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不算太好也不至于太差的上半程,汽車人來不及緬懷過去,便投入到下半程的狂奔中。
撰文丨 DAN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2023 年悄然進入下半程。年初疫情放開,每一位汽車人都充滿了盼頭,在奔波忙碌數月之後,迎來了還不錯的成績:上半年中國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 1106.6 萬輛,同比增長 8.7%;零售銷量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雖然隻是微薄的增長,但相比曾經哀鴻遍野的跌跌不休态勢,也總算不負努力了。
回顧上半年中國車市的點點滴滴,消費複蘇、競争内卷、油電加速更替等等都是關鍵詞,尤其是高速增長的新能源車,來勢之洶洶遠比轱辘哥想象中更猛。
翻看上半年汽車銷量排行榜,賣得最好的 20 款車型中,新能源車所占席位已達一半,微型代步車、緊湊型轎車、SUV 等等細分市場,都經不住電動化的沖刷。
NO.1 特斯拉 Model Y
上半年銷量:203932 輛
Model Y 穩定輸出,除了 1 月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在前五,月銷量在 3 月、6 月都超過 5 萬台,妥妥的熱銷之王。這和其年初降到曆史最低價有密切關系,不僅自身賣得紅紅火火,還在行業内掀起了一場價格戰。雖然後來又經曆了價格上調,但在純電中型 SUV 中,它的整體性價比依然比較高。
NO.2 軒逸
上半年銷量:164788 輛
軒逸的名次同樣比較穩定,月銷量保持在 2.5-3 萬台左右。曾經霸榜的軒逸、朗逸、卡羅拉三大緊湊型車,如今基本隻剩下軒逸在前列和新能源車抗衡了。目前軒逸超混電驅仍未發揮出應有作用,否則軒逸的銷量會更好。
NO.3 海豚
上半年銷量:153401 輛
緊咬軒逸的海豚近半年在小型車市場混得風生水起,價格超 10 萬的它,相比市場其他代步小型車并不算便宜,但有比亞迪技術的口碑背書,同時實用性也很高,比如擁有大空間,2700mm 的軸距在小型車中已經是越級水準。
NO.4 朗逸
上半年銷量:151762 輛
今年 1 月朗逸還排在第二的高位,但之後 2-5 月都是排名第六,而這個時間正是行業價格戰競争的關鍵階段,但朗逸并沒有明顯的降價動作,當别人加速奔跑,朗逸自然落後了一截。但它的銷量還是一直保持在 2 萬出頭,并在 6 月達到了 27287 輛,排名也回到了第三,這要得益于朗逸新銳的推出。
NO.5 宋 PLUS DM-i
上半年銷量:146455 輛
緊湊型 SUV 的公共假想敵,已從哈弗 H6 變爲宋 PLUS DM-i,大部分車型都會将其作爲比較的對象。不過前 6 個月中,除了 1 月、2 月之外,宋 PLUS DM-i 在其他月份的表現都一般,或許是受到同級車型大幅降價的影響,同時,也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在等待 6 月推出的冠軍版,觀望情緒積壓了部分需求。
NO.6 秦 PLUS DM-i
上半年銷量:145615 輛
轱辘哥曾以爲秦 PLUS DM-i 的用戶群體大多是家庭用戶,年齡層偏上,但在一次車主活動中發現,其實不少年輕人都是秦 PLUS DM-i 的擁趸,頗爲意外。但細想之後也就不意外了,這款車設計好看,混動系統省油、好開,而且冠軍版推出之後,門檻已拉到 10 萬以内,很多點都直擊年輕人。
NO.7 元 PLUS
上半年銷量:141077 輛
第七名還是比亞迪旗下的車型,推一款熱銷一款,或許就是比亞迪沖擊 300 萬年銷量的底氣。前 6 個月,元 PLUS 在整個市場中的排名波動比較大,但上市一年以來,在 A 級純電 SUV 細分市場的成績一直很穩定,究其原因,離不開 e 平台 3.0、新一代龍顔美學等産品優勢加持,同時,熱銷海外也是元 PLUS 銷量穩定增長的重要原因。
NO.8 五菱宏光 MINIEV
上半年銷量:122037 輛
城頭變幻大王旗,在風光一段時間之後,宏光 MINIEV 黯然退位,前 6 個月的銷量不盡如人意,6 月份銷量跌到隻有 13763 輛,排名 34,和其曾經霸榜冠軍的高光時刻形成鮮明對比。對于這款微型電動車,我們很早就做過分析,在新能源車高質量的發展趨勢下,以其爲代表的微型電動車注定隻能成爲刹那的煙花。
NO.9 速騰
上半年銷量:118758 輛
不得不說,大衆品牌的實力還是在線的,在沒有新能源版本的助力下,朗逸和速騰在電動化洪流之下還能穩住腳跟,實在難得,6 月份速騰的銷量甚至達到了 26618 輛,拿到第四的好名次,也爲上半年畫上了一個圓滿句号。
NO.10 長安 CS75 PLUS
上半年銷量:115891 輛
