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複評論 " 機票太貴,不去了 ",就能讓機票驟降 2000 多元?
近日,不少年輕人曬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對抗 " 越用越貴 "" 越看越煩 " 的算法。随着大衆的生活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算法也滲透到了每個環節,許多用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被算法控制、被大數據殺熟,花了許多冤枉錢。近期,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知,開展專項行動,治理算法典型問題。
對着手機抱怨幾句,機票價格便宜了一半
" 第一次搜機票,直飛最便宜的也要 4309 元,我就反複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後來,航班價格變成了 1903 元。" 這是年輕人 " 兔兔 " 的親身經曆,她在網上學習了 " 機票大法 ",讓系統給自己的人物畫像從 " 想要進行跨國旅行的有錢人 " 變爲一個 " 旅行取決于機票價格的沒什麽錢的人 ",并成功讓票價大幅下降。
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剛在微信和朋友聊天聊到想買什麽物品,轉頭點開其他平台便會精準看到相關物品的廣告;在平台搜索一個新話題後,很快就收到了鋪天蓋地的相關推送 ……
" 用算法打敗算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 " 算法馴化 " 的實踐。他們在評論和點贊中積極表達自己的選擇,主動尋求更多樣化的信息流。通過主動的展示與互動,年輕人試圖通過自身選擇和表達建立 " 人設 ",從而影響算法推送,争取更多元的信息接觸。
此外,互聯網匿名與隐身也成爲年輕人對抗算法的一種策略。今年年初,互聯網上使用粉色小恐龍頭像的 "momo 大軍 " 興起,通過相似的頭像與 ID,年輕人以系統信息掩蓋個人信息,從而躲避算法對個人行爲與喜好的追蹤與判斷,擺脫基于身份标簽的推薦模式。
此外,也有人通過無痕浏覽、時刻清理網頁 cookie 來抹消自己的互聯網痕迹,使算法 " 無處可尋 "。甚至有的年輕人選擇直接減少 App 的使用時間,以減輕信息過載所帶來的情緒幹擾,回歸到更自主的信息接收方式,來平衡數據隐私、信息自由與個人興趣。
大數據殺熟?有人想方設法當 " 新客 "
在互聯網上,大數據殺熟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卻常常帶給人們不好的購物體驗。
這種 " 殺熟 " 本質上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依據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消費能力進行精準定價。雖然一些平台反饋,這是爲了 " 拉新 ",才會提供給新客戶更多的優惠券,但這依然不能說服老客戶——憑什麽不珍惜我們這些花了真金白銀的忠實顧客?
對此,消費者也想出了更多的辦法,比如,把自己變成 " 新客 "。
來自山西的小麗發現,在網上直接買一張電影票約 30 到 50 元,但一些平台對新客的優惠力度非常大,薅完羊毛也就 10 來塊錢一張。不過每個賬号隻能享受一次,爲此,小麗便使用虛拟手機号碼注冊後再棄用,每次都能以 " 新客 " 的身份節省不少錢。
除了 " 新客福利 ",有年輕人發現,平台會對許久未使用的老用戶提供 " 回歸獎勵 "。因此,如果某款 App 利用效率不高,但偶爾會有購物需求的話,消費者會選擇暫時卸載軟件,等需要的時候再下載,并盡量延長其中的時間間隔,這樣平台就會将其标記爲 " 潛在流失 " 用戶。等消費者再次回歸平台時,便能獲得大額的 " 老客回歸券 ",成功 " 薅到羊毛 "。
開展平台治理,促進算法良性發展
近日,國家網信辦出台《關于開展 " 清朗 · 網絡平台算法典型問題治理 " 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到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 " 殺熟 ",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征,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爲。
網信辦表示,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要操作便捷、功能有效。向用戶提供選擇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薦服務的針對其個人特征的用戶标簽的功能,便利用戶自主選擇興趣領域。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過度消費等的算法模型。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此次清朗治理行動的必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維護了網絡安全和公共利益,信息繭房會強化負面情緒,引起社會分裂和誤解;第二,保護了消費者權益,防止企業通過算法收割消費者;最後,此行動能促進算法的良性發展,促進數字技術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學者劉興亮也表示,本次算法治理專項行動在内容上更爲具體與細緻,強調了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治理,對于算法治理、數字經濟發展具有更爲深遠的意義。
針對本次行動的實施要點,盤和林也指出,僅靠平台自查是不充分的,第三方機構和成熟統一的評估标準需要進一步完善。現階段仍然存在算法複雜度高、透明度低、倫理道德複雜、法律法規滞後、跨領域合作難度大等難點,對于涉及到消費者權益、社會信任問題、市場公平競争和社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算法需要優先治理。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