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議會批準了一項逐步淘汰内燃機汽車的法律——《2035 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此舉将徹底重塑歐洲汽車行業。
據悉,該法規要求,到 2035 年,所有汽車制造商必須實現銷售的所有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100%,這意味着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驅動的車型 2035 年起無法在歐盟上市。
同時,該法規還設定了,從 2030 年開始,銷售的所有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減少 55%,遠低于現有的 37.5% 的目标;包括運輸部門、商業車輛在内的所有汽車需要在 2050 年前實現二氧化碳中和。
最終,該法規以 340 票贊成,279 票反對、21 票棄權的投票結果,獲得了議會批準。
預計今年 3 月獲最終批準
事實上,早在 2021 年 7 月,歐盟委員會就提出了包括禁售燃油車方案在内的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隻不過歐盟各成員國與歐洲議會代表就具體實施标準及範圍磋商了許久,提出時也遇到了一些行業和國家 / 地區的抵制。
直到去年 10 月,歐盟才就 "2035 年起歐盟市場所有在售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 " 的計劃達成一緻,确定從 2035 年起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新标準基于歐盟委員會草拟提案,經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同意,再由各成員國立法機構批準生效後方可全面實施。預計歐洲理事會将于今年 3 月獲得最終批準。
事實上,按照歐盟各國普通家用輕型車 15 年的使用期限,這項禁令将确保歐盟到 2050 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 這項規定鼓勵生産零排放和低排放車輛。它包含了對 2030 年目标和 2035 年零排放目标的雄心勃勃的修訂,這對于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至關重要。" 議會規則首席談判代表 Jan Huitema 表示,禁令不僅為汽車行業制造了清晰的目标,同時對購買和駕駛零排放汽車對消費者來說也将變得更便宜,二手市場也能更快地發展起來,促進零排放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伴随着 2035 年的禁令,以大衆為代表的歐洲車企也宣布了各自的零排放時間表。
具體來看,大衆集團将在 2035 年前在歐洲市場停售燃油車,旗下奧迪将在 2033 年實現這一目标;寶馬最遲 2030 年在歐洲将有至少 50% 的車型是純電動車,累計純電動車銷量達 1000 萬輛;奔馳将在 2030 年隻銷售純電動汽車,從 2025 年開始所有新車的開發都基于純電架構;沃爾沃宣布 2025 年純電和混動各占 50% 的計劃,2030 年成為純電品牌。
越早布局的車企受益最大
不過,要在 2035 年實現零排放,也意味着眼下占據汽車制造商新能源汽車很大比重的混動、插電混動、增程式都将退出曆史舞台,毫無疑問,短期之内,這将給歐洲汽車制造商帶來空前的壓力。
數據顯示,2022 年歐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了 12.7%,為 158 萬輛,同比上漲了 3%;混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 22.6%,銷量為 264 萬輛,上漲 8.5%。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增長速度,混動汽車的發展都好于純電動汽車。
歐洲車企 " 頭疼 " 的間隙,正是國内車企出海歐洲的大好時機。有機構預測,2023 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将達到 280 萬 -300 萬輛的規模,在此情況下,不僅蔚來、上汽、東風、一汽、吉利、比亞迪和長城等汽車品牌陸續宣布旗下新能源車進入歐洲國家,就連甯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億緯锂能、科達利、天賜材料等電池及材料廠商也開始在歐洲布局産能。
另外,針對新能源汽車出口,國内也開通了便捷的運輸方式。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發布了一則通知,自 10 月 1 日起無論采用 JSQ 型車還是集裝箱運輸的新能源汽車都将不受限制。此外,通知還明确提到,整列 JSQ 型車已納入中歐班列統計,可以使用中歐班列出口計劃。從此,新能源汽車通過中歐班列進行運輸将成為一種常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去年發布《防止通脹法案》,要求電動車必須在北美組裝,近日又要求聯邦政府資助的電動汽車充電器必須在美國生産,并且從 2024 年 7 月開始,55% 的充電器成本需要來自美國零部件。
一些列措施下,顯然是為了給美國電動車制造商更多機會,如今歐盟禁售燃油車的法規已經通過,為扶持當地企業,也不排除會出台一些對中國車企有限制的法規。而在此之前,把握時機,越早布局,将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