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再創業績新高。
1 月 29 日晚,比亞迪披露業績預告,預計 2023 年實現淨利潤 290 億元 -310 億元,同比增長 74.46%-86.49%。若以預計盈利下限 290 億元計,比亞迪 2023 年日賺約 7945 萬元。同時 2023 年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 302.44 萬輛,繼續蟬聯全球銷量第一。
這份業績喜報背後,除了新能源車業務高增長外,36 碳注意到,儲能電池及系統業務亦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比亞迪此前披露的産銷快報,2023 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爲 150.909GWh。而機構預估同期其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約爲 111GWh。由此估算,比亞迪 2023 年儲能電池裝機量或達 40GWh,在整個電池闆塊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依靠自産锂電池的優勢,比亞迪早已将業務延伸到儲能系統集成領域,在海外大儲和戶儲市場深耕了十多年,但在國内市場一直缺少存在感。
2023 年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比亞迪開始在國内大儲市場 " 大幹快上 ",以超低的價格頻頻中标儲能項目,攻勢十分兇猛,讓一些國内市場的老玩家 " 壓力山大 "。
一位資深業内人士告訴 36 碳,2023 年比亞迪将進入國内儲能系統集成商出貨量排名的 TOP 3,甚至有可能與中車株洲所争奪第一名。而 2022 年時比亞迪還未進入國内儲能系統出貨量前十——新能源車之王比亞迪,俨然已成了新晉儲能 " 卷王 "。
資深儲能玩家:大儲、戶儲兩手抓
在很多人還不知道儲能是何物時就已躬身入局,比亞迪絕對擔得起 " 資深儲能玩家 " 的稱号。
據悉,早在 10 多年前,創始人王傳福就盯上了全球氣候挑戰背後的發展機遇,提出了比亞迪的三大綠色夢想,即太陽能電站夢想、儲能電站夢想和電動汽車夢想。王傳福本人也是 COP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常客。
2008 年時,比亞迪成立了電力科學研究院,開始涉足儲能領域,并于 2009 年在深圳坪山區打造了儲能示範項目,遠在近兩年入局的新儲能玩家之前。
由于國外儲能市場的成熟度和體量遠大于國内,此前比亞迪儲能業務的重心一直在海外市場。
一位在比亞迪儲能工作十餘年的資深員工告訴 36 碳,彼時比亞迪的儲能業務分爲了兩個闆塊;一個是主做大型儲能的儲能團隊(EPRI),該闆塊是比亞迪儲能業務的主力,2020 年時營收就已經突破了 10 億元。
另一個闆塊則專注于戶儲,主要生産戶儲 Pack,通過适配、綁定國際知名品牌的 PCS 變流器,在歐洲尤其是德國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
市場機構 EUPD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21 年比亞迪在德國戶儲市場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市占率達到 24%。而德國是歐洲戶儲最大的市場 , 占歐洲裝機量的一半以上。
可以說,早早入局儲能賽道,讓比亞迪充分享受了國内外儲能市場從 0 到 1,從 1 到 10 的發展紅利,也奠定了如今行業龍頭的地位。
從總裝機量來看,機構 WoodMackenzie 的數據顯示,2022 年比亞迪以 9% 的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儲能出貨量第四,與華爲并列。市占率的前三名則分别爲陽光電源(16%)、Fluence(14%)和特斯拉(14%)。
圖片來源:伍德麥肯茲
目前儲能賽道裏的創業公司的核心團隊中也有不少成員是來自于比亞迪,如比亞迪儲能業務總經理尹韶文離職加入了阿特斯旗下的深圳聞儲創新;比亞迪 EPRI 核心成員宋峰離職創立了深圳市未藍新能源科技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儲能系統集成領域,比亞迪還有着核心零部件自研的先天優勢,除了自産儲能電芯和配套的 BMS(電池管理系統)外,比亞迪也擁有 PCS(儲能變流器)的自研能力。
比亞迪布局有光伏業務,曾推出過光伏逆變器産品,而光伏逆變器和儲能 PCS 有着技術同源性,可以更快切入。此外比亞迪半導體還可以生産逆變器的核心零部件 IGBT。
自産電芯,擅長打 " 價格戰 "
與海外業務的風生水起相比,此前比亞迪儲能在國内業務上一直沒有太多存在感,衆多的儲能項目招投标中也鮮見其身影。
2018 年 8 月的儲能西部論壇上,比亞迪還曾明确釋放過消息 : 不再參加國内儲能招标項目,專注做儲能設備(主要是電芯、電池 Pack)供應商。
不過,這一策略在 2020 年即發生轉變。
