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雖然相對安卓廠商的産品,燒屏問題在 iPhone 機型上并不突出,但或是因 Always On 息屏常顯功能和靈動島交互 UI 的加入,iPhone 14 系列機型的燒屏反饋較前幾代有增多現象。而在諸如蘋果支持社區、Reddit,以及 X ( 原推特 ) 等社交平台上,也有用戶反饋其所使用的 iPhone 14 系列機型出現了燒屏問題。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将 iPhone 14 系列出現的燒屏現象歸咎于 Always On 息屏常顯和靈動島過于粗暴。雖然在消費電子産品中,由相關軟件功能導緻硬件故障的情況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相對來說數量極爲稀少。
事實上,息屏顯示這個功能早在諾基亞 N86 上就已經出現。後續随着 OLED 屏幕逐步在智能手機上的普及,安卓陣營廠商借助 OLED 像素層自發光的特性進一步優化了這個功能,如今已能夠在屏幕熄滅的情況下,提供包括日期、時間、個性設置等更爲豐富的信息。而蘋果在 iPhone 上提供的 Always On 息屏常顯則與安卓機型的息屏顯示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有所差異。
蘋果的息屏常顯實際是讓屏幕大部分區域在極低亮度下繼續保持工作狀态
蘋果的 Always On 息屏常顯的實現方式,并非是讓屏幕的大部分處于關閉狀态,而是在極低的亮度下繼續保持工作狀态,也就是說在息屏常顯開啓後,屏幕實際一直處于 " 亮屏 " 狀态,隻是亮度相對更低。同時配合 iPhone 14 系列中 Pro 版機型的動态刷新率,其在這一狀态下能夠保持最低僅 1Hz 的刷新率,使得功耗也維持在極低的狀态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由屏幕老化而引發燒屏現象的概率本就極低,因此由 Always On 息屏常顯功能導緻燒屏的說法,顯然存在不夠嚴謹的問題。
而在所謂 " 使用靈動島導緻燒屏 " 這個問題上,需要說明的是,目前這類用戶的實際反饋其實并不多,但綜合相關信息和靈動島交互 UI 的工作原理來看,引發燒屏現象的可能并非是啓用了靈動島,而是出現燒屏的部位恰好位于屏幕開孔處。對此已有觀點認爲,這可能是由屏幕材質和良率所導緻的偶發問題,否則也無法解釋燒屏部分幾乎橫貫整個屏幕的現象。
但即便燒屏的出現與 Always On 息屏常顯功能和靈動島交互 UI 沒有太大關系,但顯然蘋果方面還是有一定的責任,因爲這一現象大多與屏幕材質、良率,甚至還包括調校、設置等有一定的關聯性,并且大概率是在保修範疇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并沒有數據表明,出現燒屏現象的 iPhone 14 系列機型的具體數量,因此現階段社交平台的相關反饋可能停留在較小範圍。
OLED 屏幕中藍色 LED 發光體效率相對更低
其實燒屏問題并非隻在 iPhone 14 系列機型上出現,而是所有配備 OLED 屏幕設備都有可能出現。盡管在 OLED 屏幕剛開始普及的時候,有用戶甚至将這一問題歸咎于三星,并指責三星的屏幕更容易出現這個現象。但事實上燒屏與屏幕面闆并無太大的關聯,根源在于 OLED 屏幕本身。
出現燒屏的 OLED 屏幕面闆中,藍色 LED 發光體通常已不再工作
在 OLED 屏幕中,是由于藍色 LED 發光體效率低于紅色和綠色像素,所以通常需要以更高的電流來驅動,才能達到與另外兩種顔色像素相同的亮度,而更高的電流就會導緻像素點更快老化,從而縮短使用壽命。因此在典型的燒屏現象中,往往是藍色像素發光效率退化後,屏幕顔色會向紅色或綠色傾斜,從而導緻屏幕出現發紅、發綠,或是有殘像出現。
并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燒屏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旦出現,除非更換屏幕,否則隻能延緩其蔓延範圍和速度,而已經出現偏色的部分則基本無法修複。
應用下方固定顯示的功能按鍵和安卓系統虛拟按鍵鍵,也是導緻燒屏的高風險設計
如果以使用習慣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在屏幕處于靜态畫面下如果有固定顯示的部分,則可能會由于某一部分像素處于一直發光的狀态,因此可能會快速老化,長時間後就會導緻燒屏現象的出現。目前在部分用戶的反饋中,使用豎屏類短視頻應用以及偏好使用安卓系統虛拟鍵的用戶,出現燒屏問題的概率似乎更高。
在 OLED 出現之初,屏幕廠商和手機廠商當時還沒有成熟的防燒屏技術,但如今随着 OLED 在中高端機型上的快速普及,各廠商已經也陸續推出了更成熟的機制來防止這一問題的現象。例如在屏幕廠商方面,包括三星、京東方等在内的廠商都改進了發光基材,提高了藍色 LED 發光體效率,以延緩其老化速度。
像素位移和像素刷新技術就能夠降低由顯示靜态畫面引發燒屏的概率
同時各大廠商也普及了像素位移和像素刷新技術,這兩種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讓 OLED 面闆保持處于活動狀态,避免長時間顯示靜态畫面從而導緻燒屏。此外有些手機廠商也開發出了自動降低屏幕亮度的技術,在檢測到畫面靜止或是畫面中有固定的圖片和文字時,就會降低全屏或固定顯示區域的亮度,以提高 OLED 屏幕的使用壽命。
對用戶來說,其實也可以通過改變使用習慣來延長 OLED 屏幕的壽命。例如不将屏幕亮度設置爲最高,盡量使用自動亮度調節、并打開原色彩顯示。因爲亮度越高所需的電流越大,不僅會加速 LED 發光體的老花、還會增加功耗,縮短手機的續航時間。
同時還應盡量采用較短的屏幕自動熄屏時間,盡量選擇深色壁紙、并在一定周期内自動更換。這樣的措施不僅是爲了降低屏幕功耗,還是爲防止因長時間顯示靜态界面導緻 LED 發光體老化。此外針對可能出現燒屏現象,安卓機型的用戶還應盡量使用全面屏手勢來取代屏幕下方常駐的虛拟按鍵。
由于 OLED 存在氧化、老化、燒屏等問題,所以蘋果可能才會不惜成本布局 Micro LED
目前,包括蘋果在内的一衆手機廠商都在有針對性的推出相應措施和技術,來避免或降低燒屏問題出現的概率。例如蘋果方面除了采用自動亮度調節功能來減降低燒屏出現的概率外,還使用特殊算法來監測單個像素的使用情況,進而生成顯示屏校準數據,以減輕燒屏帶來的視覺影響、并盡量确保一緻的觀看體驗。而小米此前還曾公開了一項 " 燒屏修複方法、燒屏修複裝置及存儲介質 " 的相關專利,一旦成熟商用或将能夠大幅降低用戶修複 OLED 屏幕的成本。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