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史皇」威爾 · 史密斯,就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本來,作為新晉奧斯卡影帝, 這一年應當迎來新的事業高峰。結果因為「掌掴門」,深陷輿論争議。
不僅辭去了奧斯卡主辦方學院會員資格,還被禁止參加奧斯卡活動 10 年。最近,他主演的新片上映,也遭到了不少觀衆有意惡評和抵制。還因為聚焦種族議題,再度引發了政治正确的熱議。本片在國外的口碑相當撲。IMDB 評分僅為 5.9 分,爛番茄新鮮度也隻有 44%。
電影在 IMDb 上被大量網友刷 1 分差評有意思的是,國内觀衆卻對影片評價還不錯。豆瓣 7.4。對于這一現象,有人還出言諷刺。
魚叔今天就借有關争議,來聊聊史密斯的這部新片——《解放黑奴》
18 世紀的美國,南北戰争正步入高潮。南方,大批黑奴被征用。彼得(威爾 · 史密斯飾)就是位列名單之中。被關進囚車,押往前線修鐵路。他向妻兒發誓,自己一定會平安歸來,與家人團聚。
然而,逃跑又談何容易。随着離前線越來越近,路邊随處可見逃跑者的屍體。樹幹上,插着一個個人頭。
來到營地第一天,彼得就目睹了逃跑者遭受的酷刑。一旦被抓住,就會被用馬拖行。并被按在樹樁上,用燒紅的鐵皮黥面,折磨到晚上才放走。
不逃跑,則是面對無盡的高負荷工作。一名虛弱的男人,被監工當成「偷懶」狠狠地鞭打。「像你這樣的大猩猩還擡不動?」
不少人抗不過幾天,就力竭而死。負責掩埋他們的,多為他們昔日的同伴。彼得就曾受命,将搭檔推進屍坑中。并被迫親手為其鏟石灰。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聽到了監工們的議論。林肯已經簽署了《解放宣言》,宣告黑奴的自由。「林肯解放了黑奴」
彼得決定放手一搏,要逃出營地,趕往林肯軍隊駐地。他們需要穿過一片無際的沼澤。能指引他們的,隻有遠處傳來的「林肯大炮的聲音」。
彼得用石灰對監工發動襲擊,制造了混亂。其他黑奴見狀,紛紛追尋彼得逃竄。不少人都被當場擊斃。
最終,成功逃脫的共計四人。為降低被發現的風險,他們決定各自分頭行動。擺在他們面前的,是無比艱難的考驗。
首先,是獵奴人的窮追不舍。領頭人名叫吉姆(本 · 福斯特飾),手下從未放跑過一人。他馴養了多隻獵犬,并令它們記住每一位黑奴的氣味。
因此,彼得不僅要跑過吉姆的快馬,還要躲避獵犬的搜尋。最驚險的一次,雙方已近在咫尺。彼得将帶血布條塞進樹洞,轉移了獵犬注意。自己則憋足氣潛入水中,躲過了追蹤。
其次,還要提防沿途的通風報信。彼得路過一處豪宅,趁機偷走白布來止血。不料,被一個白人小女孩撞見。女孩當即驚喜地大聲驚叫,搖晃鈴铛為獵奴人指路。「有人逃跑」
彼得再次僥幸逃脫。最後一關,是與自然搏鬥。沼澤地中,遍布鳄魚、毒蛇、蜜蜂 … 彼得受傷的腿上,很快滲出血水,引來野獸們的攻擊。必須以命相搏,才能死裡逃生。
本片的觀感,很容易讓人想起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威爾 · 史密斯的演繹方式,也和小李子有些相似。關鍵就是突出一個「慘」字。
史皇在采訪中,透露自己被折磨的曆程。隻要導演不喊「卡」,自己就得一直在水裡呆着。
此類場面,在影片中不勝枚舉。在與鳄魚大戰後,彼得搖搖擺擺地爬上高樹,用刀刺向自己的腹部,挑出嵌入其中的一塊塊鳄魚牙齒。
為了給傷口止血,彼得隻能拿起滾燙的尖刀,死命按壓。為了躲避獵犬的追蹤,他還要往傷口上抹泥土、塗洋蔥。
當然,這份演繹并不僅限于「賣慘」。非凡的毅力背後,飽含着精神上的注腳。史皇的表演,很有層次。在捍衛同伴權益時,臉上寫着堅毅與憤怒。
而更多時候則為隐忍與克制。最令魚叔印象深刻的一幕,發生在黑奴營中。在目睹同伴遭受酷刑,聆聽其絕望的哀嚎後,他面無表情,卻滑落一滴淚。
信仰,正是貫穿全片的線索。彼得的初次出場,就是以傳教士的形象出現。
然而,随着劇情的發展,電影卻讓我們目睹了這份信仰的崩塌。彼得在自我懷疑。每每走進工地,監工們就操弄着《聖經》的話術,教他們逆來順受。「做奴仆的要服從主人。」
