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刷屏的僞骨科禁忌戀外,一對 " 純愛戰神 " 夾縫中吸引了觀衆的目光。
不是哪部青春校園愛情,也不是什麽懵懂職場愛戀,而是三十年前的黎明和周海媚。
片段裏,周海媚喝醉了酒抱着黎明擁吻,黎明不知所措的眼神仿佛閃着星星。
圖源 @觀鶴知川
這一片段嗑瘋一衆網友,大家不僅自動代入言情小說,甚至開始全網求代餐。
隻可惜搜羅一圈才發現,天王就是天王,幾十年了,還是獨樹一幟的氣質,無人可以接替。
當年那句流傳港圈的話竟一語成谶:
你紅?紅得過黎明嗎?
黎明到底有多帥?
據說當年四大天王評選,張學友靠唱歌、劉德華靠演戲、郭富城靠跳舞,隻有黎明靠的是帥。
雖然隻是一句笑談,但也側面印證了黎明顔值的說服力。
時間撥回到 1985 年尖沙咀的地鐵口,還在國外留學的黎明因花粉過敏回到香港休息,卻被星探在人群中一眼看中,邀請他去拍電影。
起初黎明并沒有想過進娛樂圈,但父親答應他,要是能進演藝圈,就不用回英國念書。
圖源:《金星秀》
于是他前去參加 TVB 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并一舉拿下季軍。
隻是在當時 TVB 旗下的唱片公司運營情況并不好,公司高層認爲黎明的形象更适合做演員,于是簽下了黎明的演員約。
彼時的香港處于娛樂業發展的巅峰時期,最不缺的就是俊男靓女,男演員中五官深邃、劍眉星目的尤其多。
但黎明的長相卻完全相反,五官中單拎出來哪一部分,都不足以稱爲亮眼,更不是當時吃香的英氣長相。
後來人常說起黎明顔值時,首要的關鍵詞是氣質。
" 他是典型的氣質大于長相的演員。"
這種氣質,首先是極具東方氣質的溫文爾雅。
觀衆最熟悉的《甜蜜蜜》,他飾演去香港打工的内地仔黎小軍,長相周正溫潤,毫無攻擊性,像是年少時會暗戀的鄰家哥哥。
騎着單車載張曼玉駛過大街小巷的樣子,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的戀愛想象。
圖源:《甜蜜蜜》
另一個常被稱道的,則是貴氣。
王安憶曾說黎明一看就是世家子弟,舉止投足間受過良好的教養和敦厚感覺,可面對喜歡的人又有種小心翼翼的木讷,生怕自己的派頭傷到了喜歡人的感覺。
這種氣質在《半生緣》裏可謂展現得淋漓盡緻。
羊毛格紋大衣,深灰圍巾紅手套,一雙眼深情浪漫,看向愛人的時候柔情似水又羞澀退讓,完全就是一副世家貴公子模樣。
現在流量粉絲們常吹的 " 破碎感 ",放到黎明這兒都排不上号。
圖源:《半生緣》
還有《玻璃之城》裏的許港生,《大城小事》裏一絲不苟醫生周謙 ......
接連數部作品讓黎明翩翩公子溫文爾雅的形象深入人心,不需要刻意扮演,光是站在那兒,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更妙的是,雖然黎明氣質上完全是偏向儒雅的,但他在演繹冷酷無情的殺手角色時,也完全不違和,反倒将斯文敗類的反差感拉滿。
以至于不少人認爲《堕落天使》才是黎明的顔值巅峰。
圖源:《堕落天使》
這份獨有的氣質,令黎明不僅在港圈巅峰時期跻身四大天王,也在三十年後的今天讓不少年輕人上頭。
早在這波短視頻平台爆火前,黎明剪輯視頻就一度霸屏 B 站。
黎明早年視頻在 B 站霸屏
不少 00 後喊着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還稱他爲 " 淡顔系男星裏的天花闆 "。
圖源:B 站 UP 主小核荔枝 918
當然,最會誇的還得屬當年的媒體,香港著名雜志《電影雙周刊》曾盛贊黎明:
"90 年代的面孔,内心卻盛載着舊時代的男女細軟情意,加一點點不擅長包裝的笨拙(這種有靓樣但傳統的大男孩已是賣少見少),雖然不夠爽快,但卻在溫吞吞的糾纏當事人對感情有一份執着,這種方程式跟 21 世紀的快餐戀愛簡直兩個世界。"
圖源:《原振俠》
溫潤柔和,斯文優雅,某種程度上來說,黎明代表了港片黃金時代的一部分風流。
那是一個将愛情娓娓道來的年代,黎明用這雙深情眼,拍盡了愛恨離愁和似水流年。
不過,能長紅三十年,靠的也絕不僅僅是外表。
2016 年,黎明登上金星《今夜百樂門》的舞台,金星調侃起他是 " 四大天王 " 裏演技最差的。
他完全沒有被冒犯到,反而回應:" 我可是最早拿影帝的。"
圖源:《金星秀》
沒錯,雖然因爲太帥常被調侃隻靠臉,但黎明其實是個全能藝人。
就拿演員來說,黎明接戲完全不局限戲路。
即便是文藝貴公子的氣質,但并不妨礙他在《甜蜜蜜》裏演小人物,在《十月圍城》裏不修邊幅。
後來甚至反串出演《梅蘭芳》,也沒有什麽偶像包袱。
更值得一提的是黎明在 2002 年出演的《三更之回家》,劉德華曾在采訪中稱贊黎明接拍此片非常有勇氣。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妄圖妻子複活的醫師,連續三年爲已去世的妻子用藥水擦身,劇情極其驚悚恐怖,對于天王來說實在是一個毀形象的角色。
但黎明還是決定出演,并憑借此片颠覆性的表演,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入圍了第 53 屆柏林國際電影展全景單元影帝角逐。
除此以外,黎明做歌手也很有自己想法。
