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佳蔓
來源 | 藍血研究(lanxueyanjiu )
華爲 " 機器人 " 降臨,再次掀起科技界的 " 話題 "。
網友辣評:當我們走在街頭巷尾,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走進我們的生活,不要感到驚訝。因爲,這正是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未來。
" 華爲編制 " 的機器人
華爲不光推出了先進手機,2023 年 6 月還整出了個名叫 "nova" 的人形機器人,它是家居生活小能手,可以語音識别、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助手。想聽音樂?看電影?跟 nova 機器人說句話,它立馬給你辦得妥妥的。
nova 機器人可以自主導航、語音識别、情感交互、人臉識别,功能齊全,隻要用手機遠程操控,nova 機器人就能幫你控制家電、找東西、送餐,還能陪你娛樂。
最牛的是,這個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它能不斷進化、學習。跟人類互動多了,它還能根據對話内容和方式調整自己的行爲模式,更深入地了解主人的行爲、語言、心情。
除了 " 華爲造 " 機器人,還有 " 華爲心 " 機器人。
就在不久,華爲的 " 外聘機器人 ",在 2023 年 11 月 17 日現出 " 真身 ",深圳開鴻數字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樂聚機器人攜手,向世界宣告:首款基于開源鴻蒙系統的專業級 " 人形機器人正式誕生 "。
專家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将超過汽車,有望達到 1.6 萬億美元之巨。
有了華爲這樣的強援,國産人形機器人市場無疑将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源鴻蒙這隻 " 超級蝴蝶 " 扇了一下翅膀,它的影響力就 " 蔓延 " 到了火熱的人形機器人領域。深開鴻與樂聚機器人日前宣布,推出首款基于開源鴻蒙的 KaihongOS 人形機器人,适配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工廠等場景。
對此,11 月 19 日,華爲内部人士對記者回應稱,開源鴻蒙正在加速向人工智能行業滲透,人形機器人的布局是其中重要一環。
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副秘書長宋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人形機器人問世的意義重大。開源鴻蒙将推動人形機器人産業鏈、創新鏈等産業生态企業之間加強協同創新,也将爲整個鴻蒙産業生态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開源鴻蒙正在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部署,經曆最關鍵的商業攻堅階段。
有人說,機器人的靈魂在于其系統,那這次新品的靈魂,無疑是開源鴻蒙系統。深開鴻與樂聚的合作,仿佛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一方提供基礎軟件平台的持續創新,一方則是機器人賽道的專業選手,如此強強聯手,難怪連機器人都變得 " 文藝 " 起來。
從産品參數上看,這款機器人可謂是 " 身材曼妙 ",尺寸爲 346mm224mm118mm,重量僅爲 1.73kg。别看它身材纖細,卻擁有 17 個自由度,搭載雙攝像頭以及雙運算系統,七種傳感器。更讓人驚歎的是,與一般機器人沿用的傳統線束連接方式不同,它可以實現與手機、平闆、電腦等設備的實時互聯,仿佛擁有了 " 心靈感應 "。
演示視頻更是讓人目不暇接,隻見機器人輕盈地在不同水果中識别出蘋果,甚至還能提供相應的介紹。智能分揀也不在話下,抱起綠色盒子,準确找到綠色箱子并投放進去,這一系列動作流暢自如,讓人不禁想起那句廣告詞:" 根本停不下來!"
說到應用場景,教育領域可是這款機器人的拿手好戲。針對 K12 階段提供完善的課程體系,支持圖形編程、C / C++、Js/ArkTS 高級編程語言,滿足從 K12 到職高的編程需求。
如此強大的機器人,背後的股東自然也是 " 大咖雲集 "。深圳國資、華爲、哈工大強強聯手,仿佛是爲這款機器人注入了強大的 " 基因 "。而華爲旗下的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夥企業作爲深開鴻的第二大股東,更是爲這款機器人增添了濃厚的 " 華爲色彩 "。
甚至有網友大聲疾呼:這次,馬斯克要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了!