同伴也在質疑。上帝無所不能,卻從未聆聽黑奴的苦難,冷眼旁觀。「他為什麼沒有給你自由?」
獵奴人吉姆的信仰,也在崩塌。他從小被父親教導,不要對黑人心懷憐憫。獵殺黑奴,是捍衛這個國家的必經之路。「我們隻要給一點面包渣,他們就會占領整個國家。」
一個黑奴得到了自由,很快就會有另一個。然後會有無數個。這些解釋,自然是經不起推敲的。其建立的基礎,是傲慢。背後折射出的,卻是恐懼。「今後的某一天,他們會報複我們。」
正是固守所謂的信仰,讓他愈發傲慢。他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塊肉幹,像馴狗一樣使喚着彼得。結果被彼得成功反殺。
彼得與吉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不斷地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逃亡路上,上帝從未現身。一路來到林肯軍隊的駐地,林肯也未曾現身。最終,他逃出生天。也收獲了真正的信仰——自由,來源于自主地争取。
當然,史密斯的演繹再「慘」,或許也難比真實曆史的一瞥。來到林肯軍營,兩名記者請求為彼得拍一組照片。随着快門的摁下,彼得布滿傷疤的背影,被傳遍了全世界。這張照片,正是百餘年前的真實照片。它不僅是美國奴隸制殘忍暴行的證據之一,也促使大量自由的黑人加入聯邦軍隊。
威爾 · 史密斯這幾年真的很拼。今年三月在奧斯卡封帝,從演藝事業上來說,也是衆望所歸。此前,他就有過兩次呼聲很高的奧斯卡提名。第一次是 20 年前出演《拳王阿裡》。可惜的是,當年他輸給了主演《訓練日》的丹澤爾 · 華盛頓。
第二次是 2006 年的《當幸福來敲門》。他再次輸給了一位黑人演員——《末代獨裁》的福裡斯特 · 惠特克。
今年好不容易憑借《國王理查德》捧得小金人。卻因為沖動的「掌掴事件」,讓這一次得獎蒙上輿論陰影。甚至還影響到後續的演藝事業。《解放黑奴》還未上映就遭遇了不少惡評,并受到一些人的抵制。縱使這次的表演有多出色,威爾 · 史密斯都很有可能無緣明年奧斯卡。
當然,《解放黑奴》本身也有着不少毛病。影片末端,彼得加入了北方軍,為自由而戰。導演插入了幾段戰鬥場面,試圖為影片增添一份「史詩感」。但對大遠景、平移鏡頭的濫用,顯得有些平庸。從中不難看出對《光榮之路》等經典戰争片笨重的模仿。
此外,影片在色彩方面做了大量的選擇性減色。這種操作,使得多數黑人演員的膚色更黑,更貼合真實曆史。卻也導緻影像的細節缺失。
不過,總體而言,影片質量還不錯。
除了擁有精彩的動作戲和史皇具有張力的表演以外,在主題表達上也深刻地對曆史進行了反思。導演大膽地為我們撕開了一個真相——自由,仍然遙不可及。彼得的願景非常單純——與家人團聚。逃出來了,并不代表自由。在彼得獲救後,受到了北方軍官的道德綁架。「要麼回到奴隸主手下幹活,要麼就參軍。」「你幫助我們打敗這些惡魔,好兄弟。」
彼得隻能妥協。走向部隊的路上,他不解地與軍官交談。「如果你做某件事需要得到允許,那你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近年來,好萊塢的「政治正确」逐漸淪為人們的笑談。無論是少數族裔,還是性少數群體,都不斷在銀幕上暴露出自己在漫長曆史中遭到的歧視、壓迫。不少人對這套叙事感到厭煩,認為是「開卷考試」。但回頭細想,這與我們所謂「傷痕文學」不無相似。暴露出的苦難,并非為了博取同情,而是砥砺自己與大衆向前。在八九十年代,我們也不乏回望曆史,不斷追問的影片。《活着》,揭露混亂、吃人的社會,時刻警醒曆史的倒退。《芙蓉鎮》,刻畫了衆人如刍狗的年代,捕捉一閃而過的人性光輝。可惜如今,此類影片已成往事。
而今所謂的「政治正确」,是一代代黑人導演在歧視與封鎖中拼出來的。也唯有不放棄對曆史的追問,才能繼續向前。諸如《解放黑奴》《為奴十二載》一類影片,固然有數百年的種族議題背書。但,我們的目光不應局限于題材本身。一個個不屈的、鮮活的形象後,也帶給我們堅強的信仰——勇敢,永遠是人類的最偉大的品質。「他們從來沒有擊敗我」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