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提振之下,車市也跟着火熱了。
這個國慶,各新能源車品牌過了一個收獲滿滿的假期,理想、小鵬、極氪等多家車企均在 9 月拿下最佳戰績。
領跑全場的比亞迪,穩坐銷冠寶座,月銷量突破了 40 萬大關,憑借遙遙領先的戰績,成爲最大赢家。不過,具體剖析來看," 盛世 " 之下還是存在隐憂。
各家紛紛卷低價,開始向下沉市場要銷量,例如小鵬 MONA M03 的價位段,已和比亞迪熱銷車型正面競争;而且,進入新能源車下半場,比亞迪要補足智能化短闆,并非一夕之功,沖高端之路仍是任重道遠。
2024 年還剩最後一個季度,比亞迪卯足勁沖高端,友商大力開拓市場。未來局勢是否有變,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卷低價,搶市場
政策利好 A 股上漲帶來了信心,車市也紅火了起來,各品牌在國慶期間都賣得很好。
據各家戰報,國慶期間,理想新增大定破 2 萬;鴻蒙智行全系車型大定突破 28600 輛;小鵬新增訂單 16000 台;極氪新增大定破萬;小米 SU7 鎖單超過了 6000 輛;零跑國慶期間大定破 1.7 萬,10 月 7 日新增訂單 3576 台,破單日曆史記錄……
火熱态勢在國慶之前的 9 月份,就已經初露端倪。
根據天眼查 APP 顯示,理想汽車月交付量重回五萬以上,以 53709 輛,位列新勢力第一;問界、零跑保持在三萬檔;小鵬增長迅猛,與極氪、蔚來共同守在兩萬檔。最亮眼的,還得是比亞迪,9 月份其單月銷量達到 41.76 萬輛,國慶期間新增訂單突破了 16 萬。
憑借極緻性價比、豐富産品線,以及 DM-i 超級混動等技術,比亞迪長時間保持着一騎絕塵的強勢姿态。
自 2023 年第四季度銷量超越特斯拉後,比亞迪已然穩坐世界新能源車第一王座。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提升至 32.6%,同比增長了 28%,繼續領先特斯拉。
要說友商不觊觎,恐怕沒人相信,事實上,包括蔚小理在内的一衆車企,都在卷低價,想進一步尋求增量。
理想經曆 MEGA 的失利後,推出了理想 L6,價格來到 20 萬 + 價位段,雖不是絕對的低價,但提供了超強産品力和相對突出的性價比,成爲理想汽車旗下銷量最高的車型,幫助公司逆轉了頹勢。
蔚來和小鵬分别推出了 " 卷王 " 車型——樂道 L60 和小鵬 MONA M03,前者最低售價爲 20.69 萬,若采用 BAAS 方案,門檻會降低至 14.99 萬元,目前透露的成績是 " 已爆單 ";後者起售價下探到 11.98 萬元,助力小鵬汽車月交付量突破 2 萬。
顯然,樸實無華的低價策略,效果立竿見影,對銷量起到了明顯的提振作用。
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 行業已進入一個慘烈的淘汰賽階段。" 産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階段,并且在行業周期性的調整階段,企業需要盡快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
蔚小理等新勢力,都将沖銷量作爲重要任務,不惜跟進 " 價格戰 " 搶占市場。
9 月 28 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國内汽車零售銷量将達 2230 萬輛,同比增長 3%。其中,國内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爲 1040 萬輛,同比增長 34%。
比亞迪可以決定價格戰的開端,但無法左右價格戰的結束,這個長期進程裏,比亞迪是不是最終的受益者,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高端難登
相比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顯然更困難。
小米手機當初走性價比路線大獲成功後,至今未擺脫 " 低端機 " 的刻闆印象,沖高多年仍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造車之初,主流觀點就認爲,其首款車決不會走性價比路線重蹈覆轍,之後小米 SU7 轎跑上市,果然以中高端之姿一炮而紅。
在汽車圈裏,比亞迪正是性價比路線的 " 受害者 ",近年來雖憑借 " 混動 + 性價比 " 的組合拳,銷量一騎絕塵,完成翻身壯舉,但始終沒能徹底改變 " 低端車 " 的印象标簽,即使如今擁有售價百萬的高端品牌仰望。
從低端到高端,像是存在一層難以突破的壁壘,這一點從比亞迪旗下銷量結構可以看出端倪。
9 月達成的 41 萬輛曆史新高," 王朝網 + 海洋網 " 銷量占比高達 96%,方程豹汽車銷售 5422 輛,騰勢汽車銷售 10299 輛,仰望汽車銷售 310 輛,三大高端品牌銷量占比僅爲 3.8%。
△來源:比亞迪官方微博
