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平替文學。"
最近奶茶圈又炸了,前方消息傳來:雪王上市了!
帶着雪王形象人偶敲鍾的瞬間,也不出意外被網友評爲 "2025 年第一抽象名場面 "。

圖源聯合早報
有人高興 " 雪王終于出了道 ",有人則盯着飲品價目表,開始擔心 "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
" 不懂就問,還有什麽是能平替雪王的存在嗎?"
确實,作爲平替本替,蜜雪冰城兩塊錢一支的甜筒,四塊錢一杯的檸檬茶,哪還能找到平替?

但在一來二去的讨論中,還真有人給出了答案。
一杯 3.5 元,永遠以爲它涼了,但它又永遠看起來活得還不錯的 " 奶茶鼻祖 " ——香飄飄。

提起 " 香飄飄 ",你首先會想到什麽?
如果是" 連起來可繞地球 x 圈 "的廣告語,那麽香飄飄的奶茶杯裏,大概率裝滿了你的青春記憶。
如果滿腦子都是 " 到底誰在喝 " 的疑問,那隻能說明你尚年輕,味蕾還沒經曆過初代奶茶的調教。

對大多數 80、90 後而言,香飄飄不僅是一杯奶茶,更是滿載回憶的時光機。
那時候還沒有滿大街的奶茶店,年輕人逛街手捧一杯香飄飄就是最潮的時尚符号。

沖泡奶茶特有的香氣,也往往對應着學生時代最美好的記憶。
" 早讀之前沖一杯香芋味的香飄飄,香甜的氣味瞬間就能飄滿全班。"
" 考試完走出教室直奔小賣部,就爲了買一杯香飄飄小小犒勞一下自己。"

但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曾是 " 國民網紅 " 的它,成了許多人眼裏 " 另類 " 的存在。
鮮奶茶遍地的年代,它好像始終還在賣速溶奶茶。

人們在配料表看見糖分、植脂末就搖頭的當下,它還一直保持粉袋沖泡模式。
其他奶茶和奢侈品牌聯名,在杯子手提袋上大做文章時,它還是在紙杯上印着萬年不變的 logo。
甚至奶茶品牌們紛紛卷融資、沖海外的時候,它還在隻不斷鋪商超。

圖源齊魯晚報
社交平台上關于它最多的讨論,不是新品上市也不是品牌動向。
而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健身圈 " 邪惡 " 段子:
" 香飄飄奶茶的最新用途,假裝成花式口味蛋白粉,偷偷混進健身搭子的水杯裏。"

總之無數人提到它時的反應,可以一句話總結爲:多少年都不喝的玩意了?
" 高糖、高脂、高熱量,但凡有點健康意識的都不會喝這個。"

更别說奶茶瘾再大,也抵不過懶癌發作。
" 買一瓶現成的咖啡奶茶也才不到十塊錢,幹嘛還買要自己泡的。"
如今街上已經看不到捧着香飄飄的男孩女孩,人們提起它,一度也隻是作爲奶茶 " 對照組 " ——
" 當你覺得某品牌的奶茶報喝的時候,就可以拉上香飄飄較量一番。"
" 比香飄飄難喝 " 已然成了人們對其他現泡奶茶品牌最惡毒的評價。

關于香飄飄的生存現狀,人們看法不一而足,總體可用" 不看好 "總結。
得承認,在衆多印象中,有的确有其事,比如它的确還在賣速溶奶茶。
但更多,恐怕都不算準确。
比如香飄飄早已不隻賣速溶奶茶,而是出了鮮茶飲,還在去年年底開設了線下快閃店。
而且不但開了,還在開業當天上了熱搜,一句吸引來了網友、奶茶愛好者甚至專家的關注。

現在已經閉店,現場擺放的告示牌顯示," 香飄飄繼續執行繞地球公務 "/ 圖源小紅書 @奶酪環遊記,已授權
再比如," 香飄飄或許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香飄飄的傳說 ",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比銷量,鮮少有人關注到的地方,香飄飄奶茶銷量從每年 3 億杯默默漲到了 11 億杯。
2023 年時,香飄飄全年營收達 36.25 億,連續 12 年在杯裝沖泡奶茶市場保持份額第一。
說上市,一個冷知識:2017 年香飄飄就已成功上市,拿下 " 中國奶茶第一股 " 頭銜。

去年 " 香飄飄破産 " 消息誤傳時,網友以爲 " 童年又要缺失一角 ",虛驚一場之後紛紛聚集在官方辟謠貼下表白:還在就好。
論起消費者認知,有美國網友發出求助帖,給出寥寥幾句描述信息。
中國網友也是第一時間猜出正确答案:香飄飄。

" 這在整個互聯網都是一段佳話。"
看到昔日的杯裝奶茶巨頭仍在默默努力,人們松了一口氣,卻也愈發疑惑:
結果是 " 既落後又先進 "" 既死闆又靈活 "" 既邊緣又中心 "…… 香飄飄,到底怎麽回事?

