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葉麥穗
編 輯丨包芳鳴
圖 源丨圖蟲
" 政策底 " 越發明顯,在證監會部署之下,養老金、 保險資金、銀行理财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步伐或将加快。
8 月 24 日,中國證監會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金融監管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叢林出席會議并講話,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超主持會議。
據悉,目前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 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 20% 的水平,因此未來随着中長期資金入場,A 股市場的生态将得到改善。
長期資金持股比例偏低
此次會議強調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要互相促進,協同發展;強調中長期資金面臨難得機遇;強調要從戰略高度看待和重視權益投資,推動三年以上周期考核;強調專業機構要成爲連接資本市場與居民财富、實業發展的紐帶;強調要逆周期布局,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均成爲本次座談會的重要共識。
爲何要強調中長期資金入市?"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疫情後穩定恢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居民财富管理、資産配置和養老投資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面臨着難得機遇。" 在 8 月 24 日的座談會上監管再度強調,在國内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進、長期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形勢下,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财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
據了解,近年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堅持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整體保持淨流入,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但總體上看,中長期資金不足仍是制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目前,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 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 20% 的水平。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認爲,中長期資金加快入市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從經濟金融角度看,在國内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進、長期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形勢下,中長期資金入市面臨重要的曆史機遇期,中長期資金加快入市、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從财富管理角度看,在高質量發展大勢中,各類機構投資者作爲專業投資機構,需要發揮聯結資本市場與居民财富管理、實體企業發展的關鍵紐帶作用,在更好滿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助力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
整體來看,過去幾年,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服務實體轉型,與實體經濟發展方向的關系進一步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生态持續優化,機構投資者占比不斷提升,中長期資金引入的制度安排不斷完善。近期穩增長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顯現,證監會加快推出一批可落地、有實效的政策舉措。在政策協同、同向發力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活力提升、信心提振,形成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态勢可期。
六項措施助力中長期資金入場
8 月 18 日證監會答記者問時,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方案。而圍繞着實際情況,在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方面,重點是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并提出六條具體舉措:
一是支持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擴大資本市場投資範圍;
二是研究完善戰略投資者認定規則,支持全國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
三是制定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行爲規則,發揮專業買方約束作用;
四是優化投資交易監管,研究優化适用大額持股信息披露、短線交易、減持限制等法規要求,便利專業機構投資運作管理;
五是豐富場内外金融衍生投資工具,優化各類機構投資者對衍生品使用限制,提升風險管理效率;
六是豐富個人養老金産品體系,将指數基金等權益類産品納入投資選擇範圍。
同時,證監會還加強跨部委溝通協同,加大各類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權益投資比例。
其中就包括,推動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制度,進一步促進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推動研究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會計處理,推動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并逐步擴大試點範圍與資金規模;推動加快将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展至全國,擴大制度覆蓋面;支持銀行理财資金提升權益投資能力;積極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樹立長期投資業績導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機制,提升投資行爲穩定性。
從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财資金等中長線資金來看,對于股票市場的配置均有明顯的提升空間。根據東吳證券測算,對于保險資金而言,當前保險資金的持股規模超 3 萬億元。
截至 2023 年上半年,險資運用餘額達到 26.82 萬億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資規模爲 3.46 萬億元,占比爲 12.91%,近 5 年股票倉位基本都在 12%-14% 浮動。當前股債收益差處于高位,權益資産的投資性價比更高,爲風險偏好較低的保險資産加倉提供有利空間;銀行理财方面,今年上半年理财規模爲 25.34 萬億元,其中權益資産僅爲 0.9 萬億元,占總資産的 3.25%,投向各類公募基金的占 3.2%,權益類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養老金方面,2022 年末養老金運營總規模約爲 1.62 萬億元。基于基金業協會數據,估算養老金持股規模約爲 0.3 萬億元,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李表示,在國内利率中樞下行的背景下,參考全球各個國家資本市場的發展曆史,利率中樞下行會帶來權益資産配置比例的中長期提升,以提高收益率。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财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往往需要進行大類資産配置,大類資産配置的重要參考爲利率水平,在利率水平下行的環境下,無論是參考成熟經濟體的曆史,還是從大類資産配置角度,都會出現權益資産配置比例提升的現象。
例如,一方面,随着新會計準則 IFRS9 推出,險企在股票投資方面可加大高股息、低估值藍籌配置,可帶來穩定和可持續的股息收入。此外,重點布局長期股權投資,有助于投資收益的穩定。因此,此類中長期資金未來配置權益資産的比例預計會出現中長期提升的趨勢。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宋佳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