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網飛出了很多罪案紀錄片。
有起底邪教教主的,有追蹤連環殺手的。
極大滿足了觀衆的獵奇心理,讓魚叔無數次發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的慨歎。
最近,這一系列又上新了。
依然是一波三折,沖擊三觀的真實罪案故事。
不過這次,它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
《美國夢魇》American Nightmare
影片開場就懸念重重,吊足胃口。
某天下午,警方接到報案。
一位名叫亞倫的年輕男子稱:
「我女朋友昨晚被綁架了。」
這事可不小。
但,警方卻沒有立刻開始行動。
原因是,太過蹊跷——
亞倫是眼看着女友被劫走的。
但他竟然在 10 個小時之後才報警。
亞倫詳細講述了事發經過,也試圖解釋警察的疑問。
淩晨三點時,他突然被一束激光照醒。
幾個穿着潛水衣的人出現在眼前。
他們拿着電擊槍逼他趴在地上,給他戴上纏着膠 帶的泳鏡和耳機。
他什麽也看不到、聽不到。
綁匪帶走了女友丹妮絲,開出一萬五千美元的贖金條件。
臨走前還在屋裏裝了攝像頭,警告亞倫不要報警,不要離開鏡頭,否則就傷害丹妮絲。
亞倫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但因爲一時拿不出這麽多錢, 他給劫匪留下的電話發信息,小心翼翼地問能否先付一部分錢。
遲遲沒收到回複, 不安之下,才報了警。
對此,警方第一反應是,「這說不通。」
綁匪爲什麽要穿潛水衣,給他戴泳鏡?
而且,現場 沒有被暴力闖入的痕迹。
最重要的是,爲了不到 2 萬的美金去綁架一個人,這太不合常理了。
警察憑經驗,已經開始懷疑亞倫。
因爲以往,女性被綁架、勒索,大多是熟人作案。
經常有男人殺了伴侶後,精心僞裝成失蹤案。
而且,警察已經了解到,亞倫和女友丹妮絲的感情出了問題。
亞倫上一段感情結束得并不愉快。
偏偏,前女友和現女友在同一個公司,每天低頭不見擡頭見。
據前女友所說,丹妮絲對她懷有敵意。
警方還注意到,亞倫家裏床上的被子毯子都不見了。
他們猜測,亞倫和丹妮絲因爲感情問題發生了争吵。
有意或者無意地,亞倫害死了丹妮絲。
被子和毯子可能被用來包裹屍體。
警察認爲,丹妮絲大概已經死了,屍體被亞倫藏在某個地方。
警方爲此還拿出了測謊儀。
果然,亞倫沒有通過測試,他說了謊。
難道,這又是一出渣男殺妻案?
就在所有人把矛頭對準亞倫時。
事态突然反轉——
丹妮絲還活着!
警方收到了一個錄音文件。
「嗨,我叫丹妮絲 · 哈斯金斯,我被綁架了,除此之外,我沒事。」
錄音中,她還讀了一則當天的新聞,以證明錄制時間。
這證明了亞倫的清白。
但,嫌疑又落到了丹妮絲身上。
因爲,錄音中,她的聲音十分平靜,聽不到一絲緊張和不安。
警方恰好又得知, 亞倫和前女友最近有過聯系,被丹妮絲發現了。
便推測,丹妮絲可能懷疑男友出軌,爲此感到丢臉、生氣,想借機報複。
綁架案可能是丹妮絲自導自演的。
之後發生的事,似乎驗證着警方的猜測。
三天後,丹妮絲突然毫發無損地回來了。
她步履悠閑,仿佛隻是出去遛了個彎。
有記者稱,她有意躲避着媒體,看起來不像受害人,倒像是嫌犯。
警察也表示,從沒見過綁匪将受害人送到家門口的情況。
丹妮絲自然極力否認這一切。
不過,她自己講述的案發經過又過于離奇,難以服衆 。
她說,那晚她被戴上泳鏡,被下了藥後放在汽車後備箱裏帶走。
她被告知,「我們不會對你做什麽,48 小時後拿到錢就放了你。」
綁匪還播放了她很喜歡的音樂,向她傾訴自己的創傷後應激障礙,說自己是退役軍人。
丹妮絲對綁匪的描述是「很有人情味,體貼又禮貌」。
但丹妮絲又說,綁匪性侵了她兩次,還錄了視頻。
第二次性侵時,還爲她準備了紅酒。
對方警告她,一旦她報警,他們就将視頻發到網上,還會追殺她的家人。
且不說過程有多匪夷所思。
至少從結果看,綁匪沒拿到錢就放了人質。
丹妮絲的身上也沒有任何傷痕。
而且,FBI 試圖與丹妮絲溝通時,她第一時間躲起來爲自己找了律師。
警方認爲真相昭然若揭,他們指責這對情侶占用寶貴的國家資源。
丹妮絲面臨着對執法人員撒謊的起訴,可能需服刑 1 年到 18 個月。
