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 小羅
" 西方幻想 " 題材的遊戲在國内一直很受歡迎,尤其是在這個中世紀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遊戲火熱的當下。對玩家來說,它不僅是一種故事題材,更近似一種流行文化。在國内買斷制遊戲開發者在嘗試講中國文化背景的故事時,在線遊戲仍然在爲玩家提供流行文化意義上的娛樂和享受。
由此也引發出了一些讨論,比如,遊戲中什麽樣的 " 西幻故事 " 更加符合傳統西幻小說給人帶來的體驗,而非 " 日式西幻 "?換句話說,怎麽寫一個西幻故事,才會讓它的味道更 " 正 " 一些?
我覺得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題材。前一段時間我很喜歡看 K · J · 帕克的小說,他寫的故事非常符合現代讀者趣味,同時非常符合中世紀背景:圍繞大量非常細小、又确實隻會在中世紀才有的職業來講故事——《吟唱的代價》裏講的是吟遊詩人的故事,《勝者恒強》講的是鑄劍師的故事,《勝于刀劍》的線索是主角走遍修道院追查兇手。這些故事中,中世紀細緻的景觀是閱讀體驗的一部分," 西幻 " 中的 " 西 " 就體現在這兒。
第二種方式是在 " 幻 " 上。先說個結論:所謂 " 日式幻想 " 也好," 西式幻想 " 也好,我覺得本質是一種叙述方式的區别,它們在 " 好 " 的層面上,是相通的,而有關它們的誤解和争論,則來自于大量被二次元影響的輕小說和團報改編的垃圾小說,它們對這兩種叙述手段的膚淺模仿給大部分人造成了不良印象。
《龍之信條》的故事就有關個人意識的自我覺醒
兩種叙述方式相通的部分在于,那些對于人的渴望的描寫,神性和獸性的描寫,對英雄存在本質意義的讨論。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叙述方式,如果要概括日本奇幻作家和歐美奇幻作家各自的共性,那一定是充滿偏見的。按照我的 " 偏見 " 來說,我覺得日本作家寫的奇幻小說給我的印象是完全圍繞角色來構建整個世界背景,世界爲角色提供舞台,角色本身又被寄托一種期望;歐美作家給我一種更在乎叙述 " 從個人選擇中覺醒自我 " 的印象,這種印象又很有可能來自于 " 中世紀是人的自我從對外的身份到對内的身份覺醒的時代 " 這一西方人普遍接受的觀點。
這種說法很難說有多概括,哪怕是加拿大的西幻小說《烏有王子》,也有大量會給我日本西幻作品印象的那種極具舞台感的橋段,細膩真摯感人的地方也一個不少。" 冰與火之歌 " 這麽殘酷的故事裏,也有可愛又溫情的人,和作者一貫擅長的人物高光時刻。
《崛起》(Risen)的故事也非常細緻
所以,要體現正宗的 " 西幻味 ",還有一種說起來比較 " 虛 " 的方式:脫離刻闆印象,寫真正有内心沖突、角色面貌豐滿的幻想故事,這種故事的語言請用最純正的白話,不要用那種連綿、全是波瀾情緒的語言,也不用故意用翻譯腔(翻譯腔本身就有外語的特點了)。當然,我也知道這種方式同樣沒有一定之規,不同作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的作品會是五花八門的。
當然,不論如何,我都希望以後能在遊戲裏看到更多更好的西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