前十排名中第四款燃油車,花落長安 CS75 PLUS。燃油 SUV 市場的幾大老将,包括哈弗 H6、傳祺 GS4、博越等都已不在前十,相比之下,長安 CS75 PLUS 實力頗爲扛打。4 月其推出了中期改款車型,變化不大,但顔王再進化,設計更好看了,競争力也有所提升。混動版本智電 iDD 還沒正式上市,因此 CS75 PLUS 還有不少增長潛力。
NO.11 AION S
上半年銷量:115599 輛
埃安絕對是新品牌中的黑馬,不管是放在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出身的新品牌中來看,埃安的表現都稱得上出衆,目前 BTA 格局基本形成,在比亞迪、特斯拉之後,埃安高速狂追。AION S 是埃安的銷量支柱,雖然有一部分來源是 B 端市場,但是埃安在個人用戶市場的規模、口碑,以及其他産品的實力也不應被忽視。
NO.12 凱美瑞
上半年銷量:102491 輛
凱美瑞前 6 個月的排名曲線,其實代表了傳統市場王者的走勢。除了 3 月排名跌到 24 之外,其餘月份凱美瑞都很穩定,排在第十左右。而 3 月排名下滑的原因毫無疑問是受到價格戰影響,像軒逸、凱美瑞、朗逸這類合資強者基本沒有跟風盲目降價,所以在 3 月排名都被價格内卷的産品擠了下來。
NO.13 卡羅拉
上半年銷量:94623 輛
在緊湊型車市場,卡羅拉和軒逸、朗逸還是曾經的三大王者,不過放到整個市場中,卡羅拉就被沖刷得有些厲害。在 1 月、2 月低迷之後,4-6 月逐漸回暖,月銷量徘徊在 1.7 萬輛左右。卡羅拉原本是混動緊湊型轎車的不多選擇,但是如今 15 萬以内的混動緊湊型轎車紮堆湧現,甚至 10 萬出頭已經可以買到綜合表現不俗的車型,卡羅拉的優勢也就被放小了。
NO.14 雅閣
上半年銷量:94351 輛
今年上半年,雅閣被老對手凱美瑞壓了一頭,盡管如此,在 5 月推出 PHEV 版本之後,雅閣的發展潛力仍然被拉滿,下半年有望憑此反超凱美瑞。再加上設計煥新、配置升級,競争力全面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NO.15 AION Y
上半年銷量:92009 輛
在年輕人中,AION Y 是一款很受歡迎的産品,超大空間賦予了它很高的可玩性,可以改造爲電競房、電影院、露營大床、化妝間甚至是擺攤神器等,任意一項都是年輕人的喜好。它也是埃安在 C 端市場的核心産品,在年輕化營銷方面的動作不少,這也是其銷量穩定爬坡的重要原因。
NO.16 Model 3
上半年銷量:90173 輛
在毫無預兆的降價、漲價操作下,Model 3 的銷量和排名并不穩定,上半年最低的時候不足萬輛,最高的時候則有 2 萬多輛。不過在純電中型車中,Model 3 的産品力是備受認可的,強如比亞迪,也未能在這個細分市場超越特斯拉。
NO.17 哈弗 H6
上半年銷量:90136 輛
哈弗 H6 前 6 個月銷量曲線很平緩,保持在 1.5 萬輛左右,沒有太大波動,側面反映了它的市場基礎比較穩定,不管是面對價格戰還是其他競争模式,哈弗 H6 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遺憾的是,油混、插混都上線了,哈弗 H6 也無法超越宋 PLUS DM-i 等對手。
NO.18 宋 Pro DM-i
上半年銷量:81613 輛
如果預算夠不着宋 PLUS DM-i,那麽宋 Pro DM-i 就可以作爲平替,這也是比亞迪産品布局的獨到之處,嚴絲合縫,不給對手一點機會,兩款産品就輕松在緊湊型 SUV 市場拿下了 20 多萬台的份額。而且目前都推出了冠軍版車型,将内卷進行到底,下半年又會狂飙到什麽位置呢?
NO.19 奧迪 A6L
上半年銷量:80119 輛
前 20 排名中唯一一台來自豪華品牌的車型是奧迪 A6L,雖然這是在終端有較大降幅的情況下,以價換量的結果,但對于身處瘋狂内卷的環境、頻頻遭遇瓶頸的豪華品牌來說,這樣的結果是令人振奮的。新勢力品牌在 30 萬以上的市場造成的沖擊已不容忽視,豪華品牌要麽放下往日的高姿态,要麽打造具備競争力的新能源産品與之抗衡,否則市場份額終會被日漸蠶食,尤其是二線豪華品牌。
NO.20 逸動
上半年銷量:79041 輛
想不到自主燃油轎車也有一款車型進入了前二十,從 3 月開始,逸動銷量爬坡明顯,基本能保持月銷 1.5 萬台。事實上,在新能源轎車還沒有真正發力之前,逸動一直都是自主轎車的引領者,是爲數不多可以進入轎車前十榜單的自主轎車,如今也依然保持着較強的競争力。
從排名前二十的車型來看,燃油和新能源各占一半,有熟悉的老面孔,也有近一兩年爆發的新兵蛋子,各大細分市場的競争暗流湧動,格局悄然重塑。經曆了不算太好也不至于太差的上半程,汽車人來不及緬懷過去,便投入到下半程的狂奔中,争取實現全年 KPI,7 月伊始,車市已然厮殺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