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在德國跑出 7:17.900 的紐北圈速和 391.94km/h 的極速紀錄,隻是仰望 U9 以 " 中國汽車 " 之名,向全行業表露深厚技術實力的一個嶄新開始。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何增榮
中國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頂級汽車品牌?
過去,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隻會停留在 PPT 階段。在技術掣肘下,如果不以曆史做背書,也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呈現在我們眼前。
可随着時間的推移,科技展現出的力量甚是巨大,對于産業的天平不會向東方傾斜的提問,似乎,誰都難以再下定論說,事情不會出現轉機。
2020 年前後,當整個汽車工業一緻朝着新能源轉舵,那一刻,有心的中國車企一定明白,這意味着什麽。
在 " 彎道超車 " 成爲新人入場的由頭,同時,對于老牌車企來說,如果能有機會将中國汽車送上更高的舞台,與那些真正優秀的海外巨頭一較高下,怎麽看都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
而眼下,通過各種渠道,大家一定也看到了,小米汽車帶着自己的 SU7 Ultra 原型車,一舉在德國的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創下了一項新的圈速紀錄。
對此,好多人都會說,原型車跑得快沒有意義。消費者既買不到,也不可能在中國的道路上體會到這樣的速度與激情。這些不過是企業的營銷手段罷了!
聽到這樣的話,你可以不經思考就落下同樣的結論,但是,如此舉動在明眼人看來,這哪裏是中國産的汽車跑到别人的地盤自得其樂啊。
别忘了,同一時間,身爲超跑的仰望 U9 用近乎原廠量産狀态,也在紐北拿下了 7:17.900 的階段性測試成績。更不用說 400 公裏外瘋狂地測試着自己性能上限的仰望 U9 測試工程車,以 375.12km/h 的時速拿下了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的極速紀錄。
這些前所未有的操作,能向外界傳遞出的信号,其實就隻有一個:中國汽車早已過了 " 僅僅将車視爲工具 " 的階段,随着越來越多像仰望這樣的中國品牌,全權掌握住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原本由西方國家主導的汽車工業,将在中國翻開新的篇章。
挑戰 " 紐北 " 是實力,不是炫技
翻看曆史,其實早在多年前,就有過中國車企用自家的燃油轎車在紐北刷過圈速,其想法同樣是覺得自己的技術來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然而,現實終究是殘酷的。要以接近量産狀态在紐北刷新紀錄,彼時的中國車企還距離 " 頂流 " 有着很長的距離。
而今天,整個仰望品牌也才成立 2 年不到。這放在任何一個新的品牌身上,别說帶着新車去紐北玩極限測試,對于品牌的定位和發展規劃估計還在整理中。
可見,仰望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趕赴紐北,無非是出于對自身産品力的絕對自信。
就像,在現場,不同于針對賽道圈速成績定制開發原型車的開發路線,仰望在紐北的測試堅持以量産版仰望 U9 爲基礎,僅對少量硬件和軟件進行了賽道化改裝;而針對不同測試取向應用的各種軟硬件配置改裝方案,也均符合可量産标準,并經過了詳實記錄。
選擇這樣的方式進行性能驗證,其面臨的挑戰究竟有多大?不言而喻。可話又說回來,當仰望在過去一年中用行業獨一份的技術實力站上了汽車工業的創新頂峰,我們豈能妄自菲薄?
所以,别看仰望 U9 對于速度的追求,和一衆超跑品牌一樣執着,實際上,論對技術創新所能帶來的極緻性能,仰望顯然有着自己的解讀。
講真的,在亮相之初,身爲中國爲數不多的量産超跑,仰望 U9 同樣也受到了很多質疑。各類黑科技的上身,都未能讓這些人改變 " 中國企業造不出超跑 " 的固有觀念。諸如 " 有能耐就去世界頂級的賽道刷成績啊 " 這樣的評論更是充斥在輿論中。
中國想要造出一輛合格的超跑,究竟能不能行?
