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記者 劉曉林 " 我們和地平線的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已進入尾聲,預計年底将在北京落地。和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翼創雷行已經于 9 月在成都正式成立。" 提到新合作進展,CARIAD 中國 CEO 常青頗爲興奮。作爲大衆汽車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 在中國的分公司,廣泛和中國科技公司展開合作,快速推出研發成果成爲 CARIAD 中國的主要戰術。這一區别于其他跨國車企的空前開放的戰術,讓 CARIAD 中國的每一項進展都備受關注。
"CARIAD 中國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盡快研發、交付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産品 ",常青在日前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在内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而在外界看來,CARIAD 中國肩負着爲大衆在華所有品牌提供智能互聯功能研發支持的重任,廣泛開展本土合作,盡快推出成果,也是 CARIAD 中國消除關于其跟不上中國競争節奏争議的最明智路徑。
" 戰略上我們還是要堅持自主研發,這對今後定義産品很重要,但我們并不是一定全部要自研,有能合作的地方就合作 "。常青表示,在自研的同時,通過建立合資公司或者收購等方式與外部合作,能夠更快速地提升能力,并且削減成本。" 總部和中國的市場特點不同,在中國,速度和滿足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常青說。
合資 + 收購的速度戰
據 CARIAD 中國 CTO 孫偉介紹,目前 CARIAD 在中國已經擁有兩家合資公司,一家是與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翼創雷行,已正式在成都成立,專注座艙信息娛樂系統及智能網聯功能研發。天眼查顯示,該公司在今年 9 月成立,中科創達占股 51%,CARIAD 中國占股 49%。注冊資本爲 1.2 億元。
另外一家合資公司是 CARIAD 與地平線建立的合資公司。常青表示,目前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将專注爲大衆在高級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領域打造本土軟硬件技術解決方案,包括系統級芯片 ( SoC ) 的研發。
去年 10 月,雙方在去年達成包括成立合資公司在内一攬子合作計劃,其中,大衆宣布投資 24 億歐元,促成其軟件子公司 CARIAD 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并控股 60%。業内近期傳出的最新消息稱,地平線計劃抽調上百人至與大衆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同時,根據此前約定,地平線已經派出創始元老、CTO 黃暢加入合資公司。不過,此消息目前尚未得到雙方确認。
除此之外,CARIAD 中國還在今年 9 月收購了上海沐傳工業設計。CARIAD 中國希望将其設計能力整合到 CARIAD 中國 UX&UI(用戶體驗和用戶界面設計)團隊中,并在北京打造适配國内用戶體驗需求的能力中心。
除了成立合資公司和收購設計公司,CARIAD 中國宣布還在 " 手車互融 " 的創新領域達成了另一項合作——和智能手機制造商 vivo 共同建立了手車互融聯合創新實驗室 ( 簡稱 M2 實驗室 ) ,旨在融合雙方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不同領域的能力、想法,提供更智能化、更創新的用戶體驗和應用。常青表示,在 M2 實驗室成立之前,CARIAD 中國就已經和 vivo 開展了一段時間的聯合研發工作。
在創新領域的另一項本土化成果是,在今年 4 月成立了由 CARIAD 中國主導的研發創新中心和孵化平台 " 元創實驗室 ( Forward! Lab ) ",作爲 CARIAD 中國的創新研發中心和孵化平台,常青表示,該實驗室孵化的一些創新已經進入到量産産品導入階段。
