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1 月 27 日訊(編輯 黃君芝)電池巨頭開始将資金投入到新的鈉基電池技術上,這表明該行業可能會出現另一場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變革。
鈉,存在于全球各地的岩鹽和鹽水中,具有進軍能源儲存和電動汽車領域的潛力,因爲它比目前主導電池原材料的锂更便宜,儲量也多得多。但是,盡管兩者化學和結構相似,鈉電池還沒有大規模使用,部分原因是同樣大小的锂電池具有更佳的性能。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即将改變:行業巨頭們開始紛紛攜資入場。
過去一周,瑞典電池開發商和制造商 Northvolt AB 公司說,它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計劃明年向客戶提供鈉離子電池樣品,并在 2030 年前實現量産。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本月也簽署了一項協議,将投資 100 億元在江蘇建設建設年産能 30 GWh 的鈉離子電池項目,目标是成爲全球最大的微型車鈉離子電池統配套商。
今年 4 月,甯德時代則表示,從今年開始,其鈉基電池将用于部分汽車。
專業信息提供商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高級研究分析師 Rory McNulty 表示:他們的投資并非隻是研發,更多是爲了繼續擴大産能,将這項技術商業化,這增強了人們的信心。
如果鈉電池确實證明是成功的,它們可能會抑制锂的消費。這也提醒人們,在一個不斷發展的行業中,随着企業尋求更便宜、更高效的電池,試圖預測金屬的未來使用量是有風險的。
雖然鈉離子電池的低能量密度意味着它們不适合大型電動汽車,但它們可以越來越多地代替锂電池用于低端、短程汽車,或者用于電網儲能,在這些領域,電池尺寸不是問題。
有數據顯示,到 2035 年,鈉将替代約 27.2 萬噸的锂需求,如果锂供應無法滿足需求,替代效應進一步擴大至 100 多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電池中金屬結構的變化通常會颠覆供需前景,并使價格劇烈波動。例如,幾年前還被認爲面臨長期短缺的钴和鎳,由于出現了不使用這些元素的電池(如磷酸鐵锂電池),需求估計已經被修正。
而锂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尤其明顯。去年,搶購狂潮使锂的價格一路飙升,但随着電動汽車需求的下滑和供應前景的改善,锂的價格開始暴跌。這波漲價潮也促使電池公司将鈉視爲更便宜的替代品。
咨詢公司 CRU Group 電池材料主管 Sam Adham 表示:" 鈉離子電池将在改善锂供需平衡方面發揮作用。這将抑制锂價格真正劇烈的波動。"
據了解,鈉電池最明顯的潛在優勢是可以爲電網儲存多餘的電力,随着世界逐漸遠離化石燃料,這一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一細分領域,電池性能不如低成本重要。
最後,鈉電池的成功還将取決于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據悉,鈉電池目前平均可循環 5000 次,而最具成本效益的锂電池産品約爲 7500 次。
Rystad energy 分析師 Duo Fu 表示,最大的問題是能否做到長壽命,如果成功,那麽儲能行業可能會有更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