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盛和塾(shengheshu2018)
1
必須走正道,不能夢想一攫千金
中堅企業的領導人必須為這個集團追求利潤,這絕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在自由競争原理發揮主導作用的自由市場上,堂堂正正地做生意所獲得的利潤是正當的利潤。
由自由競争決定的價格是苛刻的價格。在苛刻的價格條件下,推進合理化,提高附加值,才能擠出利潤。
領導人及其團隊通過額頭流汗、努力工作得到的成果就是利潤,這種利潤是堂堂正正的,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不能因為過度追求利潤而使用違背正道的卑劣手段,這一點不言而喻。
領導人必須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以工作、産品作為自己努力的成果,獲得高利潤,必須走這樣的正道,絕不能夢想 " 一攫千金 "。
這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企業經營者的心得。
但是,之前石油危機時,不管規模大小,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囤積居奇、哄擡物價。
但即使在這種社會激烈變動的混亂時期,一批中堅企業領導人依然信念堅定、毫不動搖,絕不用卑劣手段攫取利潤,這才帶來了企業的成長發展。
當時,其中,應該沒有忘乎所以、争先恐後追逐暴利的企業,假如有的話,我認為這樣的企業的前路也就不長了。
2
不能通過投機、不牢靠的行為賺錢
給予我教導的這位貴人出生于新潟縣,從新潟高中考入京都大學,畢業于電氣工學系,是我們一家關聯公司的專務董事。
同我一樣,他也是搞技術的。在這位先生的諄諄教誨之下,連經營的 " 經 " 字也不認識的我,走上了作為經營者的人生道路。
對我來說,從經營公司開始,每一天都是挑戰的連續。我的父母不是經營者,親戚中也沒有一位是經營者。
我無法向其中任何一人請教經營的問題。
一般來說,首先要有一個求教的對象,問 " 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一邊請教、商談,一邊經營企業。
但我除了剛剛提到的那位先生以外,沒有其他可問的人,而且那位先生也很忙,無法經常和我見面。
"
因此,對于經營一竅不通的我,就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 要經營好企業,究竟應該以什麼為基準才對呢?"
"
由于沒有經驗,所以我想到了小時候父母的教誨,還有小學、初中、高中時代老師們的教導,就是" 作為人,本來應該是怎樣的 "。
比如說,做了壞事,會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斥責。就在這裡,我學到了最樸實的做人的基準,也就是做人必須具備的最低限度的 " 為人之道 "。
除此之外,我沒有别的基準。從那以後,直到今天,我始終将此作為經營的根本。
不管是緊急狀态下的判斷,還是技術上的判斷,抑或是組織上的判斷,基準都是 " 作為人,何謂正确 "。
我隻依據這一點,對事情做出判斷。換句話說,我确信必須将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貫徹到底。
雖然說這個判斷基準很單純,但我覺得,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非常管用的基準。
比如說,現在我們在銀行約有 150 億日元的存款,另外約有 90 億日元的債券,随時可以變現的流動資産總計約 240 億日元。
所以,在之前物價飛漲的時候,我們也有充裕的資金。為此,很多大銀行的分行行長都來找過我。
當時物價飛漲,地價也迅速上升,出現了投資土地的熱潮。但我們将所有的剩餘資金都存入了銀行。
銀行的分行長們看不過去了,他們對我說:" 貴公司是我們非常好的客戶、難得的好客人,但您也太正直了,甚至可以說有點兒可憐。現在地價上漲,大家都通過銀行融資購買土地。而貴公司卻隻是将資金存在我行,大概是你們不了解現在的潮流,所以才不購買土地吧。雖說我們很歡迎您将資金放在我行,但您把資金存在銀行,靠利息賺不了多少錢。我們對此保持沉默,不向您提建議實在是不好意思。現在我們可以介紹好的地塊給您,建議您一定要買。但我們也不希望您在我行的存款減少,所以您可以向我行融資。"
