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潔
編輯|喬芊、楊軒
36 氪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美團高級副總裁、最高決策機構 S-team 成員陳亮已于近期離職,目前其在美團内網狀态已顯示爲離職。
多位内部人士對陳亮的離職并不意外。早在去年 1 月底的内部調整中,陳亮已經從一線業務中脫離,開始把重心放在組織建設和戰略研究上。
彼時就有接近陳亮的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 亮哥已經在爲退休做準備了,有此想法已有半年多 "。而據 36 氪了解,過去一年,陳亮已逐漸淡出美團的日常經營管理,也不再參加公司的具體事務。
陳亮在 2011 年加入美團,與美團 CEO 王興是初高中同學,曾先後和王興與王慧文創過業。2011 年,其與王慧文創辦的淘房網被美團收購後,陳亮和王慧文等十餘人一起加入美團。
在美團的 12 年,陳亮先後負責過移動、酒旅、生鮮以及社區團購等業務,是美團内部核心的開山大将。多位内部人士都形容他 " 儒雅、從容,但做事雷厲風行、戰鬥力極強 "。在 OTA 領域從行業老大攜程手中 " 虎口奪食 ",成功将美團酒旅做大,是陳亮在美團最爲人稱道的一筆。
也有内部人形容陳亮擅長 " 循循善誘,捕獲人心 "。2020 年下半年開始的社區團購大戰,美團是入局最晚的那一個,但作爲優選負責人的他,短時間内便在内部拉起了近萬人的團隊,向滴滴、拼多多等巨頭發起了沖擊。
戰局伊始,拼多多和滴滴依靠低價瘋狂跑馬圈地之時,陳亮卻在内部反複強調 " 社區團購的本質是零售,要先把供應鏈和履約的基本功打好 ",直到現在美團優選的商品品質和履約都更被行業認可。
2021 年 10 月,美團内部将優選、快驢、買菜等業務整合,成立 g-team (商品小組),陳亮擔任組長。不過在 3 個月後,陳亮便在調整中将這一職責交給了美團副總裁郭萬懷。
郭萬懷接手後,優選事業群也進入調整期,先後從多個業績較差的區域撤離,并完成了多輪人員優化。有内部人士告訴 36 氪," 除卻陳亮自己有想退休的想法,作爲開山大将他也更适合業務從 0-1 的過程。"
2022 年,美團優選開始逐漸擺脫社區團購的标簽,向 " 明日達超市 " 轉型,2022 年其實現了 1200 億的 GMV,同比幾乎沒有增長,"UE 的改善也并不明顯,内部的關心程度都在下降 ",一位優選員工告訴 36 氪," 興哥已經好久沒過問過此業務。"
如果算上陳亮,這已經是美團最高決策機構 S-team 2 年多來第 4 位離職的成員。此前包括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高級副總裁郭斌和劉琳在内的多位大将都先後退休或離開了美團。
目前 S-team 的成員還包括 CEO 王興、聯合創始人穆榮均,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CFO 陳少晖,優選事業群負責人郭萬懷,美團平台總經理李樹斌。
王慧文退休後,美團便迎來了社區團購之戰。去年伴随多位核心高層淡出,包括王興在内的多位美團高管都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原本向王慧文彙報的美團平台、Al 平台、基礎研發平台的負責人也轉由向王興彙報;郭斌離職後,張川也接過了騎行事業部,統領到店、酒旅和騎行三塊業務。
陳亮離職的當下,美團面對的周遭更加四面楚歌。抖音在本地生活和外賣領域的侵蝕,已逐漸讓美團内部緊張,去年抖音本地生活核銷後的 GTV 已達到美團到店的 1/8,今年其内部制定了更加激進的目标。
據 36 氪了解,因爲在部分城市的到店份額開始被抖音趕上,開年伊始,美團到店餐飲的員工已開啓了密集的一線調研工作," 很久都沒感受到這麽強的工作節奏了,周末幾乎無休 ",一位内部人士形容。
在社區團購賽道,美團優選也正在被多多買菜甩開,後者去年的 GMV 達到了 1800 億,是美團優選的 1.5 倍,整體成本也要優于優選 5% 以上。據悉,在山東、湖北、廣東、江西等多個區域多多買菜均已實現了 UE 轉正。
王興在内部曾提出一套 " 艱難理論 ",即人的成長路徑是 —— 打過仗、打過勝仗、打過硬仗、打勝過硬仗,如果從業務周期看,美團内部的核心高層幾乎完整的走完了這一路徑。
在王慧文退休之前,美團内部已經着手組建中高管發展部,由美團聯合創始人穆榮均負責,主要面向美團中高級管理者,統管幹部培養發展、選拔調用、評估考核、激勵等。但伴随老一代高管逐漸淡出,美團的人才體系已或多或少已出現斷層的現象,除 2017 年加入的張川 、2019 年加入外的李樹斌 ,目前美團内部培養出來的得力幹将并不多。
過去的 10 年,美團曾多次向外界證明過自己彪悍的戰鬥力,但進入和平時期,這一标簽似乎正被弱化。社區團購一役的弱勢,已經開始讓外界質疑美團的 " 戰鬥力是否還在 "。
面對現如今複雜的競争的環境,美團是時候再次展現出自己的強悍了,這既考驗着管理層的領導能力,也關乎外界對美團業務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