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在 1948 年遼沈戰役中,攻錦之戰是最爲關鍵的一步。
此次作戰中東野主力以 25 萬人直接攻城,另外組織主力一部分别阻擊敵西進兵團和東進兵團,另外還有第 1 縱隊主力作爲總預備隊。
據東野統計,在此次戰役中包含打援戰果總計殲敵約 12 萬餘人,除去打援戰果,單獨的攻城戰果約 10.8 萬人。

因爲在阻擊戰中相對來說繳獲不多,也很難打出殲滅戰,所以在戰役總繳獲中,大部分都是攻城作戰所得。
據東野戰果統計,此次戰役繳獲各種火炮總計 1121 門,不過這些火炮中主要是迫擊炮,其數量分别爲輕重迫擊炮 223 門、六零炮 711 門,繳獲的迫擊炮數量爲 934 門,占到繳獲火炮總數的 83.3%。
所以要說錦州之戰中繳獲的其他類型火炮不算多,但可不能說迫擊炮的繳獲不多。
那麽這些迫擊炮的具體繳獲情況如何?錦州國民黨守軍的迫擊炮配置情況又是怎樣?我們大緻了解下。
首先,輕重迫擊炮指的是哪種檔次的炮?
這裏所說的輕型迫擊炮其實指的是 81/82 毫米檔次,或者當時還有少數接近此種口徑的迫擊炮。

此口徑的迫擊炮配備于步兵營、團級,每個步兵團配置的數量有 6 門、8 門、10 門、12 門之說。
以守軍的編制層次而言,大概是 6 門、8 門者居多。
據東野戰報,錦州戰役中全殲的敵軍師級番号計有 8 個,分别是:
暫編第 18 師、暫編第 20 師、暫編第 22 師、暫編第 54 師、暫編第 55 師、第 79 師(欠 1 個團)、第 88 師、第 184 師,以上各師總計有 23 個步兵團。
此外錦州之戰尚殲滅敵部分地方軍和警衛、直屬單位,它們也會裝備一部分上述口徑的迫擊炮。
以每個團平均裝備 7 門炮計,則 23 個建制團大約配備 161 門輕型迫擊炮,其餘地方軍、警衛、直屬單位,再加上阻擊戰中繳獲的少量此類迫擊炮,則總繳獲數估計可到 190 門到 200 門左右。
至于重型迫擊炮,通常有美制 4.2 英寸(106.7 毫米)、120 毫米、150 毫米口徑三種。

東北國民黨軍有一個重迫擊炮團,配備 70 多門美制 4.2 英寸迫擊炮,該團并不以團爲建制活動,而是以連配屬到各部,所以錦州城内應當有該團的部分連隊。
另外錦州守軍爲滇軍以及東北地方團隊改編的暫編師和整補單位,它們有一定幾率會配備 120 毫米或 150 毫米口徑迫擊炮,不過數量應該不會太多。
所以估計重迫擊炮的繳獲大約就是二三十門炮的級别,具體到某種型号會更少,所以就合起來統計了。
而在輕重迫擊炮之外,當時的六零炮往往是單獨統計的。
相較于 200 多門輕重迫擊炮,這 700 多門六零炮爲數可真不少了。
這種炮當時編列在國民黨軍的步兵連級,理論上每個連最高配置當爲 6 門,但因爲 1948 年時國民黨軍的武器供應出了問題,所以最高配置也就下降到了 4 門。
至于普通單位原本的配置數爲每個連 2 門,這一編制不能再降了,所以就維持不變。

錦州守軍爲滇軍和重建、整補單位,其編制級别就是普通類型,所以正常情況就是每個步兵連配 2 門,每個團配 18 門。
如前所述,錦州守軍被殲滅者爲 8 個正規師(欠 1 個團),那麽六零炮的正常裝備數爲 414 門。
但是在錦州戰役中,實際繳獲到的六零炮數達到了 711 門,比上述 8 個師的正常編制還要多出 300 門來。
當然,在地方部隊以及阻擊東進、西進兵團的過程中,也會繳獲一部分六零炮,但此數絕不會達到 300 門之巨。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在錦州的 8 個師中,必然有一部分是按照高配部隊進行強化過的。
比如滇軍第 93 軍的 3 個師、重建的第 184 師,以及空運的第 79 師主力,其步兵連大概率是配備 4 門六零炮,而新 8 軍的 3 個師則爲普通型,這樣的話這些正規部隊配備的六零炮數便可達 660 餘門。

至于其餘的約 50 門六零炮爲阻擊部隊以及繳獲地方軍的戰果,這樣就能對得上了。
所以總的來說,當時的錦州守軍在山野榴炮的配置上不算多,大中口徑迫擊炮的配屬是一般水平,而基層的小口徑迫擊炮則是高配居多。
所以此戰打赢後,繳獲的迫擊炮數占到了八成以上,尤其六零炮數最多,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