此外,CARIAD 中國在智能互聯的産業鏈的投資也在今年落地。在人機交互界面設計與創新領域,CARIAD 中國建立了 HMI 軟件研發工廠。這個工廠從去年開始建立,于今年正式建成,已經開始支持針對量産車型的全新 HMI 研發。孫偉稱,大衆 ID. 首款電動轎車 ID.7 上的人機交互界面升級,便是 CARIAD 中國研發團隊與集團合資企業、大衆中國研發團隊合作的交付成果。
" 我們所有的合作都是融會貫通的,來實現從前端的用戶體驗設計,到真正研發的集中式解決方案。" 常青表示,在計劃合作的時候也考慮了互補性的。比如收購上海沐傳工業設計,有了 UX/UI 的設計能力,接下來就可以進行這一領域的創新研發," 我們和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會專注這一領域,并成爲我們 HMI 軟件研發工廠的一部分。"
據孫偉介紹,針對量産産品,CARIAD 中國主要專注在六大研發領域。目前,六大領域的戰略部署已經全部落地。未來将以 " 交付 " ——即加快産品上線和加速創新爲主。
2025 年見分曉
按照 CARIAD 中國的日程表,2025 年會成爲研發成果集中落地的時間點。目前其披露的将在 2025 年— 2026 年落地的成果包括:和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進行的下一代全新信息娛樂系統的研發已啓動,預計全新的智能座艙平台會在 2025、2026 年逐步推向市場;在高級駕駛輔助領域,和地平線合作的 L2+、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等級)産品,預計會在 2025 年、2026 年逐步推向市場。
" 關于産品交付時間,實際我們今年就有交付,今明兩年主要交付的是一些軟件産品,2025 年、2026 年會交付一些周期較長的涉及到硬件的項目,比如高級輔助駕駛 L2++、新的智能信息娛樂系統等等," 常青表示,CARIAD 中國的産品會搭載到大衆、奧迪等品牌的車型上一起上線。
一年内組建兩家合資公司,收購一家設計公司,成立兩家實驗室,投資一家軟件研發工廠,CARIAD 中國今年的節奏不可謂不快。快速本土化投資的背後,是 CARIAD 中國壓力空前的真實寫照。
在今年 4 月的上海車展,大衆董事會和幾乎所有管理團隊組團來到中國,回到德國之後,CARIAD 總部公司高層全部洗牌的消息傳來,業界普遍認爲是因爲中國自主品牌所展示的電動智能技術,讓 CARIAD 總部深刻意識到自己研發推進的滞後。對此,CARIAD 在中國的業務進展也再次受到關注。
常青透露,今年夏天以來,由首席執行官施沛德先生 ( Peter Bosch ) 領導的 CARIAD 管理委員會,一直在制定一項全面的 CARIAD 轉型計劃。該計劃的目标,是要讓 CARIAD 成爲可以給大衆汽車集團各品牌帶來競争力的可靠軟件合作夥伴。目前,這一計劃的籌備已進入最後階段。CARIAD 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尚未可知。
常青認爲,從整個互聯網生态系統來看,中國已經走到世界前沿,和歐洲有兩三年的差距。就汽車的智能座艙、信息娛樂系統、互聯網和高級輔助駕駛方面,中國比歐洲基本早一代。在中國很多車企已經做了 L2+,也開始準備 L2++ 了,但這在歐洲基本還沒有普及。
也因此,CARIAD 中國有權自主決定、自主推行不涉及模塊、平台、電子框架變動的事情,縮短内部流程,實現更快研發。這一原則在 CARIAD 中國成立初期就開始遵守,現在已經在落地階段了。但模塊、平台、框架是大衆全球通用的,要改變它的話需要全球協商,決策和批準的流程耗時會長一些。
" 目前,CARIAD 中國和合作夥伴一起,已經能夠做到‘在中國創新,爲中國研發‘ ",常青認爲,目前内部的研發工作進展很順利,CARIAD 中國正在和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和大衆安徽一起開發。進度甚至比預期還要超前。
據悉,目前 CARIAD 中國在合肥建立了 100 多人的整車集成測試團隊,服務于集團在華品牌 ( 如大衆、奧迪 ) 及其三家合資企業。在團隊建立上,遵循 " 人才在哪,我們去哪 " 的策略,CARIAD 中國在北京、上海、合肥、杭州和成都均建立了研發團隊,團隊人數從初期的 500 多人擴充至現在了逾 10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