受制于技術,這個答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确定的。但我們總說,時間,會改變一切。
當仰望頻繁向外界告知,U9 并不是樣子貨,整車采用碳纖維單體殼座艙結構設計、全新一代 CTB 技術、以易四方爲基礎的強大的動力系統等創新要點,直接撐起中國企業制造超跑的底氣,于情于理,都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
而從動力參數上看,仰望 U9 的綜合功率高達 960kW(即 1306 馬力),峰值扭矩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1680 N · m,峰值轉速可達 21000 轉 / 分鍾。都不用說别的,仰望 U9 僅憑配置都可以在中國汽車創造速度紀錄的曆史範疇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我也相信,正是帶着這樣的課題,從發布之日起,仰望 U9 才堅定地選擇在國内外開啓屬于自己的賽道之旅。
的确,從去年 11 月在武漢漢南機場創下 309km/h 的極速到當下在紐北再次刷新中國汽車的極速紀錄,時間維度上将将才過了一年,但站在仰望品牌的發展上去展望,這一因技術抵達的曆史高度,總能表現出仰望品牌不同于人,卻自成一派的一面。而正是這樣的創新,足見仰望在新能源産業下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的底氣。
要讓世界重新認識 " 中國汽車 "
不可否認,這幾年,中國汽車的發展勢頭還是非常可觀的。
國内,在新消費主義的驅動下,各類質價比拉滿的中國汽車不斷壓縮外資車企的生存空間,逼着它們讓出核心市場,俨然成了常态;在海外,受行業電動化轉型的刺激,或因産品本身的優勢快速提升,出口量激增,使得中國品牌在外的形象也越來越友好。
但很明顯,當銷量逐漸完成跨越式增長,帶給所有中國車企的挑戰,倒也從 " 造好一輛車 " 轉移到了 " 造一輛好車 " 的全新維度。
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那些頭部中國車企又該如何去做?這幾年,我們看到了有人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在 WTCR 賽事中橫掃千軍,看到了有人按國賓車隊的标準定制出了一系列的奢華車型,當然也看到像比亞迪這樣單純憑借創新力,建起了技術高牆。
2023 年年初,仰望品牌誕生了,順帶着,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 U8 和純電動性能超跑 U9 一并亮相了。而後的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仰望 U8 以各項堪稱黑科技的産品特點,直接引爆了終端市場。
如今,仰望 U9 又前往 " 綠色地獄 ",以一種史無前例的方式完成了紐北之旅,即産品的核心研發和調校不依賴于國外代理團隊,而是完全由中國工程師自主完成,這究竟在體現着什麽?還用多說嗎?
在仰望官方公布仰望 U9 創下極速紀錄的同時,仰望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胡曉慶在社交平台上也說了:
" 在過去的 151 天裏,我們實地體驗了‘綠色地獄’的氣候和路面狀況的複雜挑戰,見到了海外頂尖汽車品牌如何在紐北賽道上精益求精。通過不斷的經驗積累,讓 U9 逐步實現了現場實測與工程研發仿真模拟預期的基本吻合,這爲我們在未來開發、測試、優化、應用等方面提供了無限潛力。"
很明顯,仰望 U9 的此番操作之于仰望品牌,乃至之于中國汽車的意義是如此重大。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性價比," 性能 " 标簽幾乎是不屬于任何一款中國車的。
可行至當下,無論你承認與否,盡管紐北的每一寸跑道,都在考驗仰望 U9 的極限性能和車手的駕駛技巧,山間變幻莫測的天氣,更是爲賽道駕駛帶來巨大的不确定性,但落到最後,順利完成測試的仰望 U9 就是在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一個事實:
作爲中國首個在技術端實現超越的高端品牌,仰望在切實驗證自身實力這個方面,不僅拿出了堅持做 " 難而正确的事 " 的勇氣,更是連帶着中國汽車崛起的氣勢,用技術圍獵起了曾經教會中國車企造車的 " 老師 "。
說到底,身背超跑之名的仰望 U9,從不是要借着行業電動化轉型的浪潮趁機赢得些名聲。
在完全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這個階段,用實力向消費者展示黑科技也好,屢屢站上古德伍德速度節的秀場也罷,或是像此次奔赴紐北在全世界頂尖車企面前秀肌肉,飙極速,都旨在将中國汽車愈漸強大的一面展露在人前,從而帶着全行業的驕傲,讓世界重新認識 " 中國汽車 "。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