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亞、非、歐交彙處的中東,因爲地緣政治的特殊性,一直被視爲世界 " 火藥桶 "。
如今,中東的戰火,愈演愈烈。
從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黎巴嫩真主黨領導者納斯魯拉被以色列軍方精準 " 斬首 ",到以色列貨輪在紅海遭到胡塞武裝炮擊,再到伊朗的一百多枚火箭炮導彈突破了以色列的 " 鐵穹 " 防禦系統,以色列與黎巴嫩、叙利亞沖突進一步升級 ……
中東,像一個正在被點燃的火藥桶。
在戰争之下,不僅百姓處境艱難,血淚與戰火交織,危險與饑餓并存,婦孺老幼舉目無依,斷壁殘垣肝腦塗地;商業機器也會遭遇無情打擊,生産和工作也變得難以爲繼 ……
人生如逆旅,從來不乏逆行而上的孤勇者。生活如此,商界亦如此。
此起彼伏的地緣沖突,讓走向世界各地的中國出海人,不得不重新認識戰争的威脅,如何在戰争中生存、維持商業的運轉,是勇敢出海人的新課題。
實際上,很多出海人,從來不會因爲戰火的威脅,而放棄夢想。過去,也曾有許多遠赴重洋的中國人,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在戰火過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傳奇。
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講述。
2003 年,美國大兵的裝甲車在巴格達街頭呼嘯而過時,陳憲忠的餐館裏,淡藍色的竈火舔噬着鍋底,中餐特有的香氣,洋溢在火藥味濃烈的伊拉克上空。
陳憲忠出生于吉林省的一個鐵路職工家庭,退伍後就讀于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這個專業在國内很難找到對口的崗位。可畢業後的陳憲忠正趕上改革開放,以石油富足于世的中東,向國内勞工打開了國門。機緣之下,陳憲忠随國内勞工前往伊拉克謀生。
不久,兩伊戰争、海灣戰争先後爆發。而此時的陳憲忠,已經成爲國内一家企業委派到伊拉克的駐廠代表,負責在聯合國決議許可的範圍内與伊拉克開展貿易往來。
兩年後,厭倦了固定工作的陳憲忠,決定下海經商。靠着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陳憲忠一入行就将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
2003 年伊拉克戰争爆發,美軍對首都巴格達狂轟亂炸時,陳憲忠有一筆價值 150 萬美元的紡織品,被滞留在伊拉克南部港口烏姆蓋斯爾。
兩周後,美軍全面占領巴格達。正在絕望的時候,他卻意外地收到了全部貨款。
自此之後,陳憲忠堅信,伊拉克是一片值得投資的商業沃土。他果斷抓住戰後重建機會,在巴格達最繁華的購物街建起了一座中國城,專銷物美價廉的國産小商品。
中東集市的一角。圖源:pixabay
在當地摸爬滾打十幾年的陳憲忠,深谙當地土豪的尊卑喜好。積攢了第一桶金後,他又在伊拉克國家大劇院附近開辦了中國餐館 " 宴龍灣 ",餐館内配置的是中國特色的圓形餐桌,以及象征着皇帝專用的龍紋高背椅。
此時的巴格達,小規模沖突時有發生,敢公開經營餐館的人寥寥無幾。
劫後餘生的人,往往需要靠美食來彌補曆經的苦難。而陳憲忠精準地抓住了這一心理,他将中餐館裏的主廚全部換成伊拉克人,然後從國内訂購了 4 集裝箱面粉、調料、酸菜和一批廚房用具。
那時的他躊躇滿志:" 我一定要開一家伊拉克有史以來最好的中國餐館。"
樹大招風,陳憲忠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麻煩也接踵而至。
因爲餐館銷售酒水,伊拉克的清真教徒不停地向他的餐館加征新稅種;因爲害怕被綁架,餐館裏的幾位中國員工選擇了回國;自殺性襲擊時有發生,一次爆炸波及到了正在營業的 " 宴龍灣 ",傷者殘骸散落到餐廳的各個角落,用餐者被吓得四處奔逃。