需要重整機器人江湖
機器人江湖近來熱鬧非凡,人形機器人在一二級市場持續走紅,政策層與産業界雙雙看好,可謂是雙重共振下的 " 香饽饽 "。
說到政策層,不得不提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這意見可不是鬧着玩的,它把人形機器人捧成了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颠覆性産品。目标、時間點,一應俱全,可見官方對人形機器人的期待可不小。
産業界也不甘示弱。各大廠商像是聞到了人形機器人的 " 商機 ",紛紛加大布局力度。小鵬、傅利葉智能、亞馬遜紛紛躍躍欲試。傅利葉智能的通用人形機器人 GR-1 已經開始量産,預計将在康複陪護等民生場景中落地應用。
曾經人形機器人市場一直被特斯拉壟斷,這可讓其他廠商犯了難。技術、服務等因素的限制,讓他們在這個市場裏一直擡不起頭。而華爲的鴻蒙人形機器人的推出,打破了這個局面。
我想要養老機器人
希望華爲的機器人可以朝着最大 " 痛點 "- 養老市場進發,是機遇也是慈善,這才能诠釋 " 科技向善 "。
2022 年,我國老年人數已經增加明顯,有預估認爲,至 " 十四五 " 期末,老年人口将突破三億人。《中國發展報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提到目前我國的老齡化程度已進入加速階段,自 2000 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到 2050 年,我國老齡化将達到峰值,中國 65 歲以上人口将占到總人口的 27.9%。随着銀發社會的如期而至," 智慧養老 " 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全面貫徹智慧養老的發展路線被愈發重視。在智能養老普及階段,十多年時間裏,我國養老 2.0 時代産品 " 養老機器人 " 随之呈現巨大需求。
機器人養老,聽起來有點像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但實際上,随着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養老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機器人是技術發展的産物,而養老則需要醫療技術和社會學的共同進步。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機器人養老的概念。
說到機器人養老,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機器人取代人的服務。例如,醫生、護工、護士、廚師、保安、保潔,甚至包括社工、心理師等。要想全面實現機器人養老,似乎還有些遙不可及,但是目前科技已經實現了部分機器人養老。
現在把現在的養老機器人分成了護理、康複和陪伴三大類。
護理機器人就像是全職家政員,照顧老人的安全、提醒、危險預警等,簡直是老人的貼身小秘書。同時,護理機器人也是個大力士。它們幫老人吃飯、穿衣、上下床,簡直比親生兒女還貼心。有數據顯示,我國有 4200 萬 + 的失能老人,這些老人特别需要護理,但人力資源卻緊張得很。現在專業的護理員數量簡直像是稀缺的熊貓,而護理機器人的出現,正好緩解了這一難題。
而康複機器人更像是健身房裏的教練,幫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保健康複。外骨骼機器人就像是老人的助力器,讓老人走起路來更有勁。它們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 " 輔助英雄 ",是現代科技版的 " 神醫 ",其中,消費者對輕型康複設備其實有巨大需求。
具體看,外骨骼機器人與日常康複機器人,是爲老人、病人、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幫助的 " 大力士 ",分爲輔助型和治療型,前者是個 " 小幫手 ",幫助補償弱化的功能,後者則是個 " 良醫 ",努力恢複病人的部分機能。康複機器人還能通過多次訓練數據反饋給醫師,提高了康複方案的準确性和康複率,更厲害的是,這些機器人還能促進患者的主動參與,讓康複訓練變得更系統化、更規範化。
看市場方面,對于有骨質疏松、癱瘓、中風等疾病困擾的老年人,康複機器人的存在也如同及時雨。我國 1.9 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數字,康複治療的需求就像是熊熊燃燒的火焰。但我們的康複人才卻像珍稀動物一樣稀少。專家表示說,我們的康複治療師像是 " 熊貓 ",平均每 10 萬人口隻有 0.4 人,相比發達國家的 70 人,真是 " 人少力量大 "。
一開始,康複機器人主要是幫助那些神經系統損傷的半失能老人,比如腦卒中、脊髓損傷患者。但 2015 年後,它們開始轉型爲 " 老年人和半失能人士的出行利器 ",于是可穿戴康複 + 輔助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就橫空出世了。
至于陪伴機器人,它們是人工智能和養老服務深度融合的産物。有的陪伴機器人不僅可以陪老人聊天,還能幫老人看病。陪伴機器人呢,它們就像是老人的電子寵物,主要通過語音交流爲老年人提供聊天工具。有的陪伴機器人還具有娛樂功能,比如優必選的 " 笑寶 " 機器人,能跳舞、播放音樂,還能主動問候、閑談聊天,簡直是老人的最佳拍檔。
不僅如此,陪伴機器人還在不斷進化中,它們開始有更多家居聯動功能,比如量血壓、提醒吃藥等,甚至還能提供居家安防、一鍵呼救等功能,24 小時跟蹤并陪伴老年人的起居生活。
有人說,陪伴機器人就像是老人的 " 生活小秘書 ",照顧老人的同時還能與醫院等機構實現遠程診斷醫療。比如科大訊飛的康護機器人,不僅能測體征、智能診斷,還能集 " 測、診、療、管、陪 " 于一體。
另外還有 " 小衆的 " 護理機器人和排便機器人,雖然需求大,但買單的人卻不多,主要購買群體還是醫院和療養機構。在我國,排便機器人和護理床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産品,它們主要幫助卧床的老人解決大小便問題。原理也不複雜,就像是個自動化的清潔工具。這類産品除了被當作醫療器械使用,也開始得到一些個人消費者的認可。
當然,目前的康複機器人和陪伴機器人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自主性不足、語音識别技術有待提高等。
不過,不要以爲機器人養老離我們很遠,就在日本,護理站中的機器人已經可以和老年人一起跳舞,或者幫助運送藥物。這些機器人遍布日本各地,爲老年人提供各種服務。還有一些醫院中,自動搬送機器人可以協助藥物及送檢樣本的搬送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看護機器人也能夠在老年人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發出報告,爲老年人的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
未來十年,養老機器人會越來越人性化、專業化,輕量化的設計也讓它們更加靈巧。随着環境感知、運動控制、人機交互等技術的突破,會讓 " 養老機器人 " 從 " 被動工作 " 變爲 " 主動思考 "。
而在我國,小編覺得:我的第一個養老機器人的壓力就給到華爲了。
結 語
我們呼籲 " 華爲機器人可以幫忙養老 ",實現 " 科技向善 " 的箴言。
當然,現在也是養老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就像電影裏的 " 完美風暴 ",有了高端的産業、高端的需求和消費能力,還有足夠技術支持,養老機器人産業必将飛速發展。
有大痛點就有大市場,希望華爲可以成爲國内市場 " 機器人養老 " 的 " 排頭兵 "。氣氛已經烘托到這裏了," 華爲,我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