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月 24 日到 3 月 10 日的十個交易日裏,在服裝紡織闆塊強烈回暖背景下,奧康國際(603001,SH)股價卻上演劇烈 " 過山車 "。從 7 元到 8 元然後再回到 7 塊,3 月 10 日收盤至 7 元以下,拉出一根巨幅周陰線。
這種 " 上漲一日遊,下跌很慘烈 " 的走法看上去就很洩氣,更令人失望的,還有其斷崖式下跌的經營業績。
此前,奧康國際預告稱:2022 年實現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 3.2 億至 3.8 億元,同比減少 1039.74% 到 1215.94%,預計扣非後的淨利潤虧損 3.76 億元至 4.36 億元。雖然上市的 6 家鞋服箱包企業 2022 年業績全線虧損,但奧康國際的虧損額已經遠超其他。
值得注意的是,這雖然是其上市以來首度虧損,卻來得極其迅猛:2022 年上半年仍有 241 萬歸母淨利潤,三季度就急轉直下成爲負 1.33 億元(扣非淨利潤 -1.76 億元),以此推算,四季度虧損更甚。半年虧損就一舉吞掉前 4 年利潤總合,正在加速擴大的這個 " 窟窿 ",殺傷力可見一斑。
奧康國際2023 年新春峰會上,一位高管的發言主題爲 " 拐點已至,騰飛可期 "。會議時間是 1 月 29 日, 隔天(1 月 31 日)就發布 " 變臉 " 式業績快報,不禁令人困惑:這個 " 拐點 " 到底真是在說由蟄伏轉騰飛呢,還是從 " 沉默性缺氧 " 轉向 " 全面呼吸衰竭 "。
近期公告中,奧康國際坦言出現巨額虧損的原因,除了對蘭亭集勢投資的 4200 萬計提減值,其它一是來自 " 對經銷商與合營商因疫情造成的影響給予一定的補貼。" 二是 " 公司實施品牌戰略升級,在廣告投放、業務宣傳、形象升級方面的投入增加較多。"
而钛媒體 APP 研究發現,企業運營突然暴露的 " 敗相 ",背後成因其實由來已久。2015 年之後,奧康啓動一系列 " 看上去美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 " 轉型:轉型休閑鞋、轉型中高端、轉型運動與皮鞋混搭、轉型線上、電商貼牌… .. 現在看來無一不是 " 躊躇滿志推出,灰頭土臉落下 ",甚至陸續呈現爛尾的味道。
無數次的突圍不成,讓昔日 " 鞋王 " 在市場、品牌、産品、周期、人事纏繞出的複雜性之中愈困愈深,且因大把燒錢無果而危機四伏。未來能否翻盤回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轉型 " 點子化 "
奧康國際的主營業務,可一句話概括爲 " 皮鞋及皮具産品的研發、生産、零售及分銷 "。這種既單一也 " 專一 " 的結構,在皮鞋市場顯露萎縮的趨勢下承受壓力不言而喻。
老闆王振滔推銷員出身、早年曾有 " 點子大王 " 美譽,奧康能從小作坊做到大集團,與其靈光一閃的點子能屢屢 " 一招制敵 " 不無關系。從過往公開言論可以看到,這樣的生意背景讓王振滔其實很早就已嗅到了發展危機,2012 年奧康上市後不久,便開啓轉型戰略予以對沖。
不過,昔日打拼時 " 點子 " 可以帶來的快速見效,面對企業轉型這種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卻很難生搬硬套。然而梳理奧康國際多個轉型舉措會發現,這些彌漫着濃濃的 " 點子 " 風格的轉型,最終落得均爲 " 成也蕭何敗蕭何 " 的結果。
2015 年,戶外風潮帶動下,奧康拿下美國運動鞋品牌斯凱奇在中國南方部分省市的經銷權,提出 " 五年開千家斯凱奇專賣店 " 的目标;
2017 年 1 月,王振滔一句 " 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穿皮鞋?" 之後,高調宣告大舉進軍運動休閑産業,繼斯凱奇之後又拿下彪馬的代理權。
二者的特點,都是在國内市場相比耐克、阿迪屬于不那麽強勢的品牌,但在海外也能排得上号,對于原本沒有運動鞋業務又想在這塊市場分一杯羹的奧康,既不用自己再重新花力氣打造新品牌,還能給自有休閑品牌 " 康龍 " 協同賦能,表面上看又是個如意算盤級别的 " 點子 "。
但現實卻是,奧康未能複制安踏在斐樂身上創造的商業奇迹,從 2017 年 -2021 年,斯凱奇的營收增速從 111.69% 跌到了 25.24%,2022 年三季報顯示,斯凱奇的營收占比隻約 10%,營收同比減少 14.09% 至 2.03 億元。
康龍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 7.96% 至 2.44 億元,彪馬未公開營收但從門店數量可間接感知: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康龍門店共 77 家,斯凱奇門店共 138 家,彪馬門店共 59 家。彪馬門店量尚不及斯凱奇的一半,斯凱奇的 138 家門店與彼時雄心勃勃的 "5 年千家 " 也想去甚遠。
三個運動休閑品牌門店量之和 274,在奧康國際全部 2508 家線下門店中占比 10.9%,曆經多年的轉型運動休閑結果寥寥。
太燒錢的 " 品牌煥新戰 "
在運動休閑市場激烈競争中遲遲未能取得理想突破,給奧康國際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業績衰退。
奧康上市十年來的業績表現屬于典型 " 出道即巅峰 ",上市首年(2012)交出營收 34.55 億元、歸母淨利潤 5.13 億元的成績後,這一 " 高線 " 再未被突破過。
2015 年,奧康國際淨利潤 3.9 億元爲 " 次高點 ",此後就保持每年 20% 至 30% 的淨利潤降幅一路下滑,實際盈利能力日漸羸弱。
至 2019 年," 業績危機 " 突然爆發,當年其首次扣非後淨利潤轉爲負值,就一直延續至今。2019 至 2021 三年的歸母淨利潤能保持正值,很大程度上則是依靠政府補助、購買理财産品取得收益。
