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拓品新消費,作者 | 嶽顔、遊牧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2023 年,演唱會已經成爲貨比金價的理财産品。
隻要是周傑倫、林俊傑這種粉絲衆多、許久未開巡演或者華晨宇、TFBOYS 等流量歌手的演唱會,哪怕是半遮擋、山頂或者内場蹦迪區最後一排的位置,都會成倍地溢價。
一張票面價值 900 元的票,在黃牛手中開價 3000 元起步,遇上連坐的兩張票則要更貴,而 VIP 區前排的票,标價上萬的也依舊不愁賣。
沒辦法,市場使然,搶到就是賺到。
哪怕進不去場館,一些歌迷甚至會選擇拿好應援棒、裝備齊全,不遠萬裏蹲在場外,光是想到能和偶像呼吸同一片空氣就讓他們足夠興奮,如若能夠透過不夠攏音的場館聽到一兩句歌詞,更算是不負此行。
不僅是演唱會本身。
上個月,一場 TFBOYS 的十周年演唱會爲西安帶來了超過 4.16 億的旅遊收入;上周,周傑倫在天津爲期四天的演唱會現場觀衆達到 18.5 萬人次,累計綜合消費帶動超過 30 億元。
大到一座城市,小到個體攤販都享受到了演唱會的陽光沐浴。有人說,自己在演唱會門口擺攤賣周邊,三天掙了五千元;有人說,自己在演唱會上撿彩帶,靠 " 垃圾 " 掙了幾百塊……
很明顯,2023 年的演唱會已經到了遍地撿錢的地步,這也引起了拓品新消費的關注,我們也試圖通過一場周傑倫天津演唱會,近距離感受一次屬于 2023 年演唱會的瘋狂。
擺攤三天賺五千,錢入了誰的口袋?
許是人們太久沒看演唱會,演唱會前幾個小時的 " 水滴 " 門外,仿佛是嘈雜的農貿市場。
在這條地鐵站通往水滴入口的道路上,被各種前來售賣演唱會周邊的商販占滿。
商販們之間,分成了 " 個體戶 " 和 " 打工人 " 兩派。" 個體戶 " 的攤主們往往是自己進貨當老闆,一般兩三個人。他們用行李箱拉貨,行李箱展開就是一個攤位,裏面擺滿了周傑倫的扇子、頭燈、貼畫等。攤主們坐在小馬紮上,一邊生澀地開口吆喝,一邊等着顧客來光顧。
而另一種 " 打工人 " 的攤位則不同。他們更像是擺攤界的 " 正規軍 ",有着統一的藍色支架布桌,桌上的貨品都大同小異,同樣是一些頭燈、發箍和扇子。不同的是,之所以稱他們爲 " 打工人 ",是因爲他們并不是攤位的老闆,隻是來兼職的銷售。
拓品新消費 / 攝
張雨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名在天津上學的大四學生,據她所說,看這些統一的藍色布攤就能知道現場大部分人都是被雇來賣貨的," 他們 150 個老闆雇了 1500 多個人 "。
張雨向我展示了招募她來的那條招聘啓事,簡介中寫明 " 最好是女大學生 "。張雨打趣地說:" 可能是看我們女大學生,年輕漂亮又聽話好管吧。"
不過,第一天的擺攤并沒有她想象中的順利。
張雨說,聯系她的老闆,讓她占好擺攤位置後就不見蹤影,等了一個多小時後,老闆才來給她支攤位。而在此期間,她還不得不與現場開着拖車、拿着對講機的城管鬥智鬥勇、東躲西藏。
最終,她并沒有賺到多少提成,在從 13 點到 22 點約 9 小時的兼職中,她隻掙到了 110 元的底薪。
其實,這些周邊在各攤位之間的差别并不大,無非是帶有周傑倫名字的發箍、寫着周傑倫歌詞的扇子,戳準的就是粉絲們被氣氛渲染的沖動消費欲。
爲了賣貨,攤販們也不得不展開内卷,一件發箍這家賣 15 元一個,那邊就賣 15 元 2 個,這邊的臉貼隻能選一種顔色,那邊就能任意挑選。
在我們的觀察中,不少攤主之間爲了争搶地盤爆發了口角沖突,也有人拿着自家的貨站到别人攤前售賣,俨然成了一種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
當然,這邊的周邊生意在内卷價格,那邊的編發生意則在内卷顔值。
據張雨講述,自己攤位旁邊的一位女生一下午的成交額達到了兩三千,但編發所需的絲帶和卡子成本其實還不到一百," 隻要攤主是個好看的女生,不愁沒有生意 "。
所謂,顔值就是商機。
一位編發的攤主告訴拓品新消費,自己一整天的收入将近 850 元,除去與三位朋友的分成和進貨成本,一天能掙 250 元左右。同時,她還在小紅書上發布了自己的攤位信息,接受預約,光是預約的單量就排滿了一整個下午。
隻是,不管是哪種方式,似乎都沒有想象中的暴利。但面對周傑倫演唱會帶來的近 20 萬的人流量,大家都嗅到了商機想要分一杯羹。在這些人裏面,也許隻有那 150 個雇人的老闆可以獲得最多的回報。
" 全國的地推都來了 "
與這些販售周邊的人不同,在水滴周圍,還有一群手拿着扇子、手幅、手環等應援物,喊着 " 粉絲免費送 " 的背包客。
