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5 日,就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 消失 " 近 800 天的李子柒以推廣大使的身份 " 回歸 ",并送出了對于鄉村振興事業的美好祝福。在相關視頻中,李子柒長發及腰、身着素衣,站在綠蔭小道中雲淡風輕地講述着自己創作的初心與堅守。她表示,七年前自己回到家鄉拿起攝像機,通過短視頻的方式記錄鄉村裏平凡而又美好的一切事物,未來也将會繼續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将時間撥回 2 年前,當時已跻身頂流、且人氣仍在不斷上升的李子柒突然停更。随着一份向資本宣戰的聲明發出,其與所屬 MCN 微念圍繞 IP 歸屬權的紛争也逐漸浮出水面。在經過一番明争暗鬥後,雙方于 2022 年年底達成和解,李子柒對其關聯公司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持股比列由 49% 增至 99%。
正當外界以爲了結此事後,李子柒很快就會恢複更新,但她卻選擇了繼續保持沉默。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子柒此次露面也引發了諸多的關注,而其說出的那句 " 在未來,我也會繼續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似乎也更像是複出宣言。
那麽問題就來了,在 " 消失 " 近兩年後,這位昔日的 " 國内第一網紅 " 還剩多少流量和價值,還能重回 " 王座 " 嗎。又或者說在短視頻江湖已不複當年的今天,她還能做回當初的那個李子柒嗎?
一方面,在李子柒 " 消失 " 的這段時間裏,江湖裏依舊處處有她的傳說,各平台 " 求更新 " 的聲音不絕于耳。雖然因爲斷更,其抖音、快手、微博三個平台不可避免地掉粉了近 900 萬,但在龐大的基數支撐下,目前粉絲量依舊 " 抗打 ",其中抖音的粉絲量約爲 4919 萬、快手粉絲量約 959 萬、微博粉絲量約 2602 萬,B 站粉絲量約 761 萬。以這樣的數據來看,李子柒毫無疑問依舊是頭部創作者。
就在李子柒此次現身不久後,就有傳言稱,快手方面已與她接觸,後者複出後雙方将有望簽約。雖然這一消息很快被辟謠,但不可否認的是,李子柒或将複出的話題已然受到了衆多的關注,甚至有不少網友大喊 " 王者歸來 "、或是 "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請報複式更新 "。
即使是在外網,如今的李子柒也依然是最有人氣的出海創作者之一,其在 YouTube 的粉絲量甚至不降反升,訂閱數也已經從此前 1500 萬增至 1770 萬。據第三方營銷平台 Noinfluencer 預估,即便停更已久,但李子柒 YouTube 頻道的單月廣告收入仍在 10.17 萬美元至 12.38 萬美元之間。
但在另一方面,在李子柒 " 消失 " 的這兩年時間裏,國内短視頻賽道中也湧現出了大量同樣是走新中式、東方生活美學、田園牧歌路線,以及聚焦三農、非遺等題材的創作者,例如張同學、康仔農人、潘姥姥、念鄉人周周、彭傳明等。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李子柒打開了這條流量之路。
雖然如今這些粉絲量動辄數以千萬計的 " 後起之秀 " 中,尚未誕生出如同李子柒這般有影響力的存在,但大量 " 替代品 " 的出現顯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觀衆的注意力。倘若李子柒繼續沉默下去,或許遲早會面臨被 " 後浪 " 取代的境地。
更進一步來說,與如今的短視頻領域求 " 快 " 不同,李子柒的内容顯然可以用 " 慢 " 字來形容,這不僅是說她的内容 " 節奏 ",同時也指其月更的頻率。雖然 " 慢 " 内容依舊有市場,但這并不代表着用戶對更新頻率慢還能接受。所以雖然在内容端,李子柒此前有着強大的優勢,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還很難判斷,更新頻次低、制作周期長等問題,是否會限制李子柒複更後的發展。
同時,如今的短視頻賽道已經與直播帶貨密不可分,畢竟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直播帶貨的變現途徑更短。所以對于李子柒來說,一旦複出自然也要面對是否加入直播帶貨大軍這一抉擇,并且她需要考量的也不僅僅隻有自身的喜好,還有用戶和市場的期許。但不論如何選擇,她可能都有不少問題需要回答,如果選擇繼續遠離 " 塵嚣 "、那麽毫無疑問就需要嘗試拓展更多的營收方式,可如果選擇加入,就需要找到與自身相符的直播風格。
但說到底,李子柒是否會回歸,以及複更後究竟還能不能再現當年的盛景,都是一個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的問題。不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不複當年,李子柒如今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觑。
要知道,在創作者可謂是多如繁星的當下,李子柒之所以會被大量觀衆念念不忘、甚至被認爲 " 全網無代餐 ",顯然不隻是因爲出道早、有着 " 初戀 " 般的美好濾鏡,更重要的是因爲她完成了從 " 内容輸出 " 到 " 文化輸出 " 的質變。盡管流量和粉絲數可以量化、直播間的觀看量和銷售額可以量化,但李子柒李子柒此前帶給用戶的審美愉悅和情感共鳴顯然無法量化,更難被複制。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戴望雲就曾指出,李子柒之所以受到歡迎,部分原因是她展現中國文化和 " 中國性 " 的方式,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看到自身文化中美麗、優雅與永恒的東西。
而李子柒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自然離不開精益求精的内容制作和不懼繁雜的耐心。試問當下有幾個創作者還能做到像李子柒一般,要拍關于蠶絲被的内容就從養蠶開始,要拍活字印刷術就先拜師學藝三個月呢?
透過李子柒經的影響力不難發現,優質内容不僅可以爆紅、還會具有一定的長尾效應,即便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也能熠熠生輝。所以創作者想要獲得更長久的影響力,究其根本還是要靠 " 内容 " 二字。當然,李子柒與微念的故事也說明,隻埋頭做内容也是不夠的,創作者隻有做好内容和商業的平衡,才能笑到最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