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的搜索市場基本上都是百度一家獨大,好幾個公司都嘗試做搜索沖擊這個市場。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字節跳動在這方面的表現,具體如何。
近幾年,字節在搜索入口上落子頻頻,似乎已經成爲了互聯網行業每年的保留節目。
2020-2021 年,确定下注搜索賽道的字節,先後建立了頭條搜索、抖音搜索兩個内部生态的搜索入口。且于 2021 年底将頭條搜索團隊融入到抖音事業部,實現二合一,意圖謀劃 " 視頻 + 圖文 " 的新型搜索入口。
次年 2 月,字節加快了搜索布局,強勢推出綜合類搜索引擎悟空搜索,定位于 " 搜你想搜,看你想看 ",而後又修改定位,以 " 優質信息,搜索無廣告 " 爲 Slogan 跟進了誇克的 " 無廣告 " 路線。甚至,同年抖音搜索還與蘋果 Siri 達成合作,實現語音搜視頻功能,并上線移動端 " 頭條百科 ",對壘百度百科,美名其曰爲搜索業務加固護城河。
彼時,字節正在發力電商,借這三大搜索入口也幫抖音咬下了部分電商紅利:據 2022 年抖音電商發布 " 抖音 818 發現好物節 " 數據報告顯示,抖音商城帶動銷量同比增長達 359%,搜索場景的同比增幅達到 153%。
而近日,據各大媒體消息顯示,字節跳動新推出了一款名爲 " 閃電搜索 " 的全新搜索 App,其 Slogan 爲 " 閃電搜索,快如閃電 "。
據悉,該 App 用戶可使用抖音賬号登錄,可按用戶所需設置搜索範圍以及優先級,實現搜索的 " 廣、全、快 ",其中搜索結果則均由頭條搜索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 閃電搜索 " 吸引用戶的方式與百度 app 别無二緻:采用的金币激勵模式,并爲此單獨設置一個 " 任務 "Tab,并且用戶在端内閱讀和搜索,都能獲得金币獎勵,金币可兌換成人民币,按照平台要求提現。
但問題在于,字節在搜索領域并不占優,截至目前,字節曾經的 " 三大搜索 " 除了抖音搜索能憑借抖音本身豐富的内容生态,以及龐大的用戶體量維持之外,頭條搜索、悟空搜索早已 " 泯然衆人矣 ",分别轉型爲 " 有柿 " 和 AI 小工具 " 小悟空 "。
可即使如此,字節仍堅定入場,勝算幾何?
一、" 閃電搜索 " 有機會嗎?
" 深渡 Cross" 打開該 App 後(未進行搜索行爲)發現:底部 Tab 欄中," 首頁 " 顯示結果爲默認推薦的短視頻,分布欄形式類似小紅書、快手;" 視頻 " 頁面基本與抖音相同;" 搜索 " 頁面則與其他移動端搜索引擎别無二緻。
其中,據媒體報道,閃電搜索的搜索結果大多來自今日頭條創作者生态,頭條号所有圖文、視頻内容用戶均可查詢。
其實這類似于百度采取過的思路,在前些年 " 偷師 " 張一鳴做信息流時,李彥宏爲自身 " 搜 + 推 " 業務找到的邏輯之一,就是利用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及其他業務沉澱的知識和信息,轉化成可被推薦的信息流内容。
因此嚴格意義上講,閃電搜索其實更像今日頭條的升級版:搜索界面的推薦、頂部資訊展示,以及視頻、小視頻、問答、微頭條、圖片、百科等欄目分類均有相似之處。真要說不同,也就是閃電搜索的首頁采用的雙列信息流中,視頻 + 圖文混合展示的方式更爲新穎,且頁面簡潔,廣告含量暫時不高。
但是,這些功能在目前的通用搜索中并不少見,甚至較之悟空搜索,閃電搜索的定位更不明确。畢竟,在搜索領域中,無論任何企業有 " 分蛋糕 " 的想法,除開 " 産品力 " 的影響因素,一個足以打動人心、搶占用戶資源的 " 噱頭 " 實際上更爲重要,譬如悟空搜索曾經的 " 無廣告 " 就爲抖音電商引進大批流量。 ( 連最近蔚來發布的廣受争議的 NIO phone,都因無廣告受到不少用戶青睐 )
