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截至 17 時,杭州亞運會上,第一波中國隊亞運金牌 " 九宮格 " 就已經誕生了。而當晚 9 時多,中國代表團已獲得 20 枚金牌。中國代表團的首枚金牌,由鄒佳琪和邱秀萍獲得。在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舉行的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決賽 A 組比賽中,她們笑到了最後。
在中國隊高歌猛進的同時,網上也一片歡騰," 中國隊開啓金牌收割模式 " 成爲引人聚焦的熱門内容。
這些年的亞運會,中國隊的 " 開門紅 " 從未讓國人失望過。在十八屆亞洲運動會首個比賽日,中國代表團在武術、遊泳、射擊、擊劍等項目上連獲 7 枚金牌,也創下輝煌。而在十七屆亞運會首日,中國代表團則攬下 5 枚金牌。由此可見,在最近三屆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 " 首日金牌 " 呈現遞增之勢。
有人說,現在不比幾十年前,人們的視線似乎不再隻盯着金牌了。其實未必如此,但這話讓人想起 1986 年亞運會中國代表團以 "1 金 " 險勝的畫面,也讓人想起 1990 年中國代表團在家門口的強勢奪金。
是的,自 1982 年中國代表團首次登上亞運會金牌榜第一的位置後,就再也沒有丢失過。可是,看似波瀾不驚的 " 穩了 " 的背後,卻是無數運動員奮力拼搏、爲國争光的名場面。沒有哪一屆更 " 容易 ",也沒有哪一塊金牌不珍貴!中國代表團的強勢表現,源于中國體育事業長足發展所打下的厚實基礎。追憶往昔,定格今日,我們依然爲中國健兒們勝利後的歡呼與落淚而激動,依然爲賽場上頻頻刮起的中國風而自豪。
當然,我們今天對于亞運會金牌争奪的關注,更爲理性,也更爲 " 立體化 "。我們看到了亮閃閃的獎牌,也看到了獎牌背後的故事。新華社的報道提及,邱秀萍奪金後的爽朗一笑,在富春江蕩漾。而誰能想到,這個出生和成長在廣東韶關大山裏的女孩,十幾歲還不會遊泳。
報道講述了這位大山女孩的奮鬥故事,也提及體育的魔力。由于邱秀萍的 " 示範 " 作用,很多孩子都被這份激情感染了。他們在直播屏幕前的振臂歡呼,激蕩着大山,也激蕩着人心。
邱秀萍的成功案例,是中國競技體育不斷邁上新台階且帶動衆多無名者成爲體育名人的生動展示。在這個故事中," 金牌 " 是關鍵詞," 走出去 " 是關鍵詞," 做到最好 " 是關鍵詞," 中國力量 " 亦是關鍵詞。我們從一個個關鍵詞中,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發現了精彩比賽和民間情懷的連接點。換言之,亞運會不僅是運動員的亞運會,也是每一個平凡的你我的亞運會。
期待中國健兒在賽場上取得更大突破,期待彼此在更多的激情時刻相擁。
貳拾柒号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