一個品牌的全面市場洞察,會包含這些信息。
首先,他什麽時候入局,他做什麽樣的産品,然後往下面看他的整個 TikTok 基礎建設。
還有運營的進度,他注冊小店,建聯達人我們都能看得到,這裏面你會看得到他的成交渠道占比。
聯盟達人、自營賬号、商城投流,我們都把它劃分出來,自營的比例可能才占 9% 點多,聯盟達人帶貨上去了 37%,商城加投流占據了 53%。
能看出品牌的打法,是靠達人素材進行付費投流,帶動它商城的流量,所以從全面的市場洞察裏能看得到它自己的打法。
它的熱賣商品抓出來,包括它的打法拆解,它對市場的洞察,對于女性用戶的購買原因,包括産品功能的展示也是很清晰的。
這張表格很重要,這裏面就能看得出經過上面的詳細拆解,發現他第一階段 9 月份的時候,他做了 108 萬美金。
然後他的打法是選擇了一些特定款,我發現他在亞馬遜賣的爆款,不是拿過來直接在 TikTok 上做的。
他是有個特定款,專供款,他找了身材偏肥胖,10~30 萬粉絲的達人進行帶貨。
第一個月做了 100 多萬美金,第二個月 10 月份做了 300 多萬美金,然後他開始找其他達人了,找 10 萬以下的達人。
他一開始從腰部開始打,打完之後往下再沉。拿着有一定轉化的達人數據去告訴尾部的達人,說這些達人都幫我帶過貨了,用了降維的做法。
第三步撞上了黑五,11、12、1 月份怒拿千萬美金的營收,三個月就做了千萬美金。
他準備了 7000 個達人,日發百條素材。前面兩個月的積累很重要。要進行成本測算,成本構成:平台費用,産品成本加頭尾程物流。
還有達人的推廣投流完了以後,我們會知道公司的毛利率有多少,你願意拿出多少來做整個的投流推廣。然後毛利的絕對值有多少,這個需要進行測算了。
2. 賣點測算
假設我們有了一個産品以後,我們想要對它進行推廣,我們一定要做賣點假設。
我不知道我的産品在整個市場上,究竟有哪些賣點是奏效的,于是我要做假設。

假設我的産品有 1234,有各種的賣點,但是我不确定哪種方式,是最受消費者喜歡,于是我要做假設。
假設完以後,我把 157 個頭部的爆款視頻拆出來看,每個視頻講的賣點在這些賣點裏面怎麽分布的?
我們會呈分布式的收集這些賣點,你會知道你的賣點市場接受度集中在哪裏。下一步我們開始要測試爆品的測試。
然後就是找達人,選素材,再進行投廣告,這是标準的三部曲。
下一步我們拆解廣告視頻内容的高光幀,我們的同事每天隻做一件事情,就是短視頻内容的拆解。

比如說這個視頻有四個波峰,說明流量在這一秒鍾整個反速停留是最高的,我們要研究這個動作高光幀做了什麽樣的動作,他說了什麽樣的話術,這個是很重要的拆解。
所以我們在每次投放當中,我們就會不斷的去叠代這些内容,就是回頭你再聚焦到自己賣點的時候,你就反過去找那些爆款視頻,對應上你的腳本應該寫什麽。

然後節點也很重要,我們很多爆發都是在大促的節點,跟日常營銷的活動不太一樣。
你會看到黑五,聖誕、情人節、母親節這些都是比較爆的,有幾個關鍵的節點。
總結一下,我們一般會用假設的手法去測賣點,然後通過投流去放大。

這樣我們銷售節奏可控,我們不通過達人這種脈沖型的銷售去挑戰我們的新品,那對我們的備貨壓力也比較大,然後我們會一般用付費。
在确定性的賣點之後,我們會進行投流,紅人今年把它放大。然後做品牌自播,未來一定要做布局,一定要做本地化。
我有很重要的一句話給送給大家,作爲操盤手,一定要學會抽絲剝繭的思維。

你看我們今天那個表格的拆解,包括對每一個細節的思考,對每個關鍵幀高光幀的思考,對每個話術腳本的思考,我們内部有形成很完整一套方法論。
這是我們本身在出海這個領域上自己的一個反脆弱能力,所以頂級的操盤手的思維是抽絲剝繭,一定要顧及每個思考點。
而且你會從中看到很多思考,這個思考背後是工作流加專業流,就是你對電商平台的運用的理解。
專業流,能不能很好的把某些操盤手的能力,幫他個人能力轉爲團隊能力,這是很重要的一套方式。
出海是一個鋼闆,它有很多難題,很多的信息差,很多的認知盲區,很多關于人力組織人才的問題。
它是一個堅硬無比、極難踢穿的鋼闆,所以需要一幫有能力的人,且極度務實決心要踢穿鋼闆的人,抓住一個紅利的機會就 all in。
all in 是什麽?你眼中隻能有一個事情,所以我們去年 9 月份做 TikTok,到現在是 99% 的時間都在 TikTok 這個事情上,注意力都在這一塊,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我也希望未來大家在這個項目上能取得更好的一個成績,祝大家出海順利,破卷成蝶。
然後找到生意的第二增長曲線,未來在 TikTok 的榜單上面,跟大家頂峰相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筆記俠 "(ID:Notesman),作者:CC,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