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頻傳養老金上漲的好消息!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普遍上漲了 5-15 元 / 月。對于農民養老金全國平均 188 元 / 月的水平,漲 5 元都是振奮人心的,雖然不夠吃一碗面條的!
2023 年 2 月,有人熱議:農民沒有參保,到了 60 歲還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金嗎?有人傳言:城鄉居民(主要包括農民)在 60 歲時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次月就可領取 2000 元養老金嗎?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吧:
【一】首先分析:農民還能不能一次性補繳養老金?
在一段曆史階段,城鎮職工養老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的。有些老人有錢自己補繳,有些是子女幫老人補繳,這一批人是賺着了。經過多年的養老金上調,有些老人的養老金慢慢漲到了 2000 元以上。
後來,随着養老體系改革深化,城鎮職工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機制已經被禁止了。當年,一些膽子大的企事業單位領導,違規幫親屬辦理了補繳手續享受了養老金待遇,聽說也要開始清理整頓了。
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比較晚,家底比較薄,沒有參保的農民太多了,所以,政策給廣大農民留了一道 " 政策口子 ",截止目前,農民還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的。看下圖的文件解讀。
【二】其次,農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模式是什麼?
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上圖),正常是應該按照年度、按照檔次逐年繳費的,每年按照檔次享受政府補貼。如下圖。比如,你年度繳費 3000 元,政府相應給你補貼 140 元。當你繳滿 15 年、達到 60 歲時,次月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
假設繳費不足 15 年怎麼辦?目前,還是可以一次性補繳到 15 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 一次性補繳不享受政府補貼 "。其實,國家就是鼓勵農民不要一次性補繳,應該按年度正常繳納。下圖舉例說明。
【三】再次,農民養老金的計發模式是什麼?
【1】城鄉居民的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 = 當地的固定标準。各地之間差異性很大,大多數地方的标準為 100-200 元。舉例說明,如圖。
【3】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餘額 /139 個月。
農民養老金主要由當地的基礎養老金 + 個人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與地方财力挂鈎,因地而異,看上圖,除了北上廣一線城市之外,大多數地區的基礎養老金隻有 100-200 元之間。個人養老金是根據你繳納額度和政府補貼加滾存利息的總和除以 139 個月。
你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沒有政府補貼,也沒有滾存的利息,總和就是 3 萬元,除以 139 個月,月度個人養老金為 3 萬 /139 個月 =216 元。當地基礎養老金一般在 100 元到 200 元之間,去中間值 150 元。可以清晰地計算你次月領取 216 元 +150 元 =366 元。
從以上公式計算得出,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次月隻能領取 366 元養老金。如果在基礎養老金最高的上海,基礎養老金 1300 元 + 個人養老金 216 元 =1516 元。
結論:一次性補繳 3 萬元,是遠遠達不到 2000 元水平的。所以,廣大農民不要輕易聽信謠言。
PS:寫在最後:三類人最心酸。
一是貧困地區的農民,有的人根本沒條件繳納社保,晚年凄涼;二是一次性拿不出幾萬元補繳的,享受不到養老待遇;三是兒女不孝順的,不給老人補繳也不給老人養老的,一生坎坷。
所以,奉勸廣大兒女要孝順老人,全家湊錢也要給老人一次性補繳,不但可以享受基礎養老金每年上漲的紅利,即使老人去世了,家人也能繼承剩餘養老金,還能領取一筆喪葬費。家裡老人幸福,全家才幸福。
PS:時代最虧欠的人群就是 1.6 億農村老人,每月隻有 100 元養老金,多多轉發,讓更多人和社保部門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