更可怕的是,2005 年 3 月陳憲忠在前往菜市場采購時,遭遇了三名歹徒持槍搶劫,被車強行拖拽了幾十米,直到附近的居民開槍趕走了歹徒,這才讓他僥幸活了下來。
最危險的時候,他在每個房間裏都配備了槍支,經常入住的房間還配置了兩把,一把 AK47 放在桌子下,一把左輪手槍放在桌子的抽屜裏。正如他所言:" 這裏已經沒有安全可言。任何時候,我隻要扣動扳機就可以結束生命。"
時過境遷,随着伊拉克局勢趨于穩定,如今的陳憲忠在巴格達購置了别墅,娶了一位當地的年輕女子,育有一個混血孩子。放棄了餐飲生意的他,又開辟了新的賽道 -- 伊拉克方龍貿易工程公司。
談及未來,陳憲忠充滿憧憬:" 我喜歡這個國家,因爲我淘的第一桶金是在巴格達完成的。"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鐵鏽。
同樣是在戰火紛飛的中東,陳憲忠在别墅裏抽雪茄品紅酒時,以色列的 Linda,卻躲在防空洞裏瑟瑟發抖。
Linda 來自中國河南,畢業于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她,像大多數同齡女性一樣選擇了夫唱婦随。2014 年,因爲丈夫工作需要,Linda 随遷到了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在一家中餐館擔任經理。
看似安穩的生活,其實已經埋下了暗雷。
由于複雜的曆史原因,半個多世紀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矛盾愈演愈烈,雙方經常發生暴力沖突。
定居于特拉維夫的當年,Linda 便經曆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當時的她正帶着孩子在公園玩耍,一聲凄厲的警報突然響起,公園裏的遊客紛紛奔走避險。随後,附近響起了猛烈的爆炸聲。
從未見過如此陣勢的 Linda,吓得抱着孩子一動不動。後來還是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她才帶着孩子逃進了防空洞。
七年後,這次記憶中的劫難再度重演。
2021 年 5 月 10 日深夜,正在睡夢中的 Linda 被警報聲驚醒。
每年 5 月是阿拉伯人的齋月,也是阿拉伯人與猶太人最容易爆發沖突的時間。對此司空見慣的 Linda,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圖源:unsplash
來不及跑到就近防空洞,她隻得下意識地躲在樓道轉角的樓梯處。然後在那裏,她聽了一夜火箭彈與防禦攔截系統撞擊發出的爆炸聲。
哈馬斯武裝組織的襲擊大多在夜間進行,盡管危機重重,但生計還得繼續。
白天,Linda 一如既往地前往餐廳工作,下班後還需時刻保持警惕,一旦聽到警報即刻帶着孩子躲進防空洞,短短幾天,她已經往返防空洞四十多次。
除了哈馬斯的襲擊,以色列内部不同種族間的矛盾也是暴亂的源頭之一。在特拉維夫街頭,Linda 經常看到兩撥人互扔催淚彈,還有人打砸搶燒,現場根本看不到絲毫發達國家的影子。
比起暴亂,肆虐的疫情更令 Linda 的生活雪上加霜。
原本繁華熱鬧的街道,如今空無一人,這份工作還能做多久?Linda 不知道。在與國内的家人視頻通話時,看着視頻裏焦灼不安的雙親,Linda 淚流滿面。
比起 Linda 這類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前往以色列打工的普通中國工人似乎活得更通透些。
人口不足千萬、人均教育水平卻領先全球的以色列,願意從事體力勞動的本地居民寥寥無幾。爲了維持國家運轉,整個國家不得不依賴大量外籍勞工。
其中,中國籍勞工人數大約在 2 萬左右,從業者主要集中在建築和餐飲行業。按人民币計算,建築工的日薪基本維持在 600-1100 元,高級工和長期工可達 1600 元左右,對于不少缺乏學曆的中國籍民工而言,這樣的薪水頗有誘惑力。