隻有 " 先獲客 ",才有資格考慮 " 後留客 " 的問題。顯然,步入常規化的推薦信息流,以及在 "xx 極速版 "" 番茄小說 "" 百度 app" 中屢見不鮮的金币獎勵模式,早已沒有能吸引用戶駐足的能力。
或許,閃電搜索作爲繼字節做搜索之後的又一款搜索引擎,仍舊隻是一次隔靴搔癢的試水,難以成爲抖音撬動百度的一支矛。
不過,字節如此執着搜索,除了想利用 " 閃電搜索 " 對壘百度的表面因素外,放不下搜索帶來的高流量、高收益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要知道,截至 2021 年底,我國搜索引擎用戶增長至 8.29 億人,占網民整體的 80.3%,年均複合增長率爲 6.68%。且在《内容生态搜索趨勢研究報告》中也顯示,用戶平均每天會在 3.8 個平台上搜索。
這也就意味着,即使百度、360 等老牌企業形成 " 一超多強 " 格局,但高流量之下,字節未免不能占據搜索的一席之地。況且,也不止字節一家着手搜索,騰訊同樣加注 " 微信搜一搜 ",其日活也屢創新高。
在 " 流量爲王 " 的互聯網行業中,搜索所帶來的流量轉化顯然更爲直接。換句話說,百度其實早已證明,作爲廣告的 " 天然入口 ",搜索所能帶來的收入不容小觑。
據百度 2023 年 Q2 财報顯示,百度二季度核心收入 264 億元,同比增長 14%,同時 6 月,百度 app 月活高達 6.77 億,同比增長 18%,兩者呈正比上升趨勢。
另外,衆所周知,字節能一躍成爲互聯網一霸的根本原因,就是靠短視頻的内容載體和傳播方式,再加上獨有的推薦算法,實現了全行業的 " 彎道超車 "。
自然,如果字節将 " 搜索入口 " 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既能保證自己探索賽道新方向,又能防備搜索領域百度等 " 一超多強 " 慢性侵蝕的同時,還能有機會反手搶占用戶流量。
不得不說,作爲互聯網界知名的 APP 工廠," 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沒有 " 的性格,在字節身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二、AI 分蛋糕,字節寝難安
其實,要單論廣告收入,抖音本身早已實現流量 " 内循環 ",據 36 氪報道,2022 年字節跳動大部分收入增長便來自核心廣告業務,同比增長高達 250%,達到 100 億美元左右。
雖然,搜索引擎确實仍有利可圖,但很明顯這部分收益早已不是字節的收入重點,甚至這點收益完全影響不到字節的關鍵節點,不然,去年的 " 悟空搜索 " 也不會打出 " 無廣告 " 的噱頭,以此 " 賠本賺吆喝 "。
那字節推出 " 閃電搜索 " 的根本意義何在?或許,在通用搜索的另一端,字節正盯着搜索領域的 AI 化進程。
其實,從 " 悟空搜索 " 變成 AI 工具 " 小悟空 " 這一點看,字節在 AI 對搜索領域的影響上關注度隻多不少,而 " 閃電搜索 " 可能也是字節布局中的一步。
自從微軟推出新版必應并開啓 "ChatGPT+ 搜索 " 模式以來,百度、360 等搜索巨頭同樣開始布局 " 搜索 + 大模型 ",隻爲重塑其搜索實力,都想在新代智能搜索的高山上插下屬于自己的旗幟。
以百度爲例,隻要稍微關注點,都能發現今年的百度更注重于推動生成式 AI 技術與百度搜索的深度整合,說是核心任務都并不爲過。今年初,李彥宏就曾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OKR 内容中,明确提出 " 引領搜索體驗的代際變革 "。
