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 1 月 16 日消息,日前,新東方國際教育發布《2023 中國學生留學備考白皮書》 ( 以下簡稱《白皮書》 ) ,這是其連續第八年發布《中國學生留學備考白皮書》。
當前,在 " 後疫情時代 ",留學趨勢逐步回暖。過去一年,海外高校的留學生招生政策有了諸多調整,部分高校對留學錄取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介紹,《白皮書》依托留學大數據,内容覆蓋全年齡段留學考試項目,涵蓋雅思、托福、TOEFL Junior、GRE、GMAT、SSAT、AP、A Level、IB 等留學考試的考情回顧和備考解讀。根據用戶不同階段的需求,分為海外高中備考版、海外本科備考版和海外碩博備考版。
具體來看,《白皮書》提到了 2022 年留學行業值得關注的幾個變化:
其一,留學人數複蘇。舉例而言,2022 年 11 月,美國教育協會發布了一年一度的《開放門戶報告》,從全球趨勢來看,雖然 2022 年的留學生總數相較高峰期超百萬留學生的體量依舊有差距,但是整個國際學生向美國湧入的趨勢明顯開始了複蘇,特别是研究生,比去年增長了 17%。
其二,英國大學對申請者的要求整體提高。一個标志性的變化是,2022 年 4 月,深受中國留學生喜愛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 UCL ) 發布了第一份中國大學認可名單,将中國認可院校分成了 A、B、C 三類,提出了不同的申請成績門檻。随後 8 月,UCL 撤消了 A、B、C 三大分類,直接給出了 84 所中國大學的名單,對不在名單之列的學校,申請的要求則比 84 所名單中的大學提高了不少。2022 年末,UCL 又更新了對于雅思成績的總分和單項要求,從原來的 Standard、Good、Advanced 三檔,變成了 Level 1-5 的 5 檔。這次新評價體系的誕生,在細化了成績劃分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成績要求。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雅思分數将會越來越卷。
其三,GRE/GMAT 的全球大反攻。過往疫情期間,很多美國學校對申請者 GRE/GMAT 的要求從 " 必須 " 變為可選。然而,2022 年,美國大部分高校從 23 季秋季入學的申請開始,全面恢複了 GRE/GMAT 的相關要求。
針對 " 後疫情時代 " 的北美考試,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産品研發總監姚宇西結合大數據分析了托福、GRE、GMAT 的考試變化趨勢,并對如何高效提高留學考試成績做了分析解讀。他表示:" 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是數據讓教育從藝術變為科學,當别人還在做 weather report ( 天氣預報 ) 的時候,新東方國際教育早已開始了 climate forecast ( 氣候預測 ) 。"
針對 " 後疫情時代 " 的英聯邦留學和雅思備考,新東方國際教育大學雅思學科運營總監王翔對 2023 英聯邦留學政策、中國大陸考生的雅思成績、2022 雅思考情回顧及備考攻略進行了深度解讀,他強調:" 留學政策是留學考試的風向标,基于英聯邦 2023 申請政策,我們發現雅思 7.0 标配的時代已經到來。"
此外,針對海外本科留學備考的趨勢變化,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中學業務項目總監李陽從留學目的地變化、留學升學路徑的變化和留學準備的變化三個維度進行闡釋。近幾年海外本科留學升學路徑全面開花,高考留學 " 雙保險 " 人群增多,國際化學校招生人數逐年攀升。海外院校推行全人教育,更加看重成長鍊和證據鍊。中國學生在海外本科留學的準備上體現出來标化成績更高、學術科目更多、成績達标更早的三個趨勢,家長在決定留學的時間點也變得更早。在留學備考準備的路上,核心是要提升每次決策的成功率。
不僅是海外碩博和本科留學備受關注,海外高中留學近年熱度也有增無減。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青少項目産品總監林玲結合 2022 年度家長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對海外中學的選擇及三大趨勢做了解讀後,表示 : " 海外中學的留學選擇和培養方式強調全人教育,比‘望子成龍’更重要的是‘望子成人’。"
在發布會上,談及後疫情時代下,留學行業會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時,劉爍炀分析,過去三年客戶的行為發生巨大的變化——原先學生喜歡純線下教學或純線上教學,但是如今,線上線下課在過去三年裡可以随時切換 ; 短視頻行業高速發展,如今學生則可以在很多視頻平台可以獲得大量相關信息 ; 三年前,很多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動機是提升個人的學業競争力,如今客戶的留學動機變得多樣化……
他認為,留學考培未來會呈現 "M 型 " 格局:" 這也就意味着整個留學考培行業其實很難回到三年前的格局業态。代之會出現的是,伴随着客戶群的細分,接下來很多機構會隻面向其中某類細分客戶提供服務,也就是說,即便隻實現這一類客戶的客戶價值,機構同樣可以做得非常好。這也意味着,借用一位學者提到的‘ M 型’社會的概念,未來包括留學考培在内的很多行業也會出現‘ M 型’行業格局——有大機構,也有大量的長尾機構,但是中間的中型機構會被拉得非常低,甚至有中型機構會消失。"
" 因此,我對行業的一個預期是,我們從業者要做好迎接這樣一個巨變的準備,要做好為客戶實現價值的準備,認認真真地為客戶做好服務,這樣,行業的整體生态才會變得更加健康。" 劉爍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