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丹書戰史 Author 經理小小
在 1946 年初,蘇聯開始招募德國航空技術人員爲己所用,此舉讓蘇聯快速收攏了一支人數可觀的科研隊伍,大部分航空工程師被帶到莫斯科,組建了 OKB-1 和 OKB-2 兩個以德國設計師爲主的設計部門,起初他們主要恢複、優化二戰德國遺留的設計方案,逐漸過渡到研發新的飛機。
在 1948 年初,德國設計師提出了一款名爲 RB-2 的噴氣式前線轟炸機,這個提案得到蘇聯空軍的認可,在同年晚些時候制定了新式轟炸機的相關技術要求,一些蘇聯設計師開始加入研發團隊,他們共同開發了 "150" 遠程轟炸機。
"150" 轟炸機在當時絕對是一架先進且漂亮的戰術轟炸機,設計師們原本打算将它設計成前掠翼飛機,因爲前掠翼還有太多技術難題沒有攻克,所以改回了适合高速飛行的後掠翼設計。蘇聯高層安排蘇、德雙方科研人員一起做事,顯然是希望促進相互間的技術交流,不過這在 "150" 的研制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分歧,雙方對一些技術的運用各持己見,并且還有語言交流、單位不統一等方面的障礙。
最終設計出來的 "150" 空重 26800 千克,長 26.74 米,翼展 24.1 米,高 7.6 米,它的主翼采用大後掠角設計,前緣後掠 35 °,尾翼爲 T 形,發動機安裝在兩側機翼下懸吊的短艙内,這是蘇聯早期嘗試此種設計,其好處是阻力能适當降低一點點。初期打算安裝 2 台 RD-3 渦輪噴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推力強,後來被運用到圖 -16 上,不過飛行阻偏大,經過反複争論改爲 TR-3a 發動機,它能産生 5000 千克的最大推力。
轟炸機采用全金屬結構,大部分機體橫截面呈圓形,它采用自行車式起落架,毫無疑問這也引起了設計師們的争論,不過當時已經在實驗機上嘗試過這種設計,因此得以通過,飛機前起落架向後收入機腹内,尾起架向後收入尾梁内,同時起到配重的作用,爲了平衡,主翼的翼尖部分向下彎折并安裝小型輔助輪。飛機尾起落架高度可以調整,起飛時降低機尾高度,将機翼攻角增加 3 °,從而縮短起飛滑跑距離。
轟炸機采用 5 人機組,其中正 / 副飛行員、無線電員和雷達操作員位于機頭艙室内,尾炮手當然還是孤獨地坐在機尾,全部有人艙室都加壓處理,成員都有獨立的彈射座椅。領航儀位于機鼻内,機頭下方還有一個凸起的結構,這裏容納了雷達等設備。
飛行員的控制系統是一種不可逆的流體機械設備,當飛行員對操縱杆、踏闆施加力量發生改變時打開相應管路閥門,液壓流體開始運動并作用到相應的液壓馬達上,然後再通過機械結構把馬達旋轉的力量轉變成各個舵面的運動。轟炸機的主發動機不提供電力,飛機電力由 2 台 GSR-9000 發電機提供,機上預備了應急電力系統,機組可以手動放出隐藏在機身内的應急風力發電機。
"150" 有一個直徑約 2.5 米的大型内置彈倉,可以挂載最多 6000 千克炸彈,可以攜帶如 FAB-3000 這樣的大型航空炸彈。飛機自衛武器包括 2 座炮塔和一門航炮,位于機背的 DB-23 炮塔和機尾的 DB-25 炮塔,每座炮塔内都安裝 2 門實驗性 23 毫米航炮,單門炮備彈 150 發,那門航炮固定安裝在機頭右側,備彈 100 發。
蘇聯在 1951 年建造了一架 "150" 原型機,它沒有安裝航炮等設備,它在試飛員 Y. Vernikov 手中進行了 19 次飛行,設計師根據測試反饋不斷優化細節,原型機的表現很不錯,當它采用 4 枚固體燃料助推火箭起飛時起飛滑跑距離隻有 500~600 米,飛機在 4000 米高度可達 960 千米 / 小時的最大飛行速度,最大升限 12500 米,最大起飛重量 47000 千克,轉場航程 4500 千米。
在 1953 年 5 月 9 日的最後一次飛行中,試飛員在降落時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他錯誤的提前關閉發動機電源,導緻飛機從幾米高度墜落,機腹、發動機全都損毀。原型機并非不可修複,技術上也沒什麽緻命阻礙,不過蘇軍還是在不久後終止了這個項目,可能是因爲飛機性能的原因,因爲當時蘇軍手中已經有了伊爾 -28 戰術轟炸機和圖 -16 重型轟炸機,"150" 轟炸機的各項指标夾在這兩款轟炸機中間,不上不下确實沒有必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