回看國内奶茶興衰史,或許沒有哪個品牌和香飄飄一樣,經曆如此大起大落。
二十年前,剛剛誕生的香飄飄就憑借營銷有道,在市場上打響第一槍。
斥資 3000 萬元,在湖南衛視的高峰時段投放 15 秒的廣告。
彼時選秀節目爆火,觀衆們守在電視前看俊男靓女,也把那 15 秒裏重複交替出現 7 次的 " 香飄飄 " 記在了心裏。

2007 年,香飄飄打出" 累計賣出 3 億杯,杯子可繞地球一圈 "廣告語。
" 在一碗面隻要四五塊的年代,香飄飄把三塊一杯的奶茶,送進了無數家庭。"
作爲奶茶行業第一個吃 " 廣告螃蟹 " 的品牌,香飄飄一炮而紅。短短一年,銷售額從 300 萬元飙升至 4.8 億元,風頭無兩。
趁熱打鐵,香飄飄陸續請來 " 粉紅女郎 " 陳好、 " 國民男神 " 鍾漢良等當紅明星代言,知名度飙升。

" 奶茶,就要香飄飄 "
走完了投電視廣告、請明星的基礎操作,香飄飄又開始瞄準影視植入。
2012 年,香飄飄直接把廣告打到了熱播劇《一起來看流星雨》裏,讓主角開了一家線下店。
2016 年的《歡樂頌》裏,主角團行走坐卧,不僅雙手不離香飄飄,背景闆都是奶茶廣告。

綜藝冠名上,從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到浙江衛視的《我愛記歌詞》……
" 隻要是年輕人看的,香飄飄都會和俊男靓女們一起出鏡。"
據後來香飄飄的招股書顯示,2014 年 ~2016 年期間,公司廣告費用高達 9.5 億,至此香飄飄的品牌知名度走上巅峰。
而廣告營銷之所以如此大刀闊斧,原因無他:市面上的同類競品屈指可數。
在稀缺性的助推下,香飄飄成爲杯裝奶茶領域的絕對龍頭,不算意外。
數據顯示,2012 年 ~2020 年,香飄飄以超過 63% 的市場份額,連續 9 年摘得杯裝沖泡奶茶細分市場桂冠。

圖源:香飄飄官網
不過," 市場沒有永遠的赢家 "這句話在香飄飄身上同樣适用。
近年,随着果茶、奶茶崛起、廣告轟炸失靈,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外賣擠壓,香飄飄壓力漸增。
首先是沖泡奶茶市場逐步萎縮。
公開資料顯示,2017 年 ~2018 年,中國沖泡式奶茶市場增速分别下滑至 2.4%、5%;到 2018 年,中國沖泡式奶茶市場規模僅爲 49 億元。
這意味着,以香飄飄爲代表的工業化奶茶開始失去吸引力。
流失的消費者體現在香飄飄的業績上—— 2020 年,香飄飄業績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出現下滑,營收 37.61 億元,同比下降 5.46%。

香飄飄每一年的廣告仍然是花式繞地球
事實上,早在 2018~2019 年,艾媒咨詢就有數據:
當年奶茶重度上瘾者每個月要喝 10 次以上,相當于隔一天喝一杯奶茶。
可惜這裏面,再難尋覓到香飄飄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喜茶、奈雪的茶等一衆以茶葉和水果爲原料的新茶飲品牌。

艾媒咨詢《2018-2019 中國奶茶行業品牌感知與消費群畫像分析報告》
這些現制茶飲的強勢崛起,讓沖泡奶茶這一産品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沖泡需用熱水,不僅受季節限制,還沒有不甜的選擇,更不能調整口味。
細看配料表,更是不免讓人想起那句"0 天然,全添加 "的調侃。

香飄飄也推出了主打純奶純茶 0 添加的 " 原汁奶茶 ",可上市後反應平平,發布幾個月後仍以萬杯爲單位。
曾被稱爲 " 冬日裏的幸福 " 的香飄飄,出走半生歸來總結爲 5 個字" 太甜,還燙嘴 "。
加之此前香飄飄堅持不開實體店的強硬态度,也讓其錯失了場景消費的最佳時機。
2021 年和 2022 年期間,香飄飄營收分别爲 34.66 億元與 31.28 億元,同比下滑 7.83% 與 9.76%