而時至今日,在百度的相關描述中,AI 技術已然在經曆重新分配、重新包裝後,再被重新定義爲百度搜索。當下,百度搜索也逐步演變成爲其口中的智能搜索引擎。
成績也的确有,如今百度搜索在問題的理解和包容力上都有所提升,精準與多樣已經成爲了百度官方不離口的宣傳點。
同樣," 一超多強 " 中的 360 集團亦是如此。
回想年初,周鴻祎在面對 ChatGPT 相關問題時,就曾堅定表示," 做搜索引擎的企業最有機會參與研究類 ChatGPT 的産品,360 肯定不會放棄對這門技術的研究和跟蹤。"
甚至爲了提高該說法的合理性,360 還在互動平台着重聲明,目前 360 搜索占據中國搜索引擎的 Top 2,市場份額爲 35%,且 360 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自 2020 年開始一直在包括類 ChatGPT 技術在内的 AIGC 技術上有持續性的投入。截至 2023 年 3 月 29 日,其大模型 1.0 也于 360 智腦實現落地搜索場景。
其次,昆侖萬維所推出的天工 AI 搜索,早在推出之際,便宣稱 " 對标 ChatGPT",并自封爲 " 中國第一個真正實現智能湧現 " 的國産大語言模型。
這種現象的持續迸發,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如今通用搜索正面臨局限性。畢竟,移動互聯網時代中的 App 常伴有一定的信息孤島性,很難實現通用搜索顧及全面的理想狀态。
故而,垂直搜索正在成爲主流。因爲垂直搜索形成條件簡單,其數據也多衍生于自身平台,隻要某平台上的信息流積累到一定程度,垂直搜索自然應運而生,小紅書、淘寶等均在此列。
早有分析人士表示,高度專業化的搜索廠商将對通用搜索平台構成重大的潛在威脅。而在 AI 大模型的參與下,這種威脅或許來的更爲猛烈。
目前,淘寶或許正在加快這一步伐。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期阿裏巴巴集團新推出的淘寶問問,正作爲大模型原生 AI 應用進行内測,測試期間,它将應用于淘寶日點擊高達數百億的搜索框中。
綜上所述,字節如今推出的閃電搜索與其說是增加廣告收入,不如說是爲了未來嵌套 AI 做足準備。畢竟,目前字節除了火山引擎平台,并無自研的 AI 大模型,但按照互聯網整體 AI 推進速度而言,這一天或許并不遙遠。
最重要的是,閃電搜索即使失敗,也不過是在字節的搜索上再添一筆敗績,但若能僥幸成功,卻能幫助字節串聯不同的産品、實現流量内循環。
況且,這幾年字節發展逐漸見頂,除了抖音本地生活這個驚喜外,能握住的機會着實不多。
因此,抖音對百度發動的這次 " 閃電 " 戰可謂是隻賺不賠,但不穩賺,畢竟在搜索上抖音對陣百度也算得上屢戰屢敗了。
三、結語
搜索永遠是肥肉,總有人想逮着機會咬兩口。
不過從百度始終 " 遙遙領先 " 的份額來看,傳統搜索領域能改變格局的機會很渺茫,人們普遍相信打敗百度的不會是它的複制品,正如颠覆微信的絕對不會是另一款社交産品。
尤其是百度也不會原地踏步,幹等着被颠覆,如今文心一言加持後的百度搜索,更印證了用戶罵他千百遍,但始終待他如初戀,真正想要瓜分搜索,并不是單純的 " 快 " 能解決一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字節發起的這輪 " 閃電 " 戰,也隻是無數次的重複傳遞這個訊息:搜索需要新的格局。難受之處在于,對手每一次淺嘗辄止的試水,百度都必須如履薄冰的應對。
畢竟," 狼來了 " 的故事裏,狼真的來了。
*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本文由 @深渡 Cros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