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一提到抖音,小紅書,B 站 ...... 常常會有兩種聲音。
我很好奇,今天,站在 2024 年年底這個時間點,你會更傾向哪一種:
第一種:趕緊上車。
" 快看,有一個辭職做短視頻的,年入百萬了 "," 做自媒體,是今天這個時代最适合普通人的杠杆生意 "......
确實。拍拍寫寫,能有多少成本和門檻?而且無論其它行業卷成什麽樣,你總還是能看到有做直播的誰誰誰、拍短視頻的誰誰誰,又一夜爆火了,變成頭部了,财富自由了,甚至自己開公司了 ......
但是,誰要是真幹了這行,或想要辭職幹這行,另一種聲音又會變得震耳欲聾:别跟着卷了。
比如,"2024 年,普通人真的不要再碰自媒體了 " " 大量網紅在消失,短視頻這碗飯真的不好吃了 "......
也确實。多少從前風光無限的頭部網紅,都說翻車就翻車了?多少從前賺得盆滿缽滿的 MCN,都說裁員就裁員了?今天随便再搜新聞,關鍵詞不是 " 封殺 "," 消失 ",就是 " 敗退 "," 撤離 "......
趕緊去做。别跟着卷了。
怎麽辦?今天做内容的環境,到底是什麽樣子?幾大内容平台,分别還有什麽機會?還有沒有我的機會?
作爲一個商業顧問,也作爲一個從 6 年前開始日更,到今天已經在這個号上更到第 2442 篇的内容創作者,我特别理解這種糾結,也特别好奇答案。
過去這兩年,我有幸和其它平台的一些人專門聊過,比如 B 站的百萬 up 主 Tim、微信公衆号的小 · 聲 · 比 · 比 ......
今年年中,我也曾專門陪問道中國的 20 多位企業家們,去參訪過一家特别的公司:新榜。并在這個做新媒體榜單起步,每天都在看各大平台 " 又起了什麽高樓 " 并且已經連續看了 10 年的公司裏,向新榜的創始人徐達内當面請教。
和他們聊完後,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機會面前,總是橫着難題,但也總有人,在想盡辦法解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今天做内容,會遇到什麽難題?
前期學拍攝、學剪輯、學寫作 ...... 這些技術活兒,其實隻是一個開始,甚至隻是開始的開始。
等你好不容易把内容做出來後,怎麽才能從每天上億個新發布的内容中脫穎而出,吸引到足夠多的人來看?
好不容易有人看了,但明天可能就會有大量幾乎一樣的内容出現,又要怎麽才能一直創新,一直有人看?
好不容易一直創新,還一直不被超越,又要怎麽才能賺到足夠的、穩定的收入,養活自己和團隊?
突圍,有人看。創新,一直有人看。變現,養活自己。
做内容,要生存下來,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易。
并且,每個平台都有不一樣的特點,對應着不一樣的生存思路。
那次參訪,新榜的創始人徐達内用 7 個字,分别總結了今天 7 大内容平台的特點:
抖音,快手,小紅書,B 站,微博,微信公衆号,微信視頻号。
牛。中。美。酷。氣。懂。好。
總結得真好。回來後,我印象深刻,忍不住馬上寫了一篇文章和你分享:《抖音、微信、小紅書 ...7 大内容平台,7 種賺錢思路》(鏈接放在文末,有興趣的話一會兒也可以去看看)。
文章發出後,很多讀者留言說:" 有用。"" 受益匪淺。" 但是," 還不夠。"
" 一個字的總結太簡略了,能不能有更詳細的版本?"" 這幾大平台,具體應該怎麽做?"......
剛好,前幾天,趕着年底,新榜發布了《2024 内容創作者生态報告》。這一次,很詳細。
今天做内容的環境,到底怎麽樣?幾大平台,具體都有什麽特點?
怎麽才能有人看,有創新,有錢賺?
那些今天還做到了的人,分别都是做什麽的,又是怎麽做的?
