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日,網傳韓劇《我的大叔》将翻拍,由趙又廷、劉浩存主演。相比對演員的擔憂,網友更加質疑本土化無法還原 " 喪到極緻的治愈 " 的主題内核,情感重點轉變導緻共鳴缺失,以及難出藝術性、審美性在線的精品。而這也是衆多翻拍劇共同的 " 痛點 ",如何在保留原劇精華的基礎上,用本土化的方式進行改編創造,獲得大衆的認可,是所有翻拍劇需要考慮和平衡的。
——聲視 Voisual
《我的大叔》出圈度雖然比不上《請回答 1988》《鬼怪》《太陽的後裔》等大熱韓劇,口碑卻不遑相讓,豆瓣評分 9.4。由擅長描寫小人物,台詞細膩溫暖,曾執筆《又是吳海英》《我的解放日志》的編劇樸惠英和爆款劇《信号》《未生》的導演金元錫聯手共同打造。極緻的喪系情緒和氛圍,反而刺激觀衆正向的情感共鳴,成爲難得的治愈佳劇。
《我的大叔》封神的點,很容易在翻拍時成爲雷點。
女主李至安,20 多歲,從小失去父母,與癱瘓聾啞的奶奶相依爲命,還曾因爲失手殺死過高利貸追債人。她的人生就像她住處一樣,空洞、悲涼、暗無天日。但她并未妥協,像個工作機器,不停掙錢還錢,像個求生欲極強的動物,在生活裏掙紮、求生。
男主樸東勳,40 多歲,隐忍沉默,道德感強,心軟。作爲家裏生活最體面的老二,他要不斷接濟兩個無業兄弟。工作中被排擠,感情裏,老婆出軌。他被所有人評價 " 是一個溫暖可靠的好人 ",卻唯獨自己感覺不到幸福。
這兩個生活凄涼的人相遇,相互慰藉,相互治愈。但《我的大叔》并不是一部速食愛情劇,大叔和蘿莉的不倫戀不是重點,沒有羅曼蒂克,沒有愛而不得。編劇真正想表達的,是生活中的苦難不分年齡,但你要學會在重壓中掙紮向上,總有一天會遇上理解你、拯救你的那束光,就像至安和東勳互相做對方的光。
這部劇看似在講愛情,實則是探讨人與現實的關系,整體基調從 " 喪 " 到 " 暖 " 層層過渡,既有現實的鋒利,也有反轉的溫情。這種克制、有距離感又朦胧的情感,在喜歡放大愛情戲和狗血劇情的國産劇翻拍時,很有可能被強化,進而破壞其中的複雜、拉扯和心靈上的碰撞。
除了《我的大叔》,《耀眼》《匹諾曹》《請回答 1988》《酒鬼都市女人們》等熱門韓劇,陸續都将翻拍,而網友們的評價清一色是不看好。這種不看好,出于對國産翻拍劇積累已久的不信任。韓劇翻拍由來已久,但大多在傳出翻拍消息時引發熱議,正式播出後要麽差評不斷,要麽無人問津。究其根本,還是改編時過度追求戲劇性,缺乏原劇的細膩氣質;沒有原創,照搬複制的尴尬;文化語境不同,導緻水土不服。
和《我的大叔》一樣,《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整體風格細膩内斂,偏生活流,寫實派。有暧昧期的甜,也有現實阻攔的虐,很真實。但國産翻拍版《愛情應該有的樣子》,在設定上改成了 BG 版《上瘾》,男女主人公是父母婚姻重組的姐弟,在姐弟戀之餘增加倫理禁忌感。且編劇爲了強調兩人愛情的宿命論,又強加了許多小時候就認識,成年後偶遇等常規偶像劇裏的套路老梗。原作對 " 姐弟戀 " 現實焦慮和打破社會常規限制的真實感和沖突感,在翻拍後蕩然無存。
如果說神似沒了,形似尚存,還能接受。那麽一比一還原式的照搬複制,真的會讓人覺得翻拍毫無意義。《陽光姐妹淘》就是逐幀翻拍的代表,不僅情節、結構相同,就連鏡頭和運鏡方式都照搬,比如,用蒙太奇手法同時展現兩個不同時空的母女相處方式。
另外,在服化道風格、人物設定甚至台詞上,都做到了完全複刻。比如,主角團在初次見面時,用來砸同學的背包的款式是一樣的。不過,韓版裏突出了是美國品牌,是對那個時代韓國文化的隐喻,國産版裏卻忽略掉了。而這種對文化深層的隐喻,才是《陽光姐妹淘》成爲經典的原因所在。國産翻拍一邊照抄形式,一邊缺乏文化力量,淪爲空洞的姐妹情流水賬。
文化情境的不同,是翻拍作品無可避免的。如果避開,就會像《陽光姐妹淘》那樣變得膚淺,如果照貓畫虎,則會懸浮,不合邏輯。中韓兩國雖然同屬東亞文化圈,卻有着不同的社會氛圍和規則。有些在韓劇中合理的情節,在國産劇裏則會被貼上 " 浮誇、虛假 " 的标簽。比如,韓國有森嚴的上下級前後輩關系,放在職場劇裏,主角經常被排擠甚至霸淩,就像《我的大叔》裏的樸東勳。但放到國産劇裏,則會讓觀衆感到不知所雲,無法共情。
反過來,韓劇翻拍國産劇,也經常會因爲文化差異産生割裂感。比如,翻拍自《風聲》的《幽靈》,在同樣豪華陣容保駕護航的情況下,将原作多方勢力波雲詭谲的信仰之争,改成了韓式工業化的複仇爽劇,失了格調。
事實上,這兩年不僅國産劇屢屢翻拍日劇、韓劇的,日劇和韓劇也經常互相翻拍,以及翻拍國産劇。《隐秘的角落》将被日本翻拍成電影《壞小孩》,《贅婿》《簪中錄》已被韓國買下版權。爲什麽翻拍劇總是口碑慘遭滑鐵盧,卻總有人熱衷翻拍呢?
原因有二,其一,原創動力不足,依賴 IP 自帶的熱度,尤其是那些經過市場考驗,在各國出圈的爆款劇。盡管會因爲前作珠玉在前,有對比的口碑危機,卻也有更大的收益。
其二,在影視行業快速發展,作品産量大幅增長,工業體系的成熟度卻有待提升的情況下,翻拍是非常通用的 " 捷徑 ",也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 " 圈錢 " 手段。藝術創作的品質,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觀衆抵觸的不是翻拍劇,而是用 " 糊弄學 " 拍出來的劣質模仿劇。與其看一群新人演繹既熟悉又不着邊際的劇情,不如去二刷原作。翻拍劇應該做到像《山海情》《大江大河 2》編劇毛珺琳所說," 依靠創作者用本土化的情節、語言和造型,把國外的電視劇以中國觀衆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改造,用中國的文化解讀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才能夠在國内實現廣泛傳播,得到人們的認同。"
作 者
洋蔥
時常 emo
偶爾快樂
主編:栗子
排版:央央
特别聲明:以上内容 ( 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内 ) 爲自媒體平台 " 網易号 " 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