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驚蟄研究所,作者 | 初夏
當新茶飲品牌們都想跑到對手前面時,喜茶卻選擇了踩刹車。
近日,喜茶向事業合夥人發布内部信,信中指出,喜茶接下來将不做同質化産品、不做單純的低價内卷,将推出更多差異化的産品和品牌活動。
同時,喜茶還表示不會追求短期的開店速度與數量,接下來幾個月将會控制門店加密,更注重開店的質量與門店運營品質。
從這封内部信提到的幾點策略變化可以看到,喜茶其實是想要擺脫行業持續内卷的現狀,例如産品同質化嚴重、無休止的價格戰,以及各品牌針對下沉市場持續進行的門店擴張。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喜茶想要逃離的恰恰是當下的行業趨勢。
作爲一家創立于 2012 年的茶飲品牌,迎來自己 " 本命年 " 的喜茶已經随新茶飲市場穿越了不同的行業周期,在這個時候調轉發展方向、逆勢而爲,獨自清醒的背後或許也另有隐情。
一年關店 13 萬家,跑馬圈地進入冷靜期
作爲消費市場上爲數不多仍然活躍的賽道之一,新茶飲領域近年來一直處于整體快速發展而内部競争加劇的焦灼狀态。
據窄門餐飲今年 8 月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 奶茶飲品 " 細分市場上的門店總量已增長至 431753 家,新開門店數量達到 167347 家。然而,門店的實際淨增長數量僅爲 35518 家。
這意味着,在各家新茶飲品牌跑馬圈地的同時,有超過 13 萬家店鋪在過去一年中選擇關門結業,行業洗牌加速的趨勢不言自明,而當初開啓擴張競賽的恰恰就是喜茶。
2022 年底,喜茶開啓事業合夥人業務打響 " 新茶飲三巨頭 " 加盟第一槍,彼時這一舉措令不少人感到意外。因爲喜茶已經堅持直營模式長達 10 年時間,并且長期以 " 直營更利于把控品質 " 作爲自身的差異化宣傳點,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也在 2019 年公開表示不想做加盟。堅持了 10 年的策略突然被喜茶推翻,自然事出有因。
2021 年,奈雪以 " 新茶飲第一股 " 的身份搶跑上市。有了資本市場的加持,奈雪立刻進入加速擴張階段,截至 2022 年三季度門店總數已達 973 家,實現了對 " 行業第一 " 喜茶的反超。
如果隻是門店數量被反超,喜茶還不至于着急,畢竟奈雪的擴張節奏主要圍繞北部城市進行,對喜茶長期盤踞的南方市場影響較小。但是規模化經營帶來的戰略價值,讓喜茶看到了擴張的必要性。
受大環境影響,2022 年的線下茶飲行業在疫情反複和消費疲軟的兩面夾擊下隐憂重重。與此同時,咖啡奶茶化的趨勢也使得一部分茶飲消費者流失。在此局面下,用更多的門店來争奪消費者成爲品牌鞏固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之一。
此外,繼奈雪之後,蜜雪冰城也在 2022 年沖擊 IPO,而其招股書顯示,僅憑加盟模式就能創造一年 103.5 億元的營收和 19 億元的利潤。這對于陷入營收焦慮的新茶飲品牌來說,既是穩固當下戰局的可觀收入,也是打赢日後持久戰的底牌。因此,即便是堅持了 10 年直營的喜茶也很難不動心。
然而市場給予品牌擴張的空間是有限的。
在一、二線城市成熟市場,品牌雲集的同時,消費者的消費頻次已經見頂。即使寫字樓裏的白領們雨露均沾、每天一杯,也無法 " 養活 " 市場上多達數十家的品牌。所以在 2023 年,大部分提出 " 萬店 " 目标的頭部品牌,都渴望在下沉市場建立新的增長點。
但是,一個品牌擴張是商業布局,整個賽道一起擴張是行業災難。
與人口動辄上千萬的一二線大城市相比,不過百萬人口的三四線城市,同樣難以成爲給新茶飲品牌貢獻規模化優勢的第二戰場。在部分城市,甚至還出現一條步行街,十幾家奶茶店紮堆的 " 盛況 "。
門店數量雖然上去了,但賬本上的數字并沒有明顯增長。因此," 大幹快上 " 的品牌們也開始進入冷靜期。據壹覽商業統計,今年 7 月份僅有 9 個新茶飲連鎖品牌的開店數較 6 月有增長。
用規模化擴張搶占市場很重要,但是新增門店之後如何持續健康運營,仍然是許多品牌未能解決的重大挑戰。
誰能拒絕低價?
