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産量達到 2000 萬輛。"7 月 4 日(周二)早上,達哥看到這個新聞,對這一裏程碑事件感到震撼。
随着汽車行業發展,自主品牌也在崛起。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内市場份額達到 53.1%,超越外資品牌。
在汽車産銷增長的同時,汽車出口也在持續快速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我國汽車整車出口 193.3 萬輛,同比增長 79.8%;整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 1.2 倍。據媒體報道,業内預計,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将突破 400 萬輛,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另有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 45.7 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新能源汽車去年全年的出口數據是 67.9 萬輛。
出口爆發式增長成爲我國汽車出海的新動能,推動新能源汽車加速 " 走出去 "。車企也在密集宣布出海計劃,比如廣汽埃安将在今年内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并籌備入泰車型的本地化生産;長城汽車計劃于 8 月正式登陸越南市場,首款上市車型爲中型 SUV 哈弗 H6,今年下半年計劃還将進入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極氪宣布在瑞典、荷蘭預售電動車,并于秋季開始交付。
闆塊指數續漲 2.08%
在股市上,汽車闆塊最近的表現也比較出色。汽車整車闆塊繼周一跳空大漲後,周二再接再厲,闆塊指數再度上漲 2.08%。
周一沖高回落的汽車零部件闆塊,周二強勢反包周一的上影線,闆塊指數大漲 3.91%,一舉站上今年 2 月的高點。可以說,汽車零部件闆塊周二的放量上漲,确實提振了闆塊士氣。
有一個數據引起了達哥的注意,那就是成交方面。周二,汽車零部件闆塊成交 562.7 億元,較周一增長 41.10%,創曆史新高。
從闆塊指數來看,汽車整車闆塊指數盤中回補了 3 月 10 日的跳空缺口,而 1 月 30 日 ~3 月 9 日,該指數出現了一個島形反轉形态。就技術而言,島形反轉的壓力較大,達哥希望該闆塊指數能夠穩紮穩打,慢慢積蓄力量,争取能夠完美破解島形反轉的壓力。
汽車零部件闆塊指數突破了今年 2 月的高點,理論上來說,回踩一下 2 月高點會更好。
從勢能來看,汽車零部件闆塊指數 6 月 12 日跳空大漲,6 月 13 日再度跳空上漲,形成底部的類似島形反轉形态,這種走勢本身就比較強勢。因此,即便後市闆塊調整,在 AI 方向沉寂的背景下,對汽車零部件方向不妨多投入點關注的目光。
闆塊指數收出巨量中陽線,說明高位籌碼有松動迹象,短期可能還有慣性上沖,但目前追高的話,顯然不具備性價比。而且從去年 6 月 23 日的情況來看,當時放巨量大漲之後,汽車零部件闆塊指數則緩慢向上推升了三個交易日,随後就調整了近半個月。穩健的投資者不妨等待闆塊指數回踩的機會。
大盤仍有上沖潛力
當然,對于個股而言,需要具體分析。與闆塊同步的個股,可以等待回踩機會;短期有較大上攻動能的個股,可以嘗試一下。對于持股者而言,跟随趨勢即可。
就邏輯而言,目前汽車零部件闆塊正面臨三大邏輯,一是車企銷量數據的利好支持;二是機器人概念催化;三是智能駕駛的催化,智能駕駛行業目前已有一輪競賽開始的征兆。
周二表現突出的闆塊還有半導體及元器件,主要是受我國将對镓鍺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的消息刺激,市場由镓鍺開始發散到第三代半導體,進而再度發散到整個半導體及元器件闆塊。
相比汽車零部件的強勢來說,半導體方面則要溫和得多,邏輯硬度明顯遜色不少。對于半導體闆塊,達哥的策略是盡量低吸、求穩;對于半導體、芯片相關 ETF 基金,則可以采取定投策略。
大盤方面,上證指數周二窄幅整理。周一達哥也說過,上證指數最好能橫向整理一下,積蓄一下力量,未來再上攻的話,效果會更好。可以說,周二的表現比較符合達哥的預期。
短期而言,大盤仍然有上沖潛力,整體上可繼續持股,但忌追高。具體操作思路上,周三上證指數若上沖 60 日均線,但量能跟不上的話,不要追,手中漲幅大的品種可考慮短線高抛,等待後市回踩洗盤後再撿回做短差;如果手上持有的品種最近沒大漲過,并處于低位蓄勢狀态,則不建議做短差,繼續持股。
如果周三上沖帶量(超過周一中陽線同時段的量能水平),則繼續持股不動。如果周三不沖高直接往下洗盤,隻要不是放量下跌且不破年線,可考慮在尾盤低吸。防守線仍然要設好,防守線可上移至年線,如果收盤階段跌破年線無法收回,考慮減倉,控制風險。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