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網易數讀,作者:葉榆北,數據:葉榆北、樂樂,設計:Cino、秋瞳,題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年輕人通過簡單快速的方式糊弄解決吃飯問題
• 雞蛋是糊弄派的最愛食材
• 微波爐和空氣炸鍋成懶人神器
• " 一鍋出 " 簡化烹饪流程
現如今,厭班情緒滿格的社畜,一邊喊着 " 這個班,是一天都上不下去 ",一邊在工作中發揚能糊弄就糊弄的精神,打發無厘頭的領導同事,爲 " 草台班子 " 添磚加瓦。
長此以往,個人精神狀态也愈發迷惑,前一秒确診爲 " 沒有大腦但有毒 " 的職場水母,轉眼又化身 " 平等恨每一個人 " 的職場安陵容。
工作之外,這屆打工人們也将 " 糊弄學 " 帶進了生活。
比如在豆瓣,近四萬人齊聚 " 社畜吃飯糊弄學 " 小組,讨論怎麽糊弄出來一頓飯,就像簡介裏寫的那樣:作爲社畜,寶貴的時間怎能花費在做飯上面?
糊弄派的廚房,都有啥
做飯就像即興魔術,會掌勺且做得好的人,總能輕易赢得誇獎和贊美。
就連娛樂圈,最近都流行起一種很新的 " 廚藝塌房 "。熱衷賽博考古的網友扒遍綜藝下廚集錦,激起明星做飯究竟好不好吃的讨論。
同時期,最新下飯韓綜《黑白大廚:料理階級戰争》,上演民間草根對戰精英主廚的戲碼,讓人見識廚藝能有多登峰造極。
相反," 社畜吃飯糊弄學 " 小組則是頻頻突破做飯的下限。信奉 " 非必要不切菜、非必要不裝盤、非必要不刷鍋 " 的他們,不管方式多簡單粗暴,隻要下班後能最快吃上飯,并自我美化 " 這何嘗不是一種極簡生活 "。
根據對小組内所有帖子标題和正文的統計,我們發現踐行 " 極簡思維 ",從糊弄派們最常用到的食材便可見一斑。
物美價廉的雞蛋,斷層式領先所有食材。像有手就會做的水煮蛋,煮泡面打雞蛋,又或者番茄炒蛋,都足夠簡單好糊弄:
刻在本懶人的基因裏,營養又健康又簡單的一個宇宙公理:雞蛋炒一切。世界屬于炒雞蛋!
能成爲糊弄派 " 碗中客 " 的,都要能足夠容易獲取到,畢竟沒有社畜下班還願意像花木蘭一樣東西南北市采購裝備,因此牛肉、番茄、土豆、胡蘿蔔、米飯也都是飽受青睐的原材料。
哪怕沒有新鮮食材在手,冷凍半成品、罐頭速食、預制菜料包,甚至上頓沒吃完的剩飯剩菜,也都能糊弄一頓。
此外,如老話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便是糊弄做飯,也不能沒有趁手的工具。和大道至簡的廚神隻需一口鐵鍋不同,能不開火就不開火的糊弄黨,将目光投向微波爐、空氣炸鍋、電飯煲等懶人烹饪工具。
很多人家裏的微波爐或許隻是溫個牛奶、解凍肉類,但一旦開始糊弄,微波爐不僅可以煮米飯、熱面條,甚至還能做許多焖、煮、蒸的菜:
把菜切了,加幾個丸子,加一點鹽和香油,直接帶到公司,飲水機加開水然後用微波爐煮個湯出來。
曾位列閑置率第一的空氣炸鍋,在糊弄黨們看來才不是 " 雞肋 "" 智商稅 ",而是烹饪萬物的最佳伴侶。特别是配上預制的雞翅薯條、超市裏的半成品,更是撐起糊弄學廚藝的半壁江山。
年輕人,苦修做飯糊弄學
食材就位,工具齊活,一頓午餐或晚餐就可以進入由生米煮成熟飯,在鍋裏 " 水深火熱 " 的階段。
我們也對豆瓣 " 社畜吃飯糊弄學 " 小組裏的糊弄姿勢進行了整理,發現雖然 " 炒 " 是中國家庭最常見的烹饪手法,可輪到糊弄派親自動手,首選的還是踏實且靠譜的 " 水煮萬物 "。
比起迷人的鍋氣,他們更在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畢竟最樸素的做法往往意味着最低的翻車概率,隻需一口能煮東西的小鍋,就仿佛擁有了打開廚藝之門的鑰匙。
從平平無奇隻加油鹽的水煮菜,進階到濃湯寶、火鍋底料來當底味輔助,或者配上調味蘸料,再普通的食物也能脫胎換骨:
水煮牛肉 + 一些水煮菜,開水煮。但我調了一個沙茶醬 + 小米辣 + 香菜 + 蔥,這難道不是低配版潮牛火鍋?