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到的 " 低價内卷 ",也是從 2022 年開始的,且同樣與喜茶有關。
2022 年開年,定位高端品牌的喜茶、奈雪相繼完成多輪價格調整。原本二三十元的商品降價到 10 元左右,其中喜茶旗下售價 22 元的 " 芝芝金鳳茶王 " 價格降至 18 元,純茶 " 純綠妍茶後 " 則直接降價到 9 元。
針對當時這一輪價格調整,驚蟄研究所曾在《2022 新茶飲 " 向下走 "》一文中指出,不管頭部品牌們願不願意承認,昔日的 " 網紅 " 新茶飲已經放下身段,投身中端市場。
爲什麽曾經的茶飲 " 貴族 ",要突然轉型成爲大衆品牌?歸根結底還是市場需求決定了品牌定位。
《2020-2021 中式新茶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57% 的消費者更願意接受單杯價格在 10-15 元之間的奶茶産品,選擇單杯 15-20 元奶茶産品的消費群體占比隻有 27%。
這組數據表明,無論頭部品牌們将自己包裝得有多麽高大上,也不論市場調研報告中的年輕消費群體如何深受 " 消費主義 " 的影響,新茶飲作爲愈加常見的日常消費品,要想擁抱更廣闊的消費市場,就必須在價格上更接地氣。
不僅如此,在 2023 年 " 咖啡奶茶化 " 的市場背景下,瑞幸、庫迪掀起的 "9 塊 9" 低價大戰也重傷了新茶飲市場。
面對 15 元的新茶飲,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毫不猶豫地選擇接受 9.9 元的 " 奶咖 ",而咖啡品牌憑借低價帶來的品類優勢,使其與新茶飲之間的次元壁不斷被瓦解。
再加上近兩年來,新茶飲品牌紛紛選擇布局下沉市場,用價格換市場,用空間換時間。如今的低價競争早已不是 2022 年初喜茶、奈雪們,基于目标受衆需求選擇的一種類似 " 自降身價 " 的市場策略,而是被行業内外的競争者按頭參與的價格肉搏戰。
在連鎖消費行業,健康的低價策略應當建立在供應鏈體系之上。例如蜜雪冰城的 4 元爆款檸檬水之所以便宜,除了享有 " 萬店規模 " 帶來的議價權之外,還花了 6 年的時間穩定其原料供應體系。
在中國最大的檸檬産地四川安嶽,蜜雪冰城設立了收儲基地,這樣在每年 5 月檸檬斷貨時,可以直接使用儲備檸檬,将原本依賴進口的時間從 5 個月縮短至 2 個月,大大降低了成本支出。
按理說,在新茶飲賽道深耕十餘年的喜茶,理應具備了一定的供應鏈優勢,在這個時候主動叫停價格戰,無異于自廢武功。但是從 " 不做單純的低價内卷 " 的字面意思來看,極力避免低價競争或許是從品牌角度考慮。
一線城市增長乏力,下沉市場阻力明顯增加的市場背景下,未來新茶飲賽道很大概率會出現中小品牌爲了市場規模持續混戰的情況,而在多品牌内卷的行業環境下,低價競争雖然能夠穩固市場份額,但更考驗品牌的現金供應和管理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擁有健康現金流的頭部品牌來說,在存量市場堅持低價競争的結果,是一部分缺乏實力和背景的品牌必然會被淘汰,拒絕低價競争的品牌反而能坐享其成。
喜茶、奈雪作爲頭部品牌,如果被拖進低價競争的陷阱,對品牌價值造成的損失要遠遠大于通過低價競争換回來的市場份額。因此,避免價格内卷的策略表明,喜茶已經看到了行業競争的未來走向。
新茶飲卷什麽?
