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安娜。
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熟悉在她常駐熱搜榜前三,即便你不知道她是誰,也和這三個字混了個眼熟。
陌生在她确實不算什麽大明星,隻是一個上了綜藝節目的素人嘉賓。
節目名叫《爸爸當家》,是一檔主打男性全職育兒觀察真人秀節目,奚安娜和老公葛沛豪作爲其中一組嘉賓參與了兩季節目錄制。
吊詭的是,一檔鼓勵爸爸回歸家庭的親子類綜藝,媽媽卻被幾次三番罵上熱搜。
奚安娜同名話題詞閱讀熱度 8000 萬,遠超流量女明星。可惜,這八千萬的熱度幾乎全是讨厭她的人貢獻的。
一夜之間,她從一個百萬粉絲的母嬰博主變成了全網第一個全方位塌房的親子節目嘉賓。
網友對待她的态度,堪比前一陣全民考古王楚然。
扒她大學時談過的戀愛,翻出她的微博小号中的舊照評頭論足,路人發小作文錘她害工作人員丢工作,在公共場合打孩子 …… 但這些對于她個人八卦的追蹤,隻不過是網友讨伐大戰的餘波。
而引發這場戰争的,是她在節目内外一系列讓人費解的操作。
作爲一個母嬰博主,在第一季節目中她因爲開明平等的教育理念頻頻獲贊。
而到了第二季,卻犯了在親子節目中最容易被罵的錯誤——忽視自己的小孩,甚至将其置于危險中。
奚安娜和老公葛沛豪一起參加騎馬活動,自家的小朋友陷入無人關照的狀态,跑到了容易被馬腿踢到的位置,被其他家庭的媽媽發現及時拉回。
在粉絲群吐槽,自家兩個孩子到高原狀态不好,整個人都腫起來了。
又因爲錄制的地方偏遠,丢了墨鏡沒機會買,對孩子身體影響很大。
結果,先是被民宿的工作人員反駁,墨鏡很好買到。
又被網友質疑,孩子身體狀況都這麽差了,兩個大人都有墨鏡,爲什麽不先給孩子戴上。
發現沒 ?
以上這兩件事發生時,奚安娜和老公葛沛豪均在場。
可是在被罵時,全職爸爸葛沛豪卻奇迹般的隐身了,在這個提倡男性回歸家庭的綜藝裏,看顧好小孩又被自然劃分成媽媽的責任。
但話說回來,母職懲罰是奚安娜被罵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全部。
故事要從一個月前,她第一次被罵上熱搜說起。
奚安娜在節目錄制期間發的微博,在節目播出後被網友一一對号入座。
她用自家孩子小米的微博賬号發布的推文,被懷疑是在内涵參演節目其他嘉賓。
這一條内文暗示在工作中遇到了表面單純實際上很有心機的人,
配圖是一杯綠茶,和另外一位節目嘉賓 @三三 - 譚信澤家的狗。
這一條 " 混入老鼠屎 " 的微博,被網友分析出指的是節目中另一個性格比較活潑的小朋友馬立奧。
發博的時間節點,也被一批網友認爲過于微妙,拿出來讨論。
這幾件事被串聯起來,引起小範圍讨論後,奚安娜火速編輯微博,删除了狗的照片,并 at 三三表示讓大家散了吧。
又在馬立奧生日時特意發了條微博祝賀,還發了條長微博道歉,解釋自己用女兒賬号發那些引人聯想微博的原因,同時保證以後謹言慎行。
如果事情真能停留在這裏,奚安娜的風評不會像今天一樣跌落谷底,畢竟綠茶事件,和微妙的發博節點都需要網友的多一重腦補才能算作内涵的證據。
但随着節目播出,更直白的打臉事件被擺上台面,當作她撒謊成性的實錘。
其他三個家庭一起到新疆的馬立奧家做客,奚安娜在粉絲群中吐槽,住的地方偏遠沒東西吃。
群裏的鐵粉附和她,去新疆和變形計一樣辛苦。
可節目播出後,大家發現東道主一家準備的飯是這樣的。
在評論區回複留言說 " 目前毫無食欲 " 的奚安娜,吃的也挺開心的。
作爲整期節目都看了的親子綜藝愛好者,關于這個問題,确實要爲她說一句,就節目放出來的片段而言,剛到新疆時她确實高反嚴重,也有過沒有食欲的階段。
将自己當時的心态同步給粉絲,在一個路人緣好的嘉賓身上應該算不上什麽黑點,但因爲是奚安娜,這件事理所當然被列入她的迷惑行爲清單。
同樣被網友覺得不妥的行爲還有,在家庭關系中占據絕對核心的位置,問老公 " 女兒和媽媽掉水裏先救誰 " 被視作和女兒雌競。
她和老公甜蜜互動的部分,也因爲路人緣急速下降被視作親子綜藝裏的敗筆。
在第一季時,兩人跨越國家與時間的愛情,還被視爲雙向奔赴的救贖文學。他幫她走出容貌焦慮的陰影,她治愈他原生家庭留下的傷疤。
彼時,人們評價他們親密的夫妻關系爲孩子提供了和睦的家庭環境。如今到了倆人的片段,很多觀衆都會拖動進度條看手動無奚版。
人們對在親子綜藝中嗑甜甜 CP 的需求一直存在,隻不過轉移到了參加節目的其他嘉賓身上。
認識十天,見了五次面就結婚的馬立奧爸媽——馬楊和馬君妍,倆人帶着異域風情和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讓屏幕前的觀衆紛紛上頭。不善表達的草原漢子和大大咧咧的西北玫瑰,倆人在節目裏的相處被粉絲稱作暧昧期 CP。
節目内嘉賓送馬楊《浪漫的一百種方法》,節目外網友各種爲倆人出謀劃策推進戀愛進度。
而在上一季中,這樣的角色其實是由葛沛豪與奚安娜扮演。
在節目中失去了新鮮感與獨特性,自己身爲母嬰博主的教育水平在第二季中并沒有得到太多展現。自家孩子小米和小寶依舊可愛,
但無疑最圈粉的孩子是搞笑男馬立奧,
和他的 CP 古靈精怪的小女孩況三喜。
奚安娜上第二季節目的收益,并沒有第一季那麽大,甚至暴露出了他們家庭的一些問題,比如對孩子的控制欲太強,比如無視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強制交換禮物。
這樣的走向,或許是她在上節目前沒有想過的,但暴露出的問題無疑給她母嬰博主的含金量打了折扣,而後者卻是她們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或許就是這一落差讓她急着在節目外 " 找回場子 ",才整出了以上故事。
從帶着情緒的文字開始到跳不出的自證怪圈。
綠茶事件之後,奚安娜一家就陷入了自證循環裏,網友不斷針對她的發言,她在節目上的表現提出質疑。最開始倆人還能一一回應,
可随着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事件逐漸發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倆人被爆的料已不再和這檔綜藝節目相關,而是逐漸蔓延到兩人的學曆真假,婚前故事,面臨着私德審判。
也就是開頭說的,獲得了明星一般的塌房對待。
以流量爲生,因流量而死——社會性死亡。
奚安娜的母嬰博主身份,以及很難解釋的清楚的操作一度被網友認爲她爲了曝光度,爲了流量有意引導自己的粉絲針對其他嘉賓。如今被流量反噬,是必須要承擔的後果。
但這種大規模的互聯網挖墳,真的是一對普通人能夠和應該承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