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日,華爲訴小米專利侵權一事引發大量關注。
對此,華爲方面回複藍鲸财經記者稱:" 華爲與小米雙方就專利許可在積極談判;我國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調解。通過第三方的調解機制解決許可問題是行業慣例;華爲和小米雙方均認爲知識産權許可和合作有利于促進創新和公衆利益,并認爲調解是幫助達成許可的一種有效渠道。雙方在繼續積極談判的同時,尋求利用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協助雙方達成協議。"
華爲訴小米專利侵權,1 月 17 日已立案
中國知識産權報第 02 版刊發《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顯示,華爲提出共四項專利被小米侵權,名稱分别爲 " 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 載波聚合時反饋 ACK/NACK 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 "" 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 "" 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立案時間爲 2023 年 1 月 17 日。
從涉及的專利内容來看,上述專利可能涉及 4G/LTE 技術、照相和解鎖等技術。
至于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國家知識産權局曾于 2021 年 6 月 1 日發布實施《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法》,其中對重大專利侵權糾紛的界定顯示,包括: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嚴重影響行業發展的、跨省級行政區域的重大案件以及其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
同時對辦案期限進行了明确,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内結案。因案件複雜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在規定期限内結案的,經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由此可見,本次華爲與小米本次的專利侵權案,或影響到行業發展,并可能在三個月内結案。
2022 年 , 國家知識産權局共審結首批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 2 件。其中,對被請求人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否侵犯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所擁有的 ZL201510299950.X 等兩項發明專利權作出行政裁決:責令被請求人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犯請求人勃林格殷格翰制藥兩合公司發明專利的産品。
根據這一結果,國家知識産權局在華爲訴小米的案件中做出的裁決 " 力度 ",将成爲外界關注重點。
華爲拿起專利之盾,2022 年與 OPPO 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
在去年的 2022 世界設計之都大會開幕式上,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 餘承東曾表達過對專利被侵權的不滿:" 在很多行業,尤其中國的一些企業,他們在抄襲我們的設計。包括我們的一些專利,大家用了也不給我們付專利費,直接用,然後還講成是他們自己的專利,甚至有些東西是直接抄。"
每年研發投入約千億元,華爲擁有大量專利資源。據官方披露,華爲 2021 年研發投入達到 1427 億元,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 8450 億元。2022 年 12 月 5 日,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華爲 2021 年發明專利授權量爲 7630 件,排名第一。
這也意味着,華爲也需要開始加速對知識産權進行維護。
2022 年 4 月 6 日,華爲心聲社區發表了由任正非簽發的《專利許可業務彙報》會議紀要顯示:" 專利收費不能爲了收費而收費;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個社會的創新,沒人願意再投入研發了,會形成我們的事實壟斷,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
華爲知識産權部指出: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産權價值觀,第一,要持續保護好研究創新成果,在全球範圍内積極構建高價值專利包;第二,繼續發揮專利保護公司全球業務安全的作用;第三,通過合理收費奠定華爲創新者形象;第四,通過構建合作夥伴,精選專利池、專利運營公司開展合作。
2022 年 12 月 9 日,華爲與 OPPO 宣布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 5G 标準在内的蜂窩通信标準基本專利。據該協議,OPPO 付費獲得了華爲先進的 5G 技術的許可,同時,華爲也獲得了所需的 OPPO 專利許可。
這是華爲在專利授權領域的一大新進展,是國内手機巨頭之間首次在專利上的公開合作。
據了解,除了 OPPO,在 2022 年裏,在全球有 20 家智能手機、智能車、網絡、IoT 等行業廠商獲得華爲專利許可,包括三星、OPPO、NORDIC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