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股市持續調整之際,公募巨頭們開啓了新一輪的自購。
最近一周,因從長期角度看好市場發展,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 5 家頭部公募相繼出手自購,自購金額合計 9 億元。業内人士認爲,自購不僅能向市場傳遞信心,還能讓基金公司與持有人的利益互相綁定。
與此同時,多家公募的高管也罕見發聲。易方達基金劉曉豔、華夏基金李一梅、富國基金陳戈等人公開表示,目前是比較好的配置時機。
5 家頭部公募自購 9 億元
11 月 2 日,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将于近期運用固有資金 2 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這是最近一周,第 5 家官宣自購的公募,在此之前,已有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相繼公告自購,且自購金額都在一億元及其以上。
10 月 29 日,易方達基金發布自購公告,稱将運用固定資金 2 億元投資旗下易方達滬深 300ETF;10 月 30 日,招商基金公告運用 1 億元投資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10 月 31 日,華夏基金公告運用 2 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11 月 1 日,廣發基金公告運用 2 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實際上,今年 8 月下旬,上述 5 家公募也曾參與過一波自購,不過自購規模都隻有 0.5 億元,力度不及此次。8 月下旬以來,資管機構開啓了一波密集自購潮,35 家機構陸續宣布自購旗下公募基金,合計金額超過 26 億元。拉長至全年來看,Wind 數據顯示,截止 11 月 2 日,今年以來共有 142 家基金公司申購了旗下基金 ( 含發起式基金 ) ,淨申購基金數量超過 1000 隻,其中,權益基金淨申購金額接近 40 億元。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在市場企穩之際,市場格外關注增量資金來源,公募基金自購可爲市場注入增量流動性和市場信心,也有利于引導市場進行價值投資。
掌門人發聲:市場配置正當時
除了自購,頭部公募的公司高管近日也紛紛發聲,在市場的關鍵時刻提出專業投資者的見解,提振投資者信心。
" 每一次熊市之後,牛市都随之而來,無一例外。" 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聯席)兼總經理劉曉豔近日發文寫道。她認爲,目前 A 股市場整體下行的風險有限,市場估值也處于曆史偏低的位置,長期配置正當時。劉曉豔也表示,将發揮公募基金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用,積極行動,把握配置機會,努力爲投資者創造良好的長期回報。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近日也傳達了相似的觀點:目前是逆向布局的好時機。她認爲,當下各種不利因素正在消退,利好因素不斷累積,目前經濟底、政策底、盈利底、估值底、情緒底,A 股 " 五重底 " 已經相繼出現。面對市場的 " 五重底 ",上市公司、社保基金、中央彙金、公募等各類資金,紛紛逆向布局,逐步加大入市力度,逆向布局正當時。
與此同時,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也罕見發聲,他認爲,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的逐漸改善,權益資産有望迎來新一輪回報周期。" 當前,我們懷着極大的熱情,積極擁抱 A 股,靜待長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