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Ieitech
大家都說智能手表的内卷已經到頭,強如蘋果都無法在 Apple Watch S8 上帶來更多驚喜。但作爲行業内真正的領軍者,蘋果總有辦法爲消費者創造更多需求,讓産品在能力上重新獲得領先優勢——比如說發布了定位更高、更硬核的 Apple Watch Ultra。
Apple Watch Ultra 的到來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智能手表的主流競争區間從此前的 2000-3000 元拓展至 6000 元檔次,競争對手們必須拿出對應的産品來應對,否則在超高端位置上蘋果将見不到對手;其二是超高端智能手表的功能設定有了參考标準,未來競争對手的旗艦款智能手表,都必須有能夠和 Apple Watch Ultra 對應的功能,比如更強大的戶外使用能力,更強的信号連接等。
針對第一點,暫時未見智能手表廠商們沒有什麽動作,可能是在 " 憋大招 ",也可能是評估過後覺得沒必要跟蘋果的風。而針對第二點,我們就見到了一些廠商的回應,比如說華爲——3 月 14 日,餘承東預告将在 3 月 23 日發布的新品華爲 WATCH Ultimate,表示實現了 " 向上捅破天 " 的突破性應用,讓大家通過手表與世界一直相連。
(圖片來源:微博)
實際上,去年發布華爲 Mate50 系列手機時餘承東也用了這一術語,然後我們知道了,這項技術指的是衛星通信功能。在此前發布會上,餘承東介紹華爲 Mate50 上支持的北鬥衛星通信技術:" 當身處荒漠無人區、出海遇險、地震救援等無地面網絡信号覆蓋環境下,可通過暢連 APP 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發出,與外界保持聯系,并支持多條位置生成軌迹地圖。"
(圖片來源:華爲)
結合餘承東的預告,可想而知華爲 WATCH Ultimate 将會是一款定位和用途對标 Apple Watch Ultra 的産品,同時也将是北鬥衛星通信技術和雙頻 GPS 技術的一次正面交鋒。當然,普通消費者會關心實際體驗上的差距,但站在我們的角度,更是見到了華爲的步步緊逼,其能量依舊不可忽視。
衛星通信,真的有用?
去年秋季相繼登場的 iPhone 14 系列和華爲 Mate 50 系列,都把衛星通訊當成了一個嶄新的産品賣點。在手機廠商的宣傳和我們的想象中,在運營商的基站信号覆蓋不到的地方,衛星通訊功能會成爲身處險境的用戶的救命稻草。
但實際上," 衛星通信 " 或 " 衛星通訊 " 依然是距離消費者較遠的功能,因爲絕大多數消費者都生活在信号強度充足的地區,就算沒有 " 滿格 5G",但依然有 4G 網絡可用。
然而,這些搭載 " 衛星通信 " 功能的手機,考慮的可不是這種 " 一般情況 "。根據蘋果 / 華爲的構想,這類産品真正能夠體現價值的地方在 " 荒無人煙 " 的野外,這種地方信号基站難以覆蓋,可以說一旦進入就會 " 失聯 ",要是在這些環境中發生意外,那麽對該用戶來說隻有死路一條。
爲這種特殊場景而生的 Apple Watch Ultra 和華爲 WATCH Ultimate(這是目前已知支持衛星通信的智能手表)配備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衛星通信技術允許這些設備向衛星發送信息,進而聯系到外界,特别在發出求救信息的時候能起到關鍵作用。
(圖片來源:Apple 官網)
而一般情況下,購買專用的衛星電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小雷在電商平台上随便搜了下,售價基本在 8000-10000 元左右。這是因爲,這類小衆需求産品無法實現大量量産,成本無法均攤,所以單品價格非常昂貴,給 " 驢友 " 等熱衷于戶外活動的消費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圖片來源:京東)
