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王澤霖:1942 年 1 月出生,江蘇蘇州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 次、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 次。2020 年,王澤霖将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 8200 多萬元全部捐給學校;2022 年,他将個人的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300 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學校,用于支持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工作。
前不久,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 實驗室)正式獲批建設。實驗室建設的主要推動人、年屆八旬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澤霖至今仍在忙碌 …… 住在年代老舊、沒有安裝電梯的家屬樓裏,每天騎電動車買菜、出行,王澤霖對平淡、簡樸的退休生活甘之如饴,隻是學校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讓他時時牽挂 ……
△王澤霖(右四)向學校捐贈 300 萬元。河南農業大學供圖
2020 年初,他捐出多年來積累的科研轉化結餘 8200 多萬元,助力建設 P3 實驗室;後來,他又捐出 300 萬元個人獎金,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創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張改平評價他:" 對國家‘慷慨’,對自己‘摳門’ "。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可愛可敬的人?
讓科研成果促進生産,再用生産收益支持科研
1978 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一部分腦子靈活的人搞起了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規模、管理一上去,産量、效益也噌噌往上漲。然而養殖的人一多起來,一些傳染病也随之而來。剛剛起步的養殖戶們,缺乏有效防治手段,一度遭受嚴重損失。
上世紀 80 年代,王澤霖從南京農學院畢業,之後調入河南農業大學工作。參加工作後的王澤霖面對束手無策、上門讨教的養殖戶,他決定開班辦學,推廣科學防治方法。爲了解更多情況,他騎着自行車跑遍了鄭州和周邊縣市幾乎所有的養殖場。
随着越來越多的問題得到解決,慕名前來咨詢的人也越來越多。盡管每次隻收幾塊甚至幾毛錢診療費,到 1995 年,王澤霖還是爲學校掙下了 400 多萬元。
有了資本積累,他就想着讓技術的紅利惠及更多人。" 提升養殖水平,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打疫苗,可進口疫苗很貴,不如自己研發。" 于是,王澤霖與河南農大達成協議,成立農業類研究所,開展産學研合作,用科研成果促進生産,再用生産收益支持科研," 靠這樣的方式,我們開始自籌資金搞研發。" 王澤霖說。
30 多年來,王澤霖在科研上一路向前,先後獲得 3 項發明專利和 12 個新獸藥證書,創立濃縮滅活聯苗研發平台,打破國外壟斷,極大降低了養殖的防疫成本;他個人和團隊也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王澤霖在座談會上。河南農業大學供圖
據中國禽病研究會統計,王澤霖的科研成果先後在全國 20 多家大型生物制品廠規模化生産;近 10 年來,平均每年爲養殖業增加 100 多億元産值。談及自己的科研成果,王澤霖總是歸功于運氣:" 當初不搞這項研究,不來河南農大,很難取得這些成果。"
熱心公益,将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 8000 多萬元捐給學校
雖然累計捐款 8000 多萬元,可周圍人都說王澤霖很 " 摳門 "。
十幾年前,王澤霖應邀到某全國大會上做報告,穿着舊衣服就去了。" 王老師秋衣的兩個袖子都磨得破邊了,領子也松松垮垮的。我想幫他買身新衣服,他隻是擺擺手、笑眯眯地說,‘有的,有的,會換的’。下次還見他把那件衣服穿來。" 學生菅複春回憶," 平時在外出差住宿吃飯,幾十塊錢他都較真。"
在王澤霖的人生字典裏似乎沒有 " 享受 " 這個詞。工作幾十年,他一直堅持 " 能步行不騎車,能騎車不坐公交,能坐公交車絕不打出租車 " 的出行原則。
△早年間,王澤霖在學習班講課。受訪者供圖
對自己如此 " 摳門 ",可王澤霖也有 " 揮金如土 " 的時候。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闫諾潛是王澤霖帶的第一個研究生。他回憶起上世紀 90 年代,老師們一個月才幾十塊錢工資,但導師王澤霖爲了讓他好好做試驗,當即買了價值 1.6 萬元的基因擴增儀(PCR)供他使用,是整個學校的第一台。
研究所自主經營後,王澤霖利用科研服務和成果轉化的收益,逐步在學校裏蓋起了兩座實驗樓,購買了在當時很先進的高速離心機、超速離心機、低速大容量離心機、濃縮機、凍幹機等先進儀器設備,供生産、科研、教學使用。
" 在學校的支持下,研究所的一磚一瓦都飽含着王老師的心血。" 闫諾潛說,20 多年,逐漸攢下 8200 多萬元,但研究所的收入,王澤霖沒爲自己花過一分——
2005 年,新藥證書轉讓所得 500 萬元。王澤霖把其中屬于自己的 100 萬元設立創新基金,鼓勵青年科學家投身養殖防疫事業;
2020 年,王澤霖又将 8200 多萬元科研轉化結餘捐給河南農大,用于建設高水平的 P3 實驗室 ……
希望通過努力讓國家發展更快一點、人民生活更好一點
這麽多年來,王澤霖對科研的要求都極爲嚴格。
" 王老師一直要求我們,不能脫離一線。再苦再累,也要往現場跑,要自己親手抽血、采樣,體驗養殖防病工作。" 闫諾潛回憶說。
近年來,根據生産實踐需要,王澤霖又開始在新領域發力,他率先提出了研發聯合疫苗的思路,真正做到了 " 一針多防 ",大大降低了疫苗免疫成本。
" 王老師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在于他與生産緊密結合的科研思路和态度。" 現任研究所所長趙軍說," 我們研究所每個人都繼承了王老師的科研精神,我們這兒培養的人,企業都搶着要。"
加上讀研前在山西從事相關工作的十幾年,王澤霖搞科研将近半個世紀,始終保持着簡樸的生活作風、嚴謹的科研态度和熱心公益的價值觀。每當有人想要深入了解背後的原因,王澤霖都會講起自己的身世和姐夫。
王澤霖于 1942 年出生在蘇州,從小生活困苦。他有個姐夫叫趙福仁,14 歲參加革命,是一位經曆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戰争洗禮的老軍人。" 姐夫這樣的共産黨人是英雄,更是榜樣,他的人生态度深深鼓舞着我。"
"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下決心要努力奮鬥。" 王澤霖說,他後來吃飽了肚子,上了學,有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國家發展更快一點、人民生活更好一點。"
■記者手記
協力推動科研成果落地
王澤霖已經 81 周歲了,多年受糖尿病困擾的他,身形瘦削,但依然樂觀積極,口齒清晰,和藹可親。有人問起他的成功經曆,他十分謙虛地歸于時代機遇;問及他的巨資捐獻,他總說," 這些錢花在自己身上是浪費,應該用到‘刀刃’上。"
王澤霖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品質令人肅然起敬,其創新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澤霖能夠立足生産實踐需要,開展産學研合作,用科研促進生産,用生産支持科研,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巨大經濟效益,成爲一代人的榜樣。
希望更多的人能從王澤霖的經曆中得到啓發,立足實踐,大膽試、大膽闖,順應市場需求進行科研攻堅、協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爲創新型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來源|《人民日報》(2023 年 04 月 04 日 第 06 版)記者:畢京津,原題:《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澤霖近半世紀破解農業難題——立足生産需要搞科研(講述 · 一輩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