圖源:香飄飄官網
回看一路起伏,香飄飄的命運和市場大環境有關,也和自己定位、決策有關。
但如果以爲和其他 " 時代的眼淚 " 一樣,香飄飄就此一蹶不振就錯了。
作爲市場營銷老手,香飄飄一直在折騰。
首先在代言人的選擇上,堅持年輕化策略,從鍾漢良、陳偉霆到王俊凱、王一博、鄧倫、蔡徐坤。
可謂" 流水的 idol,鐵打的香飄飄 "。

在産品的選擇上,也是緊跟消費者的腳步。
2021 年,香飄飄宣布将大力推進 " 雙輪驅動 " 戰略:一個是固體沖泡業務,一個是即飲業務。
相繼推出奶茶自嗨鍋、啤酒飲料、代餐奶昔等一系列新産品。
2024 年又推出了原葉現泡輕乳茶、原葉現泡奶茶,奮力追趕現制茶飲賽道的輕乳茶風口。

甚至在戶外運動剛興起時,第一時間把品牌快閃店開到了滑雪場。
與此同時,香飄飄不忘初代老用戶的養生需求,推出" 加中藥的奶茶 "。

2023 年,香飄飄實際營收 36.25 億元,業績雖然未能回到業績巅峰,但是同比前兩年的虧損程度,回升明顯。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時代洪流下,同類産品上演 " 諸神黃昏 ",它卻仍然支棱,也不算奇怪。

嚴格說來,香飄飄被 " 冷落 " 過,但沒 " 涼 " 過。
翻閱近年公司年報會發現,沖泡奶茶仍是香飄飄的主要收入來源。
2020 年 ~2023 年,香飄飄沖泡類闆塊實現收入分别爲 30.67 億、27.76 億、24.55 億和 26.86 億,收入占比在 75%-80% 上下浮動。
當同樣做沖泡奶茶的茶百道利率還在 33% 時,香飄飄奶茶的利率能到 44.68%," 原來唯一能打的,還是香飄飄奶茶本體。"

圖源:香飄飄官網
每年賣出 10 億杯的 flag,香飄飄也做到了。
關于選擇它的原因,有這樣一條評論:同價位檔的競品,它用料更好;而對比同質感的産品,它價格又偏低。
以至于在上學、送禮、探病等諸多日常場景中,香飄飄仍是許多人的選擇。

有網友分享,自己 90 歲高齡的爺爺每天都要來一杯," 還得是紅豆味的 "。
" 感覺他一個人喝的香飄飄,杯子連起來也能繞地球一圈了。"

" 你有你的 Manner,我有我的香飄飄 "/ 圖源小紅書 @富貴雨,已授權
此外,某些特定場景,香飄飄也早已經牢牢占據用戶心智。
因爲便于攜帶、儲存,長途出行的采買清單上,或海外留子的行李箱裏也少不了他。
" 不懂就問,香飄飄一年賣出 3 億杯,是不是有 2 億杯都是海外留子和住校生買的?"

連當年喝香飄飄長大、後來又長久告别它的成年人,也難免有想用熟悉味道抓住舊時光的時刻。
閑來無事時買一杯香飄飄,還能重溫沖泡奶茶帶來的簡單快樂。

一方面,這樣的品牌影響,離不開長期大力營銷的加持。
從 2012 年到 2023 年,香飄飄在營銷方面的投入累計達到了 80.54 億元。
在 2019 年,香飄飄在營銷銷售上更砸了将近 10 個億,不可謂不賣力。

但也不乏營銷過頭的時候。去年 5 月,# 香飄飄日本超市諷核污水 # 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第一,被網友指責用力過猛 "" 自導自演 "。此事一出,香飄飄上半年電商銷售額 9400 萬,同比下降 25.07%
另一方面,也歸功于香飄飄深耕下沉市場的定位。
2021 年,香飄飄打造 " 千縣萬鎮 " 計劃,搭建渠道優勢,到下半年已經覆蓋全國 80% 以上的零售終端,經銷商數量超千家,分銷商數量過萬家。
在認清現實之後,選擇沖泡與即飲同時鋪貨,也算開啓了兩條腿走路的時代。
因此即使你很久不喝它了,仍不愁看不見它。
電視廣告有它,超市裏擺着它,連網友安利的新口味奶茶、玩的新互聯網熱梗,可能還是它。

2017 年香飄飄推出杯裝即飲奶茶 Meco 牛乳茶和蘭芳園絲襪奶茶;之後又推出 3 個口味的 Meco 蜜谷果汁茶系列即飲産品。
眼下連線下店似乎也有了苗頭,未來香飄飄會成爲另一個蜜雪冰城," 沖出地球 " 或者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嗎?
答案沒人能說得準。
但就像一位網友評價的:" 現制奶茶也許永遠開不進隻剩老人和兒童的村莊,但香飄飄絕對能搬進當地小賣部的貨架上。"
隻要人們還需要那一點甜,香飄飄的繞地球長度,或許就可以繼續增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