國内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市場,合資品牌和特斯拉占據了大部分市場,而在新能源車企中,中高端混動市場目前被 " 理想 + 問界 " 雙雄把持,比亞迪亟待破局。
仰望憑借原地掉頭、涉水等特色,首次闖入國産百萬級 " 無人區 ",雖不承擔走量的任務,但其作爲量産車,銷量從 3 月份的 1090 輛降至 9 月的 310 輛,要建立高端品牌效應,隻能說道阻且長。
另一張王牌騰勢,也是步履維艱。其定位主打 30-50 萬元區間的高端市場,目前在售車型有 D9、N7、N8、Z9GT 車型。9 月份,騰勢汽車銷量爲 10299 輛,其中主力車型騰勢 D9 銷量爲 8122 輛,N7 銷量爲 1005 輛,Z9GT 銷量爲 1172 輛(銷售周期未滿一個月),N8 則已然被市場遺忘。
最近推出的騰勢 Z9GT,本有望翻身,但一上市就陷入了選配風波,好在廠家及時調整,平息了危機。國慶期間比亞迪放出了騰勢 N9 的預熱消息,趙長江表示,這會是同行 5 年内追不上的 SUV。到時候面臨問界 M9 等車型的競争,不知能否挽回一些劣勢局面。
國慶前傳來消息,原持有 10% 騰勢股份的奔馳徹底退出,如今騰勢已成爲完全由比亞迪持有的自主品牌。奔馳确實沒有爲騰勢在銷量上帶來多少幫助,但共經風雨 14 年最終 " 分手 ",也說明了奔馳對騰勢的前景不太樂觀。
走硬派越野路線的方程豹,面臨的壓力也不小。
今年初,豹 5 連續兩個月拿下超過 5000 台銷量,但之後大幅下滑至兩三千台的月銷量,7 月更是掉落到了兩千台以下。7 月底直降 5 萬元後,銷量才又拉升到單月 5000 輛上下。
這說明,方程豹 5 在對标長城坦克的比拼中,沒能占到優勢。更不利的是,這種以價換量的操作,令老車主感到 " 背刺 ",不利于用戶口碑的積累,對高端品牌的形象塑造是一種透支性傷害,後續方程豹 8 的上市,恐怕在内部也要重新定位。
比亞迪的高端之路,仍是任重道遠。
補智能化短闆
高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鞏固長闆,補足短闆。
衆多爆款車型,爲比亞迪帶來了出色的規模效應,以及友商望塵莫及的成本優勢。
今年發布的秦 L 和海豹 06,第二代宋 Pro DM-i 和海獅 05 DM-i,車型配置高度一緻,進一步确保了零部件的通用性,動力均搭載了全新的第五代 DM 系統,向市場發動了猛烈的油耗攻勢。而且,兩個銷售網絡的兄弟車型,兼顧了家用舒适和運動風格,實現了對更廣闊市場需求的覆蓋。
比亞迪公關部總經理李雲飛在直播中說道:" 秦 L 和海豹 06 因訂單過多,暫時不公布銷量數據,擔心引起行業震動。"
據懂車帝數據,2024 年 8 月,車系零售量榜單中,比亞迪占據了六位,第一是比亞迪旗下小型車海鷗(46830 輛),第二是特斯拉的 Model Y(45330 輛),秦 L(35957 輛)和海豹 06(32903 輛)分列第三、四名,宋 PLIS DM(28380 輛)、秦 PLUS DM(27112 輛)和元 PLUS(27046 輛)占據第 6 至 8 名。
△來源:懂車帝
下一步去何處尋找增量?對于國内品牌來說,由于一些人爲門檻,出海并不容易,最佳的做法是搶奪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沖擊其固守的豪華市場,争取更高的利潤。
今年以來,曾經高貴的 BBA 們,在國内市場隻能靠降價勉力維持銷量,不屑 " 價格戰 " 的寶馬被曝又無奈回到了降價陣營。此時正是國産品牌崛起的好時機。
業内公認的看法是,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也是向高端市場進發的重要武器。
同時,這也是擺放在比亞迪面前的難題,一直以來,其在智駕技術上并無出彩之處。放在以往,讓均價不到 15 萬元的車企,砸重金到智駕技術上,顯得不太尊重市場。但如今小鵬 MONA M03 已經把智駕的價格拉到了 15 萬元,特别是面臨特斯拉的競争,智能化實在是不占優勢。
不過,智能化能力,無論如何也要提升了。
比亞迪智駕總負責人楊冬生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想在兩年内讓中端及大衆車型都用上高階智駕," 會自研,也會和供應商協同,誰做得好用誰。"
在 2021 年開始,比亞迪通過投資地平線切入自動駕駛芯片、與 Momenta 成立了合資公司迪派智行自研智駕算法,深入探索底層技術。隻是在市場成果上趕超友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此外,比亞迪正在中高端車型上努力彌補智能化短闆,方程豹 8 将推出與華爲合作智駕的版本。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市場表現妥協的動作,要進一步掌握智能化 " 靈魂 ",并将高階智駕下放到更多車型上,終将需要自研成果來支撐。
盛世也有隐憂。比亞迪在銷量滾滾向前的同時,也需要沉澱下來補足短闆,才能更長久地坐在銷冠寶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