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乘聯會在 2023 年 3 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中指出,未來随着新能源車的保有量高速增長,新能源車的路權特權政策也是必然取消的,回歸号牌合并也是未來趨勢。因此從長遠看,允許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保留原号牌,不會帶來遺留問題。因此建議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應允許保留原号牌,綠牌符合一定條件可以轉爲藍牌。
" 綠牌 ",即新能源汽車專用号牌。該類型牌照自 2018 年起在全國範圍内推廣應用,符合條件的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均可獲發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
早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受訪時表示,乘聯會已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合并 " 藍牌 " 與 " 綠牌 " 的建議,預計未來 2 年可能成爲現實。
3 月 28 日," 綠色車牌或在 2 年内取消 " 的話題登上熱搜,對此,崔東樹表示,乘聯會提出的是同車同權。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具有較強的歧視性,扭曲了汽車行業的自然發展。在崔東樹看來,在大力補貼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車的核心競争力已經形成,未來将完全取代燃油車。" 在這樣的優勢下面,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政策應該取消,有利于車市健康發展。"
并非隻有乘聯會提出過關于取消 " 綠牌 " 的建議。去年 12 月,中國城市交通協會就曾建議将新能源汽車專用綠牌取消,讓所有車輛統一使用藍色标識牌,同時新增标識新能源車的統一字母前綴。
在此之前,已有部分省份和城市陸續對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2021 年 6 月,廣州市發改委就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試行)》(征求意見稿),明确廣州車主購買新能源車上綠色号牌需要先獲得市發改委發放的《廣州市新能源汽車信息管理憑證》;上海市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非常火熱,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3 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 34.2%,較去年同期 28.1% 的滲透率提升 6 個百分點。3 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54.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33.6%;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