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皮靴、工裝褲
打過發蠟的頭發锃亮
右手戴着一枚戒指
……
眼前這位 24 歲的時髦年輕人
是一名保潔人員
去年,張謀從大學畢業後考察了一番市場,又去行業公司 " 學藝 ",3 個多月後,他做出了讓身邊人意外的選擇——幹保潔。
如今,他的 10 人團隊裏都是年輕人,大多是 "95 後 "。他看重未來,更笃定現在," 不等待,拼就完了!誰規定幹保潔的一定是‘保潔阿姨’,也可以是我這種‘保潔小夥’啊!"
張謀在日常生活中。 本人供圖
看準深度清潔行業
"95 後 " 當起保潔
社交媒體上,一些年輕人把保安、保潔、保姆合稱 " 吉祥三保 ",這三個職業被列爲理想職業的理由包括:不加班不費腦,掌握自己的時間,勞動當時就能有回報 ……
這些看似調侃的話語,張謀付諸實踐,幹得很認真。
張謀在做房屋深度保潔。 本人供圖
去年 6 月,張謀從漢口學院畢業後果斷選擇了創業。他注意到 " 深度清潔 " 這一行業,不少客戶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在發生變化,深度清潔的訂單不僅是 " 做衛生 ",還要兼顧消毒、空氣治理、收納整理等服務。
爲了掌握技巧,他應聘到一家家政公司工作,希望能爲創業積攢經驗。碰到不同材質上的污漬如何處理?怎麽獲取客源?他清楚意識到,幹保潔看似簡單,但深入行業才能摸出個中門道。張謀前後去過 4 家家政公司 " 偷師 ",直到去年 10 月成立保潔公司。
張謀就讀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優勢被發揮出來。他在主流社交、短視頻平台開設賬号運營,白天在外幹保潔,晚上忙着發布圖片、制作視頻,希望公司被更多人注意到。
運營 1 個月後,就有客戶從社交平台發來私信,這是張謀的第一筆訂單:一套 130 多平方米新房的深度清潔。
張謀帶上 2 名兼職保潔人員前往,順利完成訂單,除去支付的薪水,張謀掙了 700 元。
最初,張謀接單後請來的都是兼職員工。随着找上門的訂單越來越多,團隊目前已有 7 名全職保潔人員,清一色的年輕人,大部分是 "95 後 "。張謀還定制了有統一标識的工作服," 要有專業團隊的樣子 "。
張謀在做房屋深度保潔。記者劉晨玮 攝
不時遭客戶質疑怎麽辦?
" 用能力讓别人挑不出毛病 "
半年下來,張謀已爲上百位客戶提供了服務,無一例差評。
當老闆也要賣力氣。" 這一行,不是誰都能堅持下來的。" 入行 2 個月,張謀的體重掉了 5 公斤。他每天早上 6 時多起床,晚上回家後還要運營賬号,常常忙到轉鍾。
不隻是新房開荒,他也接老房子深度清潔的訂單,工作内容包括去除油污、清潔死角、收納整理物品等。
他們曾接過清潔一套出租房的訂單,難度超乎他們的預估:前租客長期養貓,又不注重衛生,張謀等人剛打開門,難聞的氣味沖破口罩,熏得他們直接後退兩步。收拾完這套房子,各類工具沾滿貓毛,清理幹淨都花費許久。
比身體疲憊更令張謀頭疼的,是不時被人質疑的 " 心累 "。
" 大學畢業生幹什麽不好 "" 男生做這個能賺錢養家嗎 "…… 自從入行,張謀常會聽到類似質疑。
個别客戶的不尊重也讓他委屈。上個月,他接到一筆開荒訂單,帶着團隊趕到現場,發現地磚凹凸不平,裝修留下的水泥、乳膠漆等污漬卡在地磚縫裏。爲了把地磚清理幹淨,張謀跪在地上用小鏟子先鏟去部分污漬,剩餘的最後一點,他用指甲慢慢摳。
客戶走到他面前,用腳尖在地上點着,語氣挑剔,"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都沒弄幹淨 ",那隻腳離張謀低下的頭不到半米。
張謀常跟團隊成員們交心,做服務行業難免有受氣的時候,既然無法左右他人,隻能修煉自己," 用能力讓别人挑不出毛病 "。
他說,幹這一行說不累是假的。最累的時候,張謀 " 站着都能睡着 ",深夜開車的回程中,他往往需要不停嚼着口香糖,配合着深呼吸,才能打起精神,把小夥伴們逐個送回住處。
" 但完成一單清潔後,看到成果的爽感,令我們‘上瘾’。" 張謀說。
張謀在做房屋深度保潔。 記者劉晨玮 攝
團隊全是年輕人
訂單已經排到了半個月後
現在,張謀帶領的團隊已有 10 人,均爲 "90 後 ",大多數還是 "95 後 "。團隊的客戶群多爲年輕人。" 在年輕人中,深度清潔的需求還是藍海。"
給玻璃擦噴上清潔劑,将玻璃擦的繩子固定在安全位置 …… 王玲快熟練地扯着繩子擦拭玻璃,收尾時又用無紡布把邊角處理幹淨。"90 後 " 王玲快來自漯河,是團隊中最年長的成員,她從事保潔行業接近 5 年時間,和張謀一起搭檔已有大半年。
王玲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想着多給孩子攢點錢,就跟着老鄉來了武漢。有人勸過她," 做月嫂不是掙得多點?" 權衡再三,王玲快還是選擇做保潔," 當月嫂心理負擔重,做保潔隻有上班的時候累 ",多的時候,她一個月能掙上 6000 元。
王玲快在做房屋深度保潔。 記者劉晨玮 攝
好幾次,客戶得知團隊成員十分年輕,咨詢時略有猶豫:" 你們幹得了嗎?" 更有說服力的是張謀發去的案例照。
張謀透露,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半個月後,他和小夥伴們一個多月沒有休息。
創業半年以來,陸續有好幾名 "95 後 ""00 後 " 找到張謀,表示想加入團隊。張謀的發小曾是一名網球教練,如今 " 天天拿着抹布 ",還有一名大四學生此前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張謀,目前已是團隊一員。
幹這行後,這群年輕人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家,見不得家中物品淩亂,或是桌上落了灰塵。他們越來越認同一點:家呈現的正是主人的狀态,想要改變,先要從眼前開始。
采寫:記者樊友寒 劉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