然而,自今年 10 月 1 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彈道導彈攻擊後,不少在以色列的中國打工人紛紛放棄了高薪選擇回國。
在以色列務工八年的于宏(化名)就對連線記者表示:" 去以色列掙錢,也是爲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沒必要把性命搭在那裏。"
曆經戰火後的廢墟,有人看到了滿目瘡痍,有人看到了遍地黃金。
無疑,餘明輝就是那個自帶商業天眼的先知者。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從部隊退伍的餘明輝被分配到河南南陽淅川外貿局,并于幾年後被提拔爲副站長。
九十年代,改革的春風逐漸吹到了中原腹地,餘明輝意識到是時候走出眼前的這一方天地了。于是,他從 1994 年起連續五年嘗試拓展海外貿易,最終他将目光鎖定在中東。
2001 年,餘明輝來到伊朗首都德黑蘭,租下了幾間簡陋的民房設立了經貿辦事處,主要銷售中國的瓷器、服裝和紡織品。
一切剛步入正軌,震驚全球的 "911" 事件爆發了,随後美軍入侵阿富汗,中東局勢驟然緊張。
值此危機時刻,餘明輝反其道而行之,他通過伊朗的外交部門拿到了前往阿富汗的簽證。
2002 年 3 月,當餘明輝第一次踏上阿富汗的土地,盡管沿途被堡壘機槍戒嚴,但透過當地衣衫褴褛的居民那面如菜色的臉,他敏銳地從中窺見商機。
戰火中饑餓的兒童。圖源:pixabay
第二年夏天,餘明輝再次來到阿富汗。
在當地政府和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的協助下,他獲取了在阿富汗從事經貿活動的營業執照,并成立了阿富汗辦事處。
随後,阿富汗的批發市場,中國制造的電子産品和日用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廣東産的 CD 機,江蘇産的毛毯,上海産的藥品 ……
戰争結束後,餘明輝開始做起了戰後重建的市場。土地貧瘠的阿富汗,礦産資源卻極其豐富,意識到這一地緣優勢的餘明輝,當即從河北鋼鐵集團聘來工程師,注冊起了 " 明海鋼廠 "。
從這時開始,餘明輝便不再滿足于貿易,而是将目光投向工業領域。短短幾年,他帶領團隊先後投資建設了三家工廠,其中效益最好的明海鋼廠産量供不應求,其經濟增長遠超國内的鋼鐵廠。
參與阿富汗重建的中資企業越來越多,餘明輝意識到,歐盟、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國、甚至連侵略者美國都在阿富汗設立了項目中心或商務中心,而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阿富汗竟然沒有一處商業落腳點,境内的中資企業還處于單打獨鬥的散沙狀态。
無論是從長遠發展還是國家戰略層面考慮,建設中企在海外的 " 大本營 ",勢在必行。
中國 " 一帶一路 " 戰略的發布,讓餘明輝找到了建設大本營的契機。2014 年,他規劃的 " 中國城 "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立項,2017 年,阿富汗的幾名地産商作爲該項目的股東負責建設施工。
曆時兩年,一棟 10 層連體雙子塔結構的建築拔地而起。
盡管施工期間,項目也遇到了來自軍閥幫派的騷擾敲詐,但在餘明輝與地方勢力的交涉下," 中國城 " 還是在 2020 年 6 月 30 日宣布營業,并先後引進了電纜、塑料、油漆、日化、鞋服等六家工廠。
作爲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工後的 " 中國城 ",不僅跻身爲中阿經濟走廊的支柱産業,更成爲中國企業在阿富汗開展業務的重要基地。
根據 2024 年 5 月的報道,阿富汗市面上 80% 的商品都來自中國,尤其是浙江人和福建人經營的商人群體,已經通過 " 中國城 " 在阿富汗建立了廣泛的商業網絡。
不過,畢竟餘明輝在當地摸爬滾打了二十幾年,深谙當地風土人情的他也坦言:" 在阿富汗做生意,不能照搬中國經驗。"