在失去價格吸引力的前提下,如何繼續保留自身的品牌競争力,是喜茶未來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而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内部信中的 " 不做同質化産品 "" 推出更多差異化的産品和品牌活動 " 找到線索。
事實上,以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新茶飲的行業競争正處于多維内卷狀态,而且對于品牌來說,也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忠實消費者。
艾媒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新式茶飲消費者購買産品時,口感、質量安全、價格是影響最大的 3 個購買因素。其中,看重口感的人群比例達到 29.4%,關注質量安全因素的人群占比達到 28.2%,關注價格的人群占比達到 12.1%。
換言之,排除質量安全的底線,口感和價格決定了新茶飲産品能夠獲得的市場空間。
而在品牌忠誠度方面,71.2% 的消費者會集中在幾個固定品牌内進行消費,14.7% 的消費者隻購買自己喜歡的 1-2 個品牌,另有 14.1% 的消費者明确表明沒有固定品牌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察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時,多選也意味着 " 非必選 ",因此這組數據恰恰證明大部分新茶飲品牌并沒有忠實消費者。
相反,從實際情況來看,消費者具體選擇哪個品牌,往往取決于需求産生時品牌是否在附近有門店,以及其他能夠在需求産生到下單的短短幾分鍾内,吸引用戶的新品上線、聯名活動等營銷手段。
在新品研發方面,新茶飲品牌從未停止過,而當下品牌對産品的創新已經從單一的産品研發,向産品結構進行縱向拆解。
《現制飲品創新趨勢研究報告 2024》顯示,今年上半年 96 個代表品牌共推出了 1150 款現制飲品新産品。其中,茶基底作爲制作現制茶的重要原料,其選用的茶葉品種所帶來的獨特風味正在被深度挖掘。目前除常見的桂花、茉莉花、栀子花等花香外,帶有松煙香、木質香、米香等香氣的系列産品,也在各大品牌的上市新品中有所體現。
然而如同 " 生椰拿鐵 " 曾經引發的 " 萬物皆可椰 " 現象,在上新速度奇快的新茶飲賽道,産品創新往往隻能夠在時間維度上解決産品同質化的問題,更核心的競争法則是如何讓新品快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轉化成爲訂單。這就又考驗品牌的營銷功力。
驚蟄研究所在《2024 新茶飲:不卷産品,卷周邊》提到,除了在産品本身上不斷創新外,新茶飲品牌們在周邊産品和服務上下足了功夫,忙着聯名和設計周邊,部分新茶飲品牌幾乎每個月都會推出至少一款聯名産品,以此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尤其是針對二次元愛好者,新茶飲品牌聯合二次元 IP、影視、文化非遺和遊戲 IP 跨界打造的聯名産品,幾乎成爲爆款秘籍。而借助 IP 聯名和周邊産品持續吸引目标消費者,本就是喜茶最擅長的事。
據媒體報道,2023 年主流新茶飲品牌共聯名 122 次,其中僅喜茶的聯名活動就多達 15 次。當下新茶飲品牌之間的内部競争,比的不光是産品上新的速度,還有對用戶圈層的了解程度。
回到行業本身,這些差異化的競争手段都隻是打動消費者的因素,消費者也不過是保持了對符合自身消費理念的新事物的好奇。也就是說,行業競争的遊戲規則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而變化更多來自于品牌本身。
當市場仍然處于全面卷的狀态下,喜茶一反常态選擇拒絕低價、控制門店加密,有極大概率是爲了減少不必要的競争消耗,将資源集中到了自己更擅長的環節。而這也意味着,全面内卷的新茶飲賽道還将繼續陷入持久戰,而包括喜茶在内的頭部品牌,仍将繼續向内謀求突破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