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刀郎又憑借一首歌爆紅了!隻是新歌《羅刹海市》出圈點匪夷所思,它紅的不是傳唱度也不是歌好聽,而是疑似因爲内涵了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等人,撬動了吃瓜網友的熱情,用着比做閱讀理解還難辨的心思一一對号入座,成功攻陷了幾位的評論區。
根據網友的閱讀理解,刀郎歌詞裏的 " 那有鳥 " 指的是那英," 馬戶 " 指的是楊坤," 拿扇子的公公 " 指的是高曉松," 河丘 " 指的是汪峰,而 " 西邊的馬骥指的是刀郎自己 ",比喻遊龍擱淺到惡地。
截至目前,那英評論區被罵了 400 多萬條,楊坤的評論有 78 萬條,汪峰評論區也有 30 多萬,高曉松有 14 萬多,不得不說一句,這數據比頂流還要紅火,隻是這都是網友的罵聲。
看到這麽多聲讨聲,高曉松率先坐不住了,疑似發布了一條視頻回應罵聲。在視頻中,高曉松說刀郎發新歌他的私信炸了,說所有人都告訴他刀郎新歌是在罵他,但他聽了十幾遍,也沒看懂他是哪個動物,希望網友幫忙分析一下。
而且,他稱自己的音樂品味仍然在線,再次聲明隻聽刀郎的歌,從來不聽那英、楊坤。在末尾,他又強調自己要把牌坊立起來,還無奈地罵了一句真無趣。從高曉松的回應來看,他懂網友的罵點,不過隻能自嘲。
對于泛濫的罵聲,有的網友自己也閑不住,批評那些趁機罵那英、楊坤、汪峰的行爲,斥責一群人變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他還表示自己之前有吐槽刀郎歌曲難聽,結果被教育知識不夠,似乎不合流就不對。然後他希望大家别再捆綁底層,被你罵的也是底層,而《羅刹海市》罵的可能就是你。随後,楊坤現身該評論區,直言最後一句說對了,似乎是借助網友的口反擊那些罵他的人。
除了高曉松、楊坤,那英和汪峰都沒有出來回應。那英是四個人中被罵得最狠的,網友已經從短視頻評論區轉移到微博陣地,問她如何看待刀郎的新歌,還有些網友拿那英的歌玩諧音梗罵人,上升到人身攻擊。至于汪峰,大概天生無流量,存在感較低。
其實,刀郎新歌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因爲 " 過分解讀 " 迎合了網友的獵奇心理,再加上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四人确實在刀郎的巅峰期嚴厲批評過刀郎的歌曲,輿論起來了就一發不可收拾。
重看四人的評論,其實隻有那英對刀郎的評價最爲溫和,其餘三人惡意都很大,看不起刀郎的音樂,對這些爆紅的網絡歌曲嗤之以鼻。那英說 " 刀郎的音樂作品不具備審美 ",後來被傳成 " 刀郎的音樂隻有農民才聽 "。
楊坤直接斥責 " 刀郎,那是音樂嗎,讓流行音樂倒退 15 年 ",汪峰批判 " 刀郎現象是流行音樂悲哀的表現 ",高曉松直接說 " 如果有人送他刀郎的唱片,他應該扔進垃圾堆裏 ",這幾位當時在樂壇是舉足輕重的大咖,對一個剛冒出頭的新人歌手吐槽這麽狠,又恰好刀郎隐退了,如今複出,當時聽刀郎歌曲的人長大了,這才能在一首歌裏找到這麽多自己理解的 " 寄托 "。
歌曲審美是主觀的,《羅刹海市》這首歌也有不少吐槽難聽的,好聽與難聽都是個人觀點,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各自的審美,對創作者抱有善意,可以批評,但不要惡意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