交通不便、派系林立、信息不暢、政府部門效率低下、設備設施稀缺等問題,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是商業的死敵。
在坎大哈經商的孫飛,面對一地雞毛的現實,不得不承認:" 這就是命運,是我在兩年前站在十字路口作出的選擇。"
2019 年,長期失業的孫飛在一名阿富汗留學生的介紹下來到了阿富汗,曆經一個月的考察後,他将投資地選在了坎大哈。考慮到阿富汗落後的經濟現狀,再加上他一起有過出口銷售 LED 的經曆,他最終确定商品爲家用節能燈和白熾燈,或帶有鎢絲的燈泡。
孫飛和他的阿富汗客戶。圖源:孫飛的自拍
可第一次生意,就讓他遭受到人性的毒打。出于信任,他将 7 萬元的貨物交給了阿富汗留學生的親戚帶往喀布爾,可卻落得财物兩空,對方失聯的結果。
他嘗試過向法院和警察尋求幫助,發現也隻是徒勞。這裏的政府部門每天都在處理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女婿騙嶽父、兄弟互毆出人命、警察徇私等層出不窮,相比之下他那點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比起财産損失,更緻命的是随時都可能要命的恐怖襲擊。
一次孫飛正在店裏喝茶玩手機,突然聽到一陣爆炸聲,後來他從新聞上得知,有人騎摩托車往警車裏扔了一枚手榴彈,車内的警察被炸斷了雙腿,爆炸地離他近百米遠。
如此以命相搏的生意,所得利潤也顯得很雞肋。孫飛每月銷售額在 50-80 萬元,利潤大概是 1-3 萬元,還比不上在深圳做銷售的朋友。
盡管如此,孫飛也沒有離開的計劃。
一方面,年齡超過 35 歲的他,回到國内也找不到高薪工作,貿然轉行似乎也看不到好的出路。另一方面,坎大哈的房價相當低廉,即便是孫飛在富人區購置的豪華别墅,每平米也隻要 130 美金,孩子可以讀當地的國際學校,依據他的收入,一家人可以在當地生活得很舒适。
未來,他還準備在巴基斯坦開創一家分公司,待分公司業務穩定後就将家人接到阿富汗的豪宅裏。
不過,他也表示:" 未來的事變化很大,人生還是得走一步看一步。"
火中取栗、刀口舔血、虎口奪食 …… 或許這樣的詞彙,才是對當下中國商人在中東的真實心态。
炮火連天的中東,于中國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
一方面,作爲全球石油的主産區,戰争可能導緻石油生産中斷或出口受阻,從而影響全球油價。而中國作爲石油依賴度超過 70% 的消費大國,高油價将增加中國的能源進口成本,進而傳導至各個産業,推高生産成本,降低企業利潤,滞緩經濟增長。
可另一方面,擁有人口 4.5 億、其中年輕人占比高達 60% 的消費群體,又爲中國出産的各類商品和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号稱 " 基建狂魔 " 的中國也有機會以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承包的優勢,分到戰後重建的一份蛋糕。
商業的本質,是一場幸存者遊戲,隻有強者才能笑到最後。
如何在中東戰火中脫胎換骨,這對在中東延續商業火種的中國企業家來說,無疑是一種考驗。
參考資料:
[ 1 ] 《攪動世界的伊拉克》:中國商人在伊拉克的傳奇經曆
[ 2 ] 《南方 · 都市報》:巴以沖突下在以色列的中國人:幾天内跑了 40 多次防空洞
[ 3 ] 《錢江晚報》:火箭彈再襲以色列!親曆華人:剛上班就停工,還有人已提前回國
[ 4 ] 《環球人物》:餘明輝,在阿富汗建了座 " 中國城 "
[ 5 ] 《新浪财經》:留在阿富汗的中國商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霞光社 "(ID:Globalinsights),作者:滄海明月生,編輯:劉景豐,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