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業,一個聽起來就十分 " 危險 " 的工作,但它卻無時無刻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當小雷第一次去到大城市時就被挂在高樓大廈上的 " 蜘蛛人 " 們給吓得不輕,對于擁有恐高症的小雷來說,光是站在高樓上往窗戶外看就需要莫大的勇氣,更别說隻依靠幾根安全繩就要在大樓外部進行一整天的清潔工作了。
這些蜘蛛人在工作時需要長時間依靠吊繩,因此所以這項工作對從業者的身體素質和工作時的自然氣候都有很高的要求。爲了盡可能降低對從業者的身體負擔和提升工作安全性,相關行業拿出了吊索軌道、吊籃式等多種解決方案。但即便如此,意外事故仍然頻繁發生,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 " 高空墜亡 "、" 被風刮飛慘死 " 等觸目驚心的字眼。可以說是一項危險到極緻的工作,但我們又必須需要這一批從業者。
(圖片來源:史河機器人官方)
難道我們就隻能眼睜睜看着這些慘案一次又一次發生在我們面前?答案當然是 "No"。在今年 3 月,一家名爲史河的企業推出了它們的第一款外牆清潔機器人 BeeBot Pro V10,憑借出色的清潔效率、不錯的操控性、安全的工作環境迅速在整個物業行業落地應用。根據官方數據,僅半年的時間,BeeBote Pro V10 已經累計清洗高層建築 100 多座,清潔面積達到了 50 萬 m ²。
然而就在今天,史河推出了它們的叠代新作 BeeBot Pro V20 以及 BeeBot Pro mini V10,一大一小的組合能夠符合更多場景的清潔需求。相比起 3 月發布的初代産品,BeeBot Pro V20 新增了縱框清洗能力、可拆卸外框清洗單元、模塊化設計、獨立供電、規格可調、快速安裝等多種實用特性。同時,在市場最關注的吸附穩定性、清潔深度上也實現了大幅升級,新增的脫吸回吸功能更是能讓它應對百葉窗這類清潔 " 難題 "。可以說 Pro V20 是一款在技術、使用場景和安全性上都得到了巨幅提升的産品。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而另一款新品從名字上就能聽出,它的體積更爲小巧,适合那些清潔面積不大或是清潔場景更爲複雜的大樓。不過雖說機身 " 縮水 " 了不少,但在安全性上一點都沒有含糊,其采用雙物理防墜、多傳感器融合、超聲波檢測、斷崖監控、前後端還配備上下攝像頭,使得操作者能夠實時監控其作業環境。另外本體采用锂電池供電,也可外接 AC220V 供電,多足負壓小吸盤設計,保障機器人穩定吸附、适度越障。
說了這麽多參數,這兩款機器人的清潔效果和效率到底如何?根據官方數據來看,BeeBot Pro V20 最大移動速度可達 15m/ 分鍾,平均一天能夠清潔 900㎡,最高可以在 180 米左右的高樓上進行清潔工作,另外還能完美适配玻璃、石材、金屬立面等多種外牆材質,在多規格邊框清潔能力和極強避障能力的加持下,它的清潔效率可以說是遠超小雷的想象,官方甚至表示在同樣的清潔效果的情況下,它的清潔效率是普通從業人員的兩倍。
而 BeeBot mini V10 的表現也相當不俗,最快移動速度可達 10m/ 分鍾,平均清潔效率爲 800㎡/ 天,相當值得一提的是,mini V10 的整機重量僅有 23KG(Pro V20 爲 57KG),一個成年人能夠輕松完成機器人部署并操控它進行工作。
作爲新時代的智能機器人,這兩款産品自然也接入了物聯網平台,也是史河機器人爲其量身定做的新智能物聯網平台——行于雲上。其支持遠程爲操控者實時提供相應數據、遠程控制機器人、優化清潔方案、OTA 升級、對數據進行防護加密等多種功能。
通過這一平台,用戶可以輕松獲取到正在進行的清潔項目的一切數據和參數,像機器人的實時狀态更是能直接在操控器上看得一清二楚,當機器人遇到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也會及時發送警告給操控者,從而保證工作效率。
當然,光是看這些參數,可能有些讀者有些迷糊,根本搞不清這兩台機器人的實際工作表現到底如何,史河也現場爲我們演示了一波。從 GIF 圖中可以看到,兩款機器人在面對玻璃上的污漬時能輕松做到 " 雁過無痕 ",幾乎一次就徹底清潔幹淨了。當然你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是挂在牆上的 " 掃地機器人 ",隻不過它的工作場景和強度要高得多。
毫不誇張地說,自動化程度極高的 BeeBot 機器人的清潔效果不比人差,因爲其在清潔方式上采用了仿生高空清潔人員用刮子和小滾刷式的工作原理,在加上均勻的壓力和提前規劃好的路線軌迹,讓它保潔效果是可以和高空保潔作業人員媲美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實現了超越。
不過小雷在觀看這些産品運作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這類産品真的在市面上大規模應用,是否預示着會有一大批 " 蜘蛛人 " 被淘汰下崗呢?讓機器 " 取代 " 人類,這可不是我們所想看到的局面。
史河機器人顯然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其 CEO 許華旸在接收媒體群訪時表示 " 機器隻是工具,從來都不是工具替代人,而是會使用工具的人替代不會使用工具的人。未來,我們将繼續采用 " 人機結合 " 的方式,讓機器人爲人類賦能,爲客戶提供更先進的産品及更爲專業的服務,爲外牆清洗行業提供更爲智能且高效的解決方案。"
史河機器人也确實給出了相應的方案,它們已經聯合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高空服務業分會發起 " 蜘蛛人啓航計劃 ",并成立了 " 智能高空機器人學院 ",将通過安全與技能培訓、科技賦能等多元化方式,幫助蜘蛛人群體提升安全意識及職業競争力,助推高空清潔行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換句話說,史河将與行業一同讓原本要懸挂在高空中的 " 蜘蛛人 " 們變成一位又一位專業的機器人操控師,而且這些 " 蜘蛛人 " 的學習門檻更低,能夠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機器人融合到一起,從而帶來更爲高效的工作效率,這才是我們真正所願意看到的場景。
另外針對小雷十分在意的使用成本問題,史河高管也給出了相應的回複答案,他表示之前的機器人在北京進行工作時的價格大概在 10 元到 15 元 /㎡,但考慮到它一天就能完成 800㎡的清潔面積,所以換算下來是要比傳統的人工費用低不少的。而且随着技術的不斷升級和叠代,史河的外牆清潔機器人的使用成本會越來越低,它的經濟價值自然會不斷地提升,甚至說将這個市場的價格徹底打下來。
可以說如今随着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高樓外牆清洗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了不少企業進入賽道試圖分一杯羹,作爲國内最早一批進軍該領域的史河機器人,用兩款新品告訴市場,史河機器人在産品創新性和研發性上是業界頭部水準,甚至能夠推動整個市場的發展。從基礎技術和經濟效益來看,高空作業的場景也利于機器人公司形成規模化和技術壁壘。
當然,作爲普通消費者的小雷更希望這些企業能夠拿出一些較爲平民化和足夠生活化的清洗機器人,畢竟外牆清洗這個難題,可不止是那些高樓大廈才會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