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9 月 28 日晚,抖音聯合北京衛視共同出品的唐詩主題中秋晚會《" 每一首唐詩都爲我而作 " 中秋登樓夜》在武漢黃鶴樓舉辦。此次晚會采用了表演歌舞穿插 " 登樓詩話 "(類似于圓桌論壇)的形式舉辦。回看登樓詩話部分,會發現有很多學者和作家出席,包含了作家六神磊磊、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等等。
舉辦以唐詩爲主題的中秋晚會、邀請諸多專家學者,這體現了抖音内容生态特點的一個切面——即注重知識性内容傳播的布局,以及在抖音平台上建設知識類創作者生态。
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湧、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等已經相繼入駐抖音平台。此外,抖音還推出了知識節目《大家開講》、系列知識欄目《知識星期肆》、學者訪談節目《清華 · 訪談錄》以及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複旦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的《抖音公開課》等。據《2023 抖音公開課學習數據報告》顯示,抖音平台上平均每天有 28 場高校直播課;平均每天有 20 萬人次觀看。
在此之前,據抖音發布的《2022 抖音知識年度報告》,2022 年 1-10 月,抖音知識類内容作品發布數量增長率達到了 35.4%;中長視頻增長量發布超 200%;圖文内容發布量增長 167%;知識創作者單月直播場次增長率達到了 72.7%。報告中還表示,去年 1-10 月,抖音知識内容興趣用戶達到 2.5 億,相較于 2021 年年初增長了 44.1%;抖音知識平台達人數量超過了 50 萬,相較于 2021 年同期增長了 69.6%,其中包含了近 400 位教授、45 位院士和 4 位諾獎得主。
事實上,早在 2019 年,還在高速增長期的抖音就已經有了對于知識内容和創作者生态的布局。2019 年 3 月,抖音曾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等聯合推出了 "DOU 知計劃 ";9 月,抖音又聯合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啓動了 "DOU 知計劃 "2.0。據悉,這是一個針對知識内容創作者提出的服務方案。
回看抖音這一系列與 " 知識 " 和 " 文化 " 越走越近的動作,不禁令人好奇,已經坐擁 6 億日活用戶的抖音,到底想成爲一個什麽 App?
一方面,也許正如抖音在 2023 年創作者大會中提及的那樣," 我們相信,優質内容和作者值得被更多人看見,好内容加上好商業,才能更好更長期地發展下去 "。知識類内容與優質權威的知識類創作者,對于提升視頻質量來講,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另一方面,這或許也與抖音盯上了中長視頻領域的蛋糕有關。今年,持續了數年的長短視頻平台之争迎來了和解,至少是部分玩家之間—— 4 月 7 日,抖音集團和騰訊視頻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将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衍生創作開展合作。
在 2023 年的創作者大會上,抖音曾強調 " 讓更多深度的中長視頻被看到,也被看懂 "。事實上,抖音也确實在引進更多可以生産高質量中長視頻的創作者。以上述提到的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副教授毛立平爲例,毛立平在入駐抖音之前,已經入駐了 bilibili 視頻平台,并積累了 80 萬粉絲,發布了 139 個視頻,其中許多熱播視頻的時長在 20-30 分鍾之間甚至更長。字節跳動在未被合并入抖音的西瓜視頻上曾做過的努力,三年後又被再次推進,隻不過這次開打陣地戰的是抖音集團。
此外,這也可能是抖音想要抓住更多不同年齡受衆的一種方式。抖音曾在《2023 抖音公開課學習數據報告》中表示 " 高校知識視頻觀看者年齡遠比我們想象中大:78% 的人超過 24 歲,有 17% 的觀衆年齡超過 50 歲 "。
但想變得 " 更有知識更有文化 " 的并非隻有抖音。除了布局比較早,早早捧出羅翔等超級網紅學者的 B 站,還有快手。據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快手新知共同發布的《2023 快手泛知識報告》顯示,2022 年,快手泛知識視頻發布量同比增長 39.6% 直播播放量同比增長 60.6% 萬粉創作者視頻發布量達 1.1 億,快手表示," 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快手學習實用幹貨 "。隻要自己願意走向公衆,學者、教授、專家等專業内容創作者的選擇正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