在電影《沙丘》的世界中,誰掌握了香料,誰就能掌握整個宇宙,而在 " 社畜吃飯糊弄學 " 小組裏,調料的地位也莫過如此,其對于個人味蕾的重要性,猶如耶路撒冷之于西方人。
拌飯醬和米飯面條組 CP 是常規操作,蒜蓉辣醬可以爆炒一切蔬菜, 燒烤蘸料還能搭配不少空氣炸鍋的半成品,哪怕是遇上微波爐叮熟蔬菜這樣的糊弄操作,也能點石成金:
切點喜歡的蔬菜進大碗裏,蓋上微波爐專用的蓋子,量不多的話叮 4~5 分鍾就夠了。然後撒點鹽、蚝油、挖一勺我最喜歡的冬陰功醬,拌勻就可以吃了。
此外,秉持着能少用就少洗的原則,一鍋出也是當之無愧的糊弄頂流。不想開火,就把幾樣現成的東西随便拌在一起,也不是不能湊合一頓:
圖省事吃了一個月的隔夜燕麥,燕麥 + 無糖酸奶 + 無糖黃豆粉 + 偶爾有香蕉,有時候會想吐。
想要吃點熱乎的,就打開電飯煲做個焖飯,把家裏的臘腸、現成剝好的毛豆、米飯,加點醬油蚝油一起焖,連鍋端還少洗碗,用最極緻的糊弄收獲最簡單的快樂。
簡言之,喜歡中式糊弄可以選東北亂炖,鍾意西式白人飯則擁抱水煮一切。糊弄久了,竟也有人在三餐四季間探索成了得心應手的糊弄派大廚。
愛糊弄做飯的人,都怎麽樣了
雖然糊弄是不變的主旋律,但久而久之," 社畜吃飯糊弄學 " 小組也誕生了不同的流派。
除了多洗一個碗都能瞬間破防的 " 一鍋出派 "、離開微波爐和空氣炸鍋就等于自毀廚藝的 " 全靠工具派 ",還有主打最快時間填飽肚子,一秒也不浪費的 " 速度至上派 "。
比起做飯一小時、吃飯五分鍾,他們崇尚一分收獲就隻付出一分耕耘。像最耗時的備菜,可以用勺子挖、手掰斷、鍋鏟分成小塊的,就堅決不碰菜刀:
菜刀很麻煩,要洗菜刀菜闆,菜刀還要晾幹再入鞘。剪刀也麻煩,我一般菜葉和香腸手撕,遇到青椒辣椒用剪刀。
再比如剩菜剩飯派,善用二次回鍋的力量,相信萬物皆能化腐朽爲神奇——沒吃完的番茄炒蛋,加點水和挂面就是番茄雞蛋面;外賣剩下的吮指原味雞,可以做焖飯、炖雞湯 ……
不過,吃多了剩飯剩菜,難免會有翻車的時候:
雞湯豬肚河粉,剩下一半放在冰箱,第二天加到火雞面裏煮,吃完就病毒性發燒了。
難怪在外人看來,這些 " 傑作 " 更像是黑暗料理。但在苦修做飯糊弄學的人眼中,這不過是重拾人類作爲 " 雜食動物 " 的天性,誰說新鮮的蔬菜、沒吃完的披薩、方便面不能在一個鍋裏和諧共處?
盡管小組裏令人瞠目結舌的菜色不在少數,可對将糊弄學視作懶人救星和打工人福音的人來說,隻要把菜弄熟就是成功," 我吃什麽不是吃,随便填飽肚子不就得了 "。
也有相當多成員并不覺得做飯糊弄學就和難吃劃上等号,他們認爲不在乎賣相不意味着輸了味道,還會用風卷殘雲後一幹二淨的光盤,向你證明味道真的不錯。
還有人說别光看表面是一鍋煮糊弄,其實用着最低的成本葷素搭配、營養全面,并且少油少鹽,說不定越吃越瘦。
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挑剔早已在自洽了做飯糊弄學,将其視作生活小哲學的人面前黯然失色。
當然了,糊弄歸糊弄,食物還是得弄熟。就怕哪天不小心買到了老豆角,又沒全煮熟,餓死事小,中毒事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網易數讀,作者:葉榆北,數據:葉榆北、樂樂,設計:Cino、秋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