但,荒誕的事還沒完。
警方居然收到多封來自「綁匪」的郵件。
他們自稱是高學曆的犯罪團夥,這次是他們的日常訓練,但他們也是有良知的,不願看到受害者被如此中傷。
還在信中威脅警察,「如果警方不對丹妮絲和亞倫道歉,我們就再幹一票。」
這實在是聞所未聞,自然也沒有被嚴肅對待。
反而讓警方更加确信,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自導自演的鬧劇。
這一案件被定義爲「現實版《消失的愛人》」。
沒有人想到,三個月後,案件又迎來一次大反轉。
加州的另一個城市,一名女警逮捕了一個綁架未遂的罪犯。
搜查罪犯的家時,她敏銳地意識到此人不是初犯,還有一樁性侵案沒有浮出水面。
爲找出真相,這位女警花費大量時間,根據罪犯的汽車行駛記錄逐條查詢相關地方新聞。
終于,她發現了亞倫和丹妮絲的案件。
信息全部對上了。
包括罪犯是高學曆、退役軍人,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文質彬彬,不像個罪犯。
家中還有激光槍、貼着膠布的泳鏡。
最重要的是,泳鏡上留有一根金色的頭發,正來自丹妮絲。
這對情侶終于得到平反。
人們好像這才想起,他們是一場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丹妮絲遭受了被綁架、下藥、多次強奸、被強制拍攝私密視頻這一系列地獄般的經曆。
還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壓力反複重述這些痛苦記憶。
再回溯案件始末,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警方從一開始就忽視客觀證據,被偏見左右。
丹妮絲被釋放後,她的供述和亞倫的說法沒有任何出入。
他們給出的很多線索如果深挖都有可能抓住罪犯。
但警方卻将調查重點一直放在受害者身上,甚至在像測謊儀等事情上撒了謊。
不僅讓罪犯逃之夭夭,還讓受害者蒙受了更多傷害。
警方逮捕亞倫後,強制關閉了他的手機,以至于罪犯無法與亞倫聯系,便選擇性侵丹妮絲作爲抵押。
關機期間,罪犯還打來兩通電話,警察本可以借此 追蹤到綁架地點。
可以說,警方的渎職直接導緻了丹妮絲被性侵。
但影片不僅抨擊了警方的辦案不力。
因爲案發後,社會輿論都一邊倒地站在情侶的對立面。
很多人深信丹妮絲是爲了報複男友出軌,栽贓他爲殺人兇手,一手策劃了失蹤案。
丹妮絲尤其遭受了猛烈的網暴。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事發生在 2015 年。
前一年,大衛 • 芬奇執導的《消失的愛人》上映,在北美票房大爆。
電影講的正是一個女人爲了報複丈夫出軌,僞造失蹤案,将丈夫栽贓爲兇手。
很多人将電影情節完全對應到現實案件中,在想象中将其合理化了。
甚至連報紙都赫然印出「現實版《消失的她》」的标題。
聽上去很是荒唐。
但細細想來,類似事情這兩年國内也發生了不少。
比如上海女童失蹤案、胡鑫宇失蹤案 ……
案件本身都不複雜。
但很多網友憑主觀臆測,腦補了各種反轉情節,不乏陰謀論走向。
和片中一樣,這些案件也都曾被稱爲「現實版 XXX」。
雖然不得不承認,現實的荒誕有時确實堪比電影。
比如重慶幼童墜亡案,最後發現竟是親生父親蓄意殺害。
還有杭州男子全網尋妻,反轉爲殺妻碎屍。
但這些所謂的「反轉」,其實不過是随着調查推進的真相顯露。
而類似影片中的「人爲反轉」,實際上隻是借别人的苦難,滿足自己的獵奇想象,造成更多隐形的傷害。
片中這樁案件,如果最後沒有那位執着的女警,這對情侶可能一輩子都活在夢魇裏。
甚至可能會讓别有用心者利用。
美國就曾有一對夫婦爲推卸撫養責任,編造了「真實版《孤兒怨》」。
他們迎合着大衆熱衷「反轉」的獵奇心,将有侏儒症的養女誣陷爲成年人僞裝的惡童。
讓小女孩十多年來都活在别人異樣的目光裏。
所以影片不僅在批判執法者,也提醒着我們這些普通人。
面對他人的不幸,多預留一點空間去理解。
若無法給予适時的擁抱和支持,至少可以不去傷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