最初公司給他打造的是大衆情人人設,出的歌都以溫暖深情爲主。
但 1997 年快離開寶麗金時,他突然在專輯裏插入了電子樂,後來制作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是黎明自己想要創造 " 從未在黎明身上出現過的聲音 "。
簽了新公司後更是放開手腳,想要做 " 能跳舞的快歌 "。
爲了達成這一目标,甚至帶着搭檔雷頌德去韓國考察娛樂場所,這也爲他後來在韓國的影響力奠定基礎。
黎明曾在采訪中透露有自己做電影和音樂的想法
全面發展爲黎明帶來超乎想象的影響力,輾轉東南亞連開 50 多場演唱會,場場爆滿,這一成績如今都未有人能企及。
在當年衡量一個歌手的價值,公認最具含金量的是 " 十大勁歌頒獎典禮 "。
黎明也不負歌迷期待,創下四連冠的成績,還成爲獲獎次數最多的一位歌手。
每逢頒獎典禮,到處都是黎明的巨幅燈牌和大旗。隻要提起黎明的名字,就是滿場館的尖叫歡呼。
因爲拿獎太多,1999 年他還宣布不再參與及接觸所有香港樂壇頒獎禮,也不會再領獎。
不僅在國内收獲無數迷妹,在國外也是大殺四方。
1997 年黎明在香港開演唱會,六百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在外面舉牌應援,媒體幹脆稱呼她們爲 " 十國聯盟 ",絕對的亞洲人氣王。
據說他也是無數韓國人對于中國藝人的初印象,韓國著名女愛豆 IU 李知恩回憶起黎明,就毫不忌諱自己的了解和喜愛。
黎明在 98 年韓國 " 人氣歌謠 " 中演唱韓語版《心在跳》
如今飯圈常見的應援方式,更是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在黎明粉絲中流行。
就如官方歌迷會 " 黎明家族 ",會在港台地區定期發行刊物,裏面有各種黎明訊息和帥照,堪比如今的站姐 pb。
很多人陪伴着黎明的走紅,直到現在依然關注着他。
2021 年還有港媒采訪找到幾位粉絲做專訪,有人不僅自己愛了黎明三十年,現在孩子長大了,也依然給黎明打 call。
從偶像做到天王,頻頻被粉絲提起的,還有黎明的慈善事業。
1993 到 1995 年間,他爲小兒麻痹症疫苗籌款 350 萬美元,8000 萬兒童因此受益;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更是通過義賣唱片籌款 9000 萬。
因爲在慈善事業中的突出貢獻,聯合還給他頒發了全球免簽護照,這是華人平民中的第一個,第二位則是馬雲。
不可替代的外形條件,清醒的自我認知,和懂得怎樣輸出文化力量。
天王巨星,才是真正屬于黎明的關鍵詞。
黎明越火,觀衆們就越是扼腕歎息:爲什麽娛樂圈裏再出不了一個黎明?
面對這一問題,黎明曾經也有過回應。
他曾經在《金星秀》中笑稱,現在有很多演員演技唱歌都一般,其實他自己也很一般,隻是因爲現在的人生不逢時,不然他們也可以當天王。
圖源:《金星秀》
事實果真如此嗎?
探讨這一問題,不得不提起黎明所處的時代。
羅大佑曾形容香港藝人的特質:搏到盡。
那時的演藝圈環境不同,港圈有着十分嚴格殘酷的競争,看不到什麽一夜成名的神話,多的是百煉成鋼的煎熬。
黎明就曾爲了做宣傳,一天連跑十幾個通告也不曾喊累,在觀衆面前永遠是活力滿滿,有求必應。
即便如此,在一場表演中因失誤走音,還是要面對強烈的苛責。
四大天王中的其他三位也是如此:
劉德華在 TVB 跑了多年龍套,才終于出演主角;
張學友演音樂劇到失聲,最後不得不停演,愧疚到哭着道歉;
郭富城從舞王轉型做演員,普通話練到可以原聲演電影。
這幾位都是在樂壇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才大火,到了拍戲時,照樣從小配角演起。
前段時間,爲了慶祝香港回歸 26 周年,内地與香港合辦了一場大灣區音樂晚會。
群星荟萃,歌聲嘹亮,但當天晚上," 港星赢得很徹底 " 就被刷上了熱搜。
快七十歲的成龍、六十一歲的劉德華、五十五歲的李克勤 ......
老牌港星們不僅真唱,還氣息平穩,随随便便就飙出高音。
2023 灣區升明月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
反觀幾位年輕流量歌手,有的走調、有的破音,還有的或許是自知能力不夠,幹脆假唱對口型,對比慘烈。
再看如今偶像的出道方式,快節奏的練習階段,一夜成名的舞台。
稍有不如意就喊累賣慘,台上劃水偷懶,台下塌房方式千千萬。
偶像在今天仿佛變成了一個危險名詞,名利場裏烏煙瘴氣,無數惡性事件正輪番上演。
似乎根本不是簡單的 " 生不逢時 " 的問題,而是對待事業的專注度和對待粉絲的态度,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其他先不說,單是黎明在尊重别人這一問題上,就已經秒殺現在一批年輕偶像。
不信,看黎明面對金星提問舒淇時的回應:
娛樂圈再難出第二個黎明,絕不僅僅是顔值的降維打擊;
更是對待演藝工作的誠懇态度、對待他人的紳士修養和值得被信賴感的全方位打擊。
說到底,觀衆懷念的又何止是黎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