"
他們這一番話,讓我想起父母從小的教導:" 必須額頭流汗,必須靠自己辛苦努力去賺錢。"
"
我覺得不能通過投機、不牢靠的行為賺錢。所以,雖然感謝對方的好意,我還是婉言拒絕了。
此後,地價下跌,日本迎來了低增長時代。
不僅是銀行界,很多經濟界的代表人物都來拜訪我,誇贊說:" 京瓷在地價上漲時不進行土地投資,因而保有了充裕的儲備資金,實現了自有資本比例高達 74% 的無借款經營。這在這個低增長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他們還說:" 你們做出這樣的經營判斷是因為預測到了地價的下跌,真的很有先見之明。"
但是,我并沒有這樣的先見之明。
我隻是聽從了父母樸實的教導,不喜歡投機賺錢,讨厭不勞而獲。
我完全沒有預見到地價下跌後的經濟困局。
3
隻有額頭流汗得到的利潤才有價值
我反對投機。隻有額頭流汗得到的利潤才有價值。
對我而言,所謂投資,就是投下必要的資金,通過自己額頭流汗、辛勤工作獲取利潤,而非不勞而獲。
在我的會計學中,沒有絲毫依靠投機一攫千金的想法。
例如,在運用剩餘資金時,保本是大原則。我對土地和金融産品的投機性投資一概不做。
日本企業在土地和股票飛漲的泡沫經濟時代,所謂 " 理财工學 ",就是财務部門将資金用于投機,這樣的事例很多。
但是,泡沫經濟破滅後,這些企業大多蒙受了重大損失。
我們京瓷不追求投機獲利,而是把力量傾注在企業本來應該從事的活動上,就是如何向社會提供新的價值,作為 " 汗水的結晶 ",增加企業的利潤。
企業的使命,是通過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孕育新的價值,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
作為這種活動的成果獲得的利潤,我稱為 " 額頭流汗換來的利潤 ",這才是企業應該追求的真正的利潤。
同時,将這樣得來的光明正大的利潤一點一點儲存起來,那麼不管出現怎樣的蕭條,企業都能不動如山,就可以把企業打造成理想的筋肉堅實的企業。
4
尊重自己辛勤勞動獲取的利潤
以前," 投資理财 " 這個詞被濫用,連企業财務部門也去追逐一時的投機利潤,結果動搖了企業的根基,招緻重大損失。
我們見過許多這樣的事例。這種事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經營者忽視了一條重要的原則 : 尊重自己辛勤勞動獲取的利潤。
1973 年 10 月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導緻了日本經濟的混亂。到 20 世紀 90 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之前有過幾次泡沫的膨脹和破滅。
為什麼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老是犯同樣的錯誤呢 ?
大家明知股票和房地産不可能永遠持續升值,但總是願意相信損失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世間的潮流一旦被掀動,逆着這股潮流,将自己的意志貫徹到底,也許很困難。
但經營者對衆多員工負有責任,不應該盲目仿效他人,歸根結底,應該遵循自己心中的原理原則和行動規範。
經營企業不可趕時髦,更不可随波逐流。
投機是 " 零和遊戲 "。有人得利必有人犧牲。即使投機獲利,也沒有為社會創造出新的價值。
真正的經濟價值,即對人類對社會有貢獻的價值,不可能通過投機活動而增加。
企業的使命,是通過自由的、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孕育新的價值,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作出貢獻。
作為這種活動的成果,我們獲得了利潤,我稱之為 " 額頭流汗換來的利潤 " 這才是企業應該追求的真正利潤。
追求投機性利潤,這種行為包含着嚴重的賭博性質,它煽起人們的僥幸心理。
但可悲的是,許多人為之着迷。投機活動雖然不創造任何價值,但卻具有讓人迅速沉迷的魔力。
為了不給員工帶來不幸,經營者必須抵禦這種魔力,堅持自己心中的原則,從 " 究竟什麼是正确的、企業的使命到底是什麼 " 這樣的原點出發,來決定自己應該采取的行動。(本文完)
點贊關注視頻,
第一時間獲取更多原創商業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