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11 月 17 日電 題:一汽豐田被迫連續減産,老牌合資車企如何提升競争力?
作者 紀雪洪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在 10 月、11 月已經大幅減産的前提下,爲纾解經銷商壓力,一汽豐田決定在 2023 年 12 月 -2024 年 2 月繼續大規模減産。" 以銷定産 " 能否從根本上解決一汽豐田存在的問題?曾經風光無限的合資車企到底輸在了哪裏?
" 以銷定産 " 治标,治本還要靠産品
目前,高庫存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一個形勢,特别是在合資企業當中表現比較突出。原因一方面是,過去大家覺得智能電動汽車滲透速度可能會比較快,但是沒想到滲透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另外一方面是,自主品牌的産品推出速度在加快。我們可以看到,國内整體合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都在下滑,包括一汽豐田,這樣就形成了比較高的庫存。車企和經銷商的壓力都是比較大的,如果産品賣不出去,經銷商面臨虧損,庫存産品最終會被折價銷售,對企業品牌形象也是一個打擊。
一汽豐田過去一直采用的就是 " 以銷定産 ",講求根據市場的銷售情況來調節它的生産,包括調節上遊供應商的庫存。如果某款産品在市場銷售不好,下遊沒有達到預期需求的話,一般不會去強制按照以前的計劃量進行生産,豐田系的生産柔性還是比較強的。在當前産品競争力短期不能有特别大的改進的情況下,企業隻能按照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生産的調整。
當然,最根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于豐田怎麽能夠适應現在汽車變革的形勢,怎樣快速推出有競争力的産品,特别是體現智能化水平的、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産品。目前來看,日系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産品的推出速度上相對還是比較慢。
持續減産對一汽豐田的影響肯定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對它的市場份額、企業目标實現和利潤都會帶來影響。其次,這種減産也會傳導到它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身上。當然,減産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經銷商的庫存壓力,避免收益下降或者虧損增加。
老牌合資車企爲何競争不過新車企?
那麽,曾經的行業領頭者爲何競争不過那些後起的新車企?在經濟學上有一個破壞性創新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創新理論大師克萊頓 · 克裏斯滕森提出的。破壞性創新是一種與主流市場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的創新活動,它的破壞威力極爲強大,一般成功的企業都難以适應這類創新帶來的挑戰。因此,以現有企業心态與利益機制,确實很難突破這種破壞性創新所造成的兩難困境,企業需要以體制外另起爐竈的方式來推動這種創新。
新車企沒有曆史包袱,很快就可以開發出一些新産品,包括整套管理和組織體系都可以随時做出調整,随時學習别人好的經驗。但是以合資車企爲代表的企業很多有幾十年或者百年曆史,如果要做調整的話,整個組織架構或者利益鏈條都要改,面臨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巨大的沖擊,就比如銷量的大幅下滑,利潤的大幅削減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往往是不會主動進行革命。目前國内合資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還是有很大壓力的,但是這種壓力傳導到國外的母公司是比較難的。
筆者認爲,要改變當前的局面,這些老牌國際車企應該放手給中國合資企業的管理層,多多支持他們,給他們進行授權,充分發揮出他們的能動性,利用中國汽車激烈的競争市場和創新的氛圍,支持合資企業來開發出适應未來中國市場、也适應全球市場的一些産品,以及進行相關的組織管理體系的調整,跟上這個時代。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