當年 8 月,比亞迪發布了電網級儲能系統産品 BYD Cube,并在 8 月底舉行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宣布,将攜全新的産品積極參與國内市場開發。
有分析認爲,比亞迪此前之所以戰略放棄國内儲能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因爲市場規模仍相當有限——自 2016 年起 " 儲能元年 " 就在各種場合被提及,但直到 2020 年國内儲能市場迎來真正 " 拐點之年 "。比亞迪或許是嗅到了背後的機遇。
但在布局國内市場後的兩年,比亞迪的儲能系統出貨量仍表現平平。在機構 CNESA 的統計數據中,比亞迪 2021、2022 年兩年均未進入國内儲能系統出貨量前 10。
2022 年國内市場儲能系統出貨量 TOP10 圖片來源:CNESA 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
直到 2023 年,比亞迪儲能異軍突起,憑借價格優勢開始大殺四方,在國内儲能項目招标中頻頻中标。
2023 年國内儲能系統價格幾近腰斬,投标報價屢創新低 , 系統集成商盈利也愈發艱難。但以比亞迪爲代表的系統集成商因爲自産電芯,相比單一的集成商有着更大的利潤空間,因而更有底氣打 " 價格戰 "。
以去年 7 月國内大型儲能項目招标爲例,該月 2h 和 4h 儲能系統的最低報價均由比亞迪在中國能建儲能系統集采項目中創下,中标價格分别低至 0.996 元 /Wh 和 0.866 元 /Wh。
一家千億上市公司的儲能業務負責人告訴 36 碳,目前電芯成本在儲能系統中的占比很高,0.5C 儲能系統中,電芯成本占比甚至高達 90%。因此自産電芯的一體化集成商相比純粹的系統集成商有着顯著的低成本優勢。基于此,這家未涉足電芯生産的上市公司放棄了進軍大型儲能集成的計劃。
圖片來源:安信證券
從一個角度來看,2023 年儲能電芯市場同樣産能過剩,甯德時代上半年的産能利用率僅有 60% 左右。而包括比亞迪在内的電芯廠,直接下場做系統集成,其實也是在消化過剩電芯産能。
以緻于有儲能從業人士抱怨,儲能系統集成已經成了電芯廠的低價走量出貨渠道,讓普通大儲集成商十分被動。
在此背景下,有着豐富儲能經驗,又着顯著成本優勢的比亞迪,自然 " 卷 " 勝了一衆國内儲能系統集成商。其出貨量排名也從前十名開外,迅速進階到了行業前三。
2024 年,繼續領 " 卷 " 國内市場
儲能電芯廠下場做系統集成,其實是一個頗爲棘手的戰略選擇:雖然向下遊延伸可以幫助電芯廠增加出貨、增厚利潤,但也意味着電芯廠可能要直接和自己的下遊客戶正面競争——這考驗着每一家廠商的戰略智慧。
36 碳了解到,同樣作爲锂電池巨頭,行業老大甯德時代在布局系統集成業務上要克制不少。甯德時代同樣作爲系統集成商參與國内大儲招标,但在投标報價上比較保守,中标規模遠低于比亞迪,這背後體現着甯德時代微妙的利益權衡。
相比之下,比亞迪在儲能系統集成業務上無疑更具進攻性。除了在國内儲能市場狂飙突進外,諸多迹象都顯示出比亞迪對于儲能業務的野心。
去年 12 月,深圳坪山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更名爲深圳比亞迪儲能有限公司,成爲了比亞迪旗下首家專門以 " 儲能 " 命名的公司,凸顯出了其對儲能業務的高度重視。
去年 6 月的比亞迪年度股東大會上,王傳福也強調了儲能業務的地位。他表示," 未來要将汽車電池産能和儲能電池産能高度聯合,協同形成更大的業務空間。"
産能建設方面,去年 6 月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和儲能産業園項目已在深圳市龍崗區開工建設。其中儲能産業園項目拟投資 20 億元,規劃産能爲 20GWh。
目前這一項目仍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這與當下産能過剩、減産裁員的行業大基調無疑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比亞迪面對市場競争時沒有壓力。
高工産業研究院近期發表觀點指出,全球儲能市場由快速發展期進入洗牌期,且未來 1-2 年仍将持續。去年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王鵬程也曾反複強調一個觀點,未來 2-3 年将是儲能行業的 " 生死卡位賽 "。
圖片來源:瑞浦蘭鈞招股書
在此背景下,比亞迪和甯德時代已經率先開始推動锂電池生産環節的極限降本和進一步降價,以求在 2024 年的锂電池價格站中保持市場地位。
據 36 氪近期報道,比亞迪已在内部通知:2023 年,采購團隊通過層層篩選,去劣存優,充分招标競價等手段,實現了利益最大化。當前,采購降本空間依舊巨大。2024 年将繼續加強非生産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凝心聚力,降本增效。
一位比亞迪的正極材料生産商告訴 36 碳,其已經收到了來自比亞迪的降本需求。這意味着,2024 年儲能電芯的價格還将進一步下降。依托于規模化降本能力和更便宜的電芯價格,比亞迪的儲能系統将會更具價格優勢。
" 電芯價格低了,比亞迪的儲能系統報價還能繼續降,繼續卷。" 上述生産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