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爲科技界春晚的蘋果發布會漸漸變得和真正的春晚一樣,比起今年有什麽狠活,消費者更在意今年有什麽槽點。說到 iPhone 的槽點,除了蘋果沒創新之外,庫克的精準「刀法」也是消費者吐槽重點之一。
乍一看, iPhone 15 标準版和 Pro 版似乎擁有相同 4800 萬像素主攝,但事實并非如此。即便像素密度相同,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難以察覺的區别。
國外知名拆解網站 iFixit 在最新一期中的拆解視頻中發現 iPhone 15 标準版和 Pro 版的差别。 iFixit 在視頻中稱, iPhone 15 的傳感器比 iPhone 15 Pro Max 小了大約 22% ,所以它在暗光場景的表現會遜色于 Pro 版。
iPhone 15 Pro 配備了一顆 1/1.28 英寸支持四像素合一的傳感器,單像素尺寸爲 1.22 μ m ,而 iPhone 15 則配備了一顆 1/1.56 英寸的傳感器,單像素尺寸爲 1.0 μ m 。
值得注意的是, iPhone 15 标準版的主攝不是 iPhone 14 Pro 系列的主攝下放,而是用了一顆新的傳感器。這待遇連 iPhone 15 Pro 系列都享受不到,可以看出蘋果在區分标準版和 Pro 版的拍攝體驗上花了不少心思。
從參數來看, iPhone 15 Pro 不止擁有更大的傳感器面積,單像素尺寸也稍大于标準版。理論上,大傳感器會比小傳感器更有優勢,因爲較大的面積能收集更多的光線,較大的單像素尺寸也是同理。
大像素可以增加進光量、減少噪點最終提高成像質量,然而大像素也有缺點,最主要的是會讓圖像的分辨率降低。不過這個缺點可以用算法補足,所以影響不大。
除此之外,iPhone 15 标準版和 Pro 版還有一些在發布會上提及過的差别,比如 Pro 版通過裁切等方式,可以拍攝 7 個不同焦段的畫面、支持 25 倍數碼變焦( iPhone 15 Pro Max 獨占)和支持空間視頻拍攝等。
即便在功能和成像上 iPhone 15 Pro 會比 iPhone 15 更有優勢,但不能否認的是,兩者攝影能力之間的差距相較前代有了大幅的縮減。
以 iPhone 14 系列爲例, iPhone 14 Pro Max 擁有 4800 萬像素的主攝和 1/1.28 英寸的傳感器,而 iPhone 14 則保持着 1200 萬像素的主攝和 1/1.9 英寸的傳感器,兩者不論是傳感器還是像素密度都可以說是天差地别。
當然蘋果這麽做的目的是爲了區分普通消費者和專業消費者,所以蘋果有在控制兩者間的差距,不至于讓 iPhone 标準版過分遜色于 iPhone Pro 版,于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從 iPhone 14 系列開始,标準版的光圈往往會略高于 Pro 版。
iPhone 14 和 iPhone 15 的主攝光圈分别是 f/1.5 和 f/1.6 ,而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5 Pro 的主攝光圈則均爲 f/1.78 。一方面,大光圈可以容納較高的進光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尺寸傳感器的缺憾,另一方面,大光圈有着較好的背景虛化能力,用戶可以很輕松拍出一張适合「朋友圈見」的照片。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ro 這些細微的硬件差别可以看出蘋果在高低配機型定位間的細分,從 iPhone 6 時代的一大一小,到 iPhone 11 的鏡頭多少,再到 iPhone 15 的 Pro 和 非 Pro 。蘋果不再是簡單粗暴的「砍一刀」,而是分析不同目标受衆的需求,并精準的用手術級别的「刀法」,進行更細緻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