" 免費 " 二字太過吸引人,幾經思考下,我們決定駐足。對方表示,下載 " 快手極速版 " 或者 " 抖音極速版 " 就能免費送周邊。
顯然,這些人是地推。
穿着抖音工作服的男人在推廣 APP 拓品新消費 / 攝
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樣子,我們終于還是忍不住同意了他的請求。緊接着,他接過我的手機,打開 APP 後,在某一個不知名的入口輸入了自己的代碼,又将頁面拍下來發送到一個名爲 "xxx 福利群 " 的群聊中。
據他描述,完成這樣一單新用戶注冊,他可以獲得 10 塊錢,其中 5 塊錢要交給群主,另外 5 塊錢歸自己。而送給粉絲的這些應援物都是他們自己出錢購買的,刨除成本,一單能賺個 3-4 元左右,一整天好的時候能賺個幾百塊。
爲了這幾百塊,他搭乘了幾個小時的高鐵從南京來到天津,而在場像他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推,還有上百人。用他的話說," 這可是周傑倫的演唱會,自然全國的地推都來了 "。
同時,在這些地推的眼裏,即便同樣是下載送周邊,抖音快手的極速版也有所不同。
" 下載快手極速版給一種周邊,下載抖音極速版給倆," 他說," 哈哈,因爲抖音更有錢嘛。"
不隻是抖快兩家,在水滴門前的廣場上,咪咕音樂展示自家巨大的立牌,用廣播喊着 " 周傑倫正版周邊 ",還有薅了周傑倫流量多年的愛瑪電動車也在門前擺起了粉紅色的展台。
沒人有願意錯過周傑倫的流量,即便是大廠和依靠大廠過活的人們,都是如此。
坐地起價的黃牛,心甘情願的歌迷
當然,也有一種人出現在場館外時,手裏什麽都不拿,但隻要與你的目光産生一秒鍾的交彙,他便會跟上你的步伐,低聲用隻有你們二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 要票嗎?"
——票販子,俗稱的 " 黃牛 "。
他們像是尋找接頭目标一樣在來往上萬名行人中,一眼就能夠發現那些想要入場卻苦于無票的歌迷們。在開場前兩小時,一張 900 元票面的在他們手裏坐地起價能賣到 3000 元,連坐的則要在此基礎之上再加錢,堪比金價。
一位與我們有過眼神交彙的黃牛拿着票表示:" 現在賣 3000,再等可就 4000 了。" 說話之間,一位帶着小孩的粉絲與這位黃牛進行了簡單的交流,沒說兩句,便向黃牛轉了 3000 元,拿着裝着票的信封便笑呵呵地轉身離去,從始至終都未對票做詳細的檢查。
似乎對黃牛充滿了信任。
" 看見了嗎,這就是我的老顧客了," 這位黃牛得意洋洋地說道," 我的票都是主辦方親自給的,保真保好,再不買就沒有咯。"
是信任嗎?不一定,但至少黃牛天價票的存在已經獲得了一些粉絲的認可,或者說,被動的接受。
李宇強來自沈陽,爲了看一場周傑倫的演唱會專門和女朋友坐高鐵來到天津。在此之前,他曾在攜程上買到了 900 元 + 一晚住宿、價值 2400 元的套票,但二人隻有一張票還不夠,他便想着在門口收一張合适的票。
但直到開場前,他才在黃牛手裏花了 4000 元買到一張票面價格爲 900 元的票。
" 很貴,但這就是市場價,沒辦法。" 他說道。
在場館外轉了許久,接近開場時,我随着幾位粉絲來到了場館的一處入口附近。他們說,這裏能清楚地聽到場館内的歌聲,自己來蹲點過好幾次了。
突然,有幾位穿着保安制服的男人邊抽煙邊走近我們。我們剛準備遁地打 " 遊擊戰 ",對方則一副準備閑聊的樣子與我們談話。在談笑之間,他說此次承辦安全保障的有超過 20 家保安公司,是之前張信哲、張韶涵等明星的好幾倍,足以見得此次演唱會的流量之大。
期間,一位膽大的粉絲向保安詢問,能不能花錢給他帶進去。對方先是笑着拒絕,說 " 有人臉識别帶不進去 ",随後便小聲地說道:"1000 塊錢一個人,穿我的衣服帶你試試。"
但後面的事實告訴了我們,這隻是說大話。當晚,想要把粉絲偷摸帶進去的人還有很多,像是在場館各個入口把守的保安、帶着演唱會工作證的工作人員、送外賣的配送員以及各種膽大的黃牛。
不過,據我們觀察,真正帶進去的人寥寥無幾。
當周傑倫的歌聲從場館内飄出來,仍有不少已經向這些自稱有 " 内部渠道 " 的人員交過錢的粉絲們站在場館外,一邊聽着本以爲可以親眼見到的演唱會,一邊用充滿希冀的眼神看向不久前才向自己保證過能帶入場的人。而那些人,要麽是已經消失在場館周圍,要麽是用打電話以顯示自己的努力并掩飾自己的尴尬。
這樣的場景一直持續到了周傑倫唱完最後一句歌詞。
受訪人供圖
散場時,門外的出租車司機吆喝着 "80 一位不打表 ",而一些粉絲還在戀戀不舍地看向出口的方向,他們邊唱着《七裏香》邊走向地鐵站,彼此之間說着:
" 演唱會太幸福了,明天再來時,一定要收到合适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