但當搭載衛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現後,雖然他們的價格也同樣昂貴(比如 Apple Watch Ultra 的售價就來到了 6000 元價位),但好歹本身是能夠正常工作的智能設備,實用性要強得多。因此,蘋果、華爲的頂級智能手表變相地讓 " 貴族功能 " 得以平民化,甚至讓更多的人在野外活動時遇險能夠獲救,這本身就是一大價值。
而具體到功能上,出現在華爲 Mate50 系列手機上的 " 北鬥衛星通信功能 " 也有着不錯的實用性,可以發送簡短的文字信息,讓外界知道具體位置、生成軌迹路線。這也證明了,這類衛星通信功能并非 " 有名無實 ",而是能夠真正地起到搜救作用。如此高端的功能集成到消費級産品中,還能帶來價格的下降,對消費者來說自然是一樁好事。
智能手表正在重新思考定位
去年秋天,在華爲和蘋果相繼宣布旗下産品支持衛星通信之後,互聯網上曾有過一輪讨論,主題自然是 " 價值何在 "。結合知乎等平台的讨論小雷可以得出結論,大多數專業人士認爲這些智能設備上的衛星通信功能的确有實用價值,在危急關頭可以救命,但考慮到日常使用的頻率和機會,在大多數時間裏我們很難感知到這些功能的存在。
但,這重要嗎?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是被廠商的宣傳影響而想要選購這類産品,那麽最好考慮清楚自己的需求所在,使用頻次又有幾多。
但如果你沒有類似場景,那麽花更多的錢買來一款更高端的智能手表似乎就沒有太多必要(加量不加價的産品除外),比如說購買 Apple Watch S8 就能滿足需求,而不一定要買 Apple Watch Ultra。
但站在廠商的角度,雖然有些功能的确不是高頻使用,但不妨礙他們爲産品帶來更強的溢價。而這一次,衛星通信功能也是如此。尤其是對智能手表來說,Apple Watch Ultra 開辟了專業智能手表這條新賽道,而華爲想要跟上節奏,将專業但不一定常用的功能搬到産品上來就變得很有必要。
顯然,智能手表(尤其是高端智能手表)正在重新定位,向專業化發展。
從數據來看,2022 年中國包括成人智能手表、兒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三大品類在内的腕戴設備市場表現不佳,全年銷量爲 4455 萬台,同比下降 13%。而具體到細分品類上,成人智能手表銷量 1718 萬台,同比增長 0.6%,出貨量同比下降 7.6%;兒童智能手表市場銷量 1461 萬台,同比下降 12%;手環市場銷量 1276 萬台,同比下降 27.1%。
個人認爲,隻能手表已經基本完成第一波普及,市場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認知,而感興趣的消費者大多已經入手相關産品。在短期内主要功能、定位不出現大變化的情況下,現有的智能手表在短期内很難會有太多起色,而 Apple Watch Ultra 的到來無疑是爲一衆廠商打開了新思路:搶專業穿戴設備的市場,通過更強的軟硬件整合能力,爲專業設備實現智能化,開拓全新賽道。
而另一方面,專業功能也能成爲消費級智能手表的重點功能,提供一定的差異化賣點。此外,由于上遊芯片供應商尚未将衛星通信功能大範圍整合到 IoT SoC 中,因此短期内 Apple Watch Ultra 和華爲 WATCH Ultimate 隻憑衛星通信這一點就能保證有充足的競争力。
更多專業功能的加入,對智能手表來說反而是一個好機會,有利于智能手表建立明确的産品優勢,和低端型号甚至是智能手環做體驗區分。或許到未來,智能手表将會孵化出不同的細分賽道,但整體上還是往高端化發展,一方面滿足起審美需求下的裝飾品屬性,另一方面提供更強大的專業功能,和專業設備進行融合升級。
總而言之,智能手表功能越趨豐富已經是不可逆的大趨勢,更高端、更專業,将會是智能手表爲數不多的可行發展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