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雅甯
編輯 | 蘇建勳
4 月 16 日晚間,全球動力電池龍頭甯德時代宣布,其鈉離子電池落地奇瑞車型。在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産品一年半後,甯德時代鈉離子電池産品終于迎來産品化。
據悉,奇端将聯合甯德時代推出電池品牌 "ENER-Q"。雙方還将就鈉離子電池、磷酸鐵锂電池、M3P 等多種構型電池展開合作,合作成果未來将應用在 iCAR 03 等量産車型中。
4 月 18 日,上海車展即将開幕,在各路車企動作頻頻的同時,上遊動力電池龍頭甯德時代也将出席。甯德時代表示将于 4 月 18 日舉行零碳戰略發布會,并先後預告了凝聚态電池、鈉離子電池兩大電池新技術路線落地的消息。
圖片來源:甯德時代
根據原理,鈉離子電池也屬于 " 搖椅式電池 ",以鈉離子爲電荷載體,通過鈉離子在正負極間插入和分離來實現電池的充放電,其電池工作原理與锂電池相似。鈉離子與锂元素屬同一主族元素,化學性質相近,故而鈉離子電池也可以兼容锂電池的現有生産設備,被市場視爲當下锂電池的備選方案之一。
近兩年來,鈉離子電池在研發和産業化進程中消息不斷。無論是傳統锂電池廠商還是新興锂電池廠商都在加大布局,産能鋪開迅速。
2021 年 7 月 29 日,甯德時代發布了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據介紹,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 160Wh/kg;常溫下充電 15 分鍾,電量可達 80% 以上;在 -20°C 低溫環境中 , 也擁有 90% 以上的放電保持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 80% 以上。甯德時代的規劃是,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将突破 200Wh/kg。
甯德時代此前介紹,公司在鈉離子電池的産業化布局,不僅包括電池的量産,還包括上遊産業鏈的建成。在甯德時代投産的鈉離子電池中,既有用于電動汽車的鈉離子動力電池,也有用于儲能電站的鈉離子儲能電池。
2022 年 11 月 29 日,甯德時代也公開表示,在乘用車應用方面,鈉離子電池續航能力已經可以達到 400 公裏,未來經過技術提升,将向 500 公裏發起挑戰。
不隻是甯德時代,2023 年伊始,有關 " 鈉離子 " 上車的消息越來越多。
2023 年 2 月,中科海鈉與思皓新能源打造的行業首台鈉離子電池試驗車公開亮相。該車型首次應用蜂窩電池技術的鈉離子電池包。該款車型續航裏程爲 252km,電池容量爲 25KWh,快充充電時間爲 15 分鍾至 20 分鍾。
2023 年 3 月,雅迪科技集團旗下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發布華宇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 " 極鈉 1 号 " 及其配套整車——雅迪極鈉 S9。
億緯锂能、鵬輝能源等企業也紛紛押注鈉電,陸續公布了各自在鈉離子電池方面的計劃。
有很多市場預測認爲,2023 年會是鈉離子電池産業化的元年。不過,鈉離子電池并不能完全取代锂電,當下還存在能量密度不如锂電池等劣勢。鈉離子電池更多是發揮一種補充作用,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對锂電池的過度依賴,豐富電池應用的多元場景,從而達到動态平衡的局面。
但可以确定的是,鈉電的産業化速度将會更快。
美克生能源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嚴曉此前向 36 氪表示,由于鈉離子電池具有跟锂離子電池類似的工藝,可複用大部分生産制造設備,可能在未來 2-3 年以後就可以形成規模化應用。随着鈉離子電池的技術不斷進步,鈉離子電池的循環次數也有望從目前的 2000 次延長到數萬次,并最終與锂離子電池并駕齊驅,成爲電化學儲能的主要技術路線。
目前,鈉離子電池産業鏈還處于導入階段,上遊技術還未定型,且有多種技術方向可選。随着商業環境逐步成熟,鈉離子電池的行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