(钛媒體 APP 制圖)
風雨飄搖之際,奧康國際再次押注轉型。于是外界看到的一個景象是:疫情爆發後,在社會上下開始全面倡導 " 緊日子 ",上市企業紛紛 " 降本增效,節省開支,保現金流 " 情況下,奧康開啓了很是燒錢的重頭戲—— " 品牌煥新戰 "。
" 品牌煥新 " 轉型中的商業考量,是奧康國際宣稱的試圖進軍 500 — 1000 元區間的皮鞋市場。
王振滔曾多次表示," 公司将聚焦奧康主品牌、男鞋主品類,深化 " 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 專家定位,不斷築高品牌勢能,布局中高端皮鞋賽道。"
其邏輯是:國内 1000 元以上的高端男士皮鞋市場,疫情後幾年依舊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但均被國際品牌壟斷;500 元以下的大衆市場上,是各大國産品牌價格競争的主陣地,價格戰打得很激烈;500 至 1000 元這個中高端市場卻缺乏行業參與者深度開拓,而這正是奧康國際瞄準的機遇。
"500 元以上中高端男士皮鞋市場 " 聽起來很誘人,但爲了追求也相當燒錢。數據顯示,2020 年之前,奧康國際曆年的銷售費用支出在 4-6 億元區間範圍。到了 2020 年,奧康國際的銷售費用猛增至 8.14 億元。
2021 年,奧康在君智咨詢 " 協助 " 下,将品牌定位爲 " 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從品牌視覺、旗艦店升級、新品開發等多維度進行了更新,王振滔甚至親自下場直播帶貨。當年,在 2020 年本就暴增的各項支出基礎上,又增加了 72.81% 的廣告費投入,連帶着銷售費用也增加了 6.15%,攀升至 8.63 億元。
2020 與 2021 兩年平均每個季度的銷售費用支出爲兩億出頭,2022 年則 " 陡然 " 加速,前三季就支出 7.85 億元,平均每個季度 2.62 億元,同比增速 36.23%。
狂打廣告不奏效
财報顯示,奧康的銷售費用由廣告費、職工薪酬、服務費、業務宣傳費等構成。銷售費用項下,服務費占比最高,其中 2020 年服務費占比例超五成。奧康國際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 " 這主要是根據新收入準則,公司将商場扣點、電商平台扣點等計入所緻 "。
顯然,爲了體現 " 中高端 " 形象奧康不得不大量進場同樣是 " 中高端 " 的商場,随之構成相當成本壓力。
廣告費用也是 " 品牌煥新戰 " 的一個增幅較高支出。奧康國際2020 年、2021 年的廣告費分别同比增長 26.98%、72.81%,對應數額約 3004.9 萬元、5192.8 萬元。
至 2022 年,僅上半年就花掉 5210.5 萬元的廣告費,同比增長 195.49%。對于廣告費的具體支出,奧康國際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門店升級、代言人、抖音都有。
銷售費用增速加大,同期營收增速卻同比下滑 3.71%,爲何狂打廣告卻不奏效?
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向钛媒體 APP 表達了 "奧康國際打廣告不合時宜 " 的看法。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則表示,除了疫情消費市場疲軟客觀因素外,消費群體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投入太多的廣告意義不大。
"500 元以上皮鞋 " 的尴尬
2014 年,奧康曾豪擲千萬請當紅韓國明星金秀賢代言,試圖使品牌形象年輕化;7 年之後,爲了重塑 " 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 定位,奧康又請來華語影星陳偉霆代言。
一個經典海報畫面是,爲了突出展示奧康 " 運動皮鞋 " 鞋底的透氣專利設計,身着休閑西裝的陳偉霆斜躺皮椅、微翹二郎腿,鞋底之下露出一個圓形帶孔裝置。
在更詳細的介紹中,宣傳圖片中的這個鞋底裝置還會像黃鼠狼似噴出濃氣。很難想象,如此品味的宣傳是爲了俘獲消費 "500 元以上中高端皮鞋 " 的 " 雅皮 " 人群。
钛媒體 APP 走訪杭州各家銀泰百貨内奧康專櫃,大多銷售人員均表示," 日常業績能夠維持,主要依靠以前的老顧客、回頭客。"
砸下重金做廣告、請代言之後,若品牌煥新換來的仍主要是 " 老顧客 ",奧康的确有些尴尬。
在一家吾悅廣場内,钛媒體 APP 觀察到,奧康國際門店位于一層靠近電梯口的不錯位置,客流高峰時間段,雖然 " 打折促銷 "、" 以舊換新 " 的海報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進店,大部分人進店隻是走馬觀花。
(钛媒體 APP 拍攝)
一名消費者王鵬(化名)在店内試穿一雙折扣後 500 左右的皮鞋,最終沒有購買,反饋是 " 舒适度不太好 "。
钛媒體 APP 發現,在黑貓投訴平台,以 " 奧康 " 爲關鍵字進行檢索,相關投訴有 180 多條,主要投訴點涉及産品質量問題、虛假發貨等問題。其中今年 1 月 23 日、1 月 16 日的兩起涉及産品質量的投訴目前還處于處理中。這或許也是鞋子不好賣的原因之一。
(截取黑貓投訴官網)
而這一切造就的後果是,奧康國際2021 市占率已經降到了 1.3%,對比 2010 年,其在男皮鞋市場占有率以 5.79% 排名第二。前後十年,恍然如夢。(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 | 劉敏,劉鳳茹)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