我們一個一個說。相信,一定能爲你提供一些參考。
大環境:最 " 好 " 的時代,最 " 難 " 的時代
先看大環境。
今天做内容的環境,到底怎麽樣?
在這份厚達幾十頁的報告裏,有幾組數據,很有意思。把它們連起來,你可能會聽到這麽一句有點矛盾的話:
内容這個賽道,正在同時經曆 " 最好的時代 " 和 " 最難的時代 "。
什麽意思?
先看第一組數據:
先看,看内容的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4 年 6 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 10.68 億,網民滲透率高達 97.1%。
再看,做内容的人。
根據新榜基于抖音,快手,微信視頻号和公衆号拟合的數據,對比去年同期,2024 年 6 月:主流平台的活躍創作者,規模同比增長 62%。其中,規模增速最快的 2 個平台,抖音和微信視頻号,分别增加了 99% 和 292%。
最後看,做出來的内容。
根據新榜基于抖音,微信視頻号,微信公衆号,B 站和小紅書拟合的數據,對比去年同期,2024 年 6 月:創作者月更的新作品總數,規模同比增長 34.1%。
滲透 97.1%。增長 62%。增長 34.1%,
看内容的人。做内容的人。做出來的内容。
今天,幾乎每一個上網的人,都已經是内容的消費者。在各平台上做内容的人,和他們創作出來的内容,也越來越多。
怎麽樣?是不是很繁榮?
真繁榮。真是 " 最好的時代 "。
但是,同樣真實存在的還有 " 最難的時代 "。
來看另一組數據。
首先,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爲 " 頭部 ",能動不動上頭條的那種,你需要跑赢多少人?
新榜數據顯示,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爲例,粉絲超過 1000 萬的博主,占比都在0.01%左右。
真正的,萬裏挑一。
那,如果放低要求,按超過 100 萬算呢?
截止 2024 年 6 月,抖音,快手和小紅書上,粉絲 100 萬 -1000 萬的博主占比,分别爲0.16%,0.43%, 0.02%。
這是什麽概念?考北大清華的概念。去年清華北大在各省的上線率,最低都有 0.11%。
今天要做百萬博主,可能,比考上清華北大還難。
天哪。那如果放棄幻想,就從 " 尾部 " 或 " 腰部 " 踏踏實實做起呢?
也難。就算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的人,今年想漲粉,速度總體也在降低。
新榜數據顯示,相比去年同期,2024 年各平台,影響力排名前 1 萬名的賬号裏,平均單賬号漲粉 14.8 萬,同比下滑 3.8%。
并且,漲粉的平均所用時長,也在增加。2018 年,粉絲要從 500 萬漲到 1000 萬,平均隻需要 54 天。到 2023 年,平均已經需要 601 天。
5 年,平均需要的用時翻了近 10 倍。
啊,那怎麽辦?沒辦法,就是卷。
新榜數據顯示:頭部創作者已經開始卷頻率。以抖音上的 500 強創作者爲例,他們的月平均産出作品數,已經是大盤均值的2.7 倍。
太卷了。新榜報告總結:
今天的内容生态,已經從靈感、外設、後期技術到産出頻率上,全面開卷。
最好的時代。最難的時代。
從前那個 " 随便寫個什麽,拍個什麽就能火 " 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那麽請問:競争遊戲升級到今天這個難度,你還想玩嗎?
隻要還有機會,就想。
但是,去什麽平台上做?做什麽内容?
幾大平台,具體都有什麽特點?我适合去哪個平台,做什麽内容?
生存第 1 步:怎麽才能 " 有人看 " ?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B 站。
6 大内容平台,日活用戶都超過了 1 個億。但這些統計數據再大,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真實的人組成的。
而這 6 大平台,對應的 " 人 ",有着不一樣的人群畫像,對應的能 " 有人看 " 的内容畫像,自然也都不一樣。
要做 " 有人看 " 的内容,先看清差異,選對平台。
先看,人群差異。
比如,新榜數據顯示:女性用戶占比較多的是微博,小紅書。年輕用戶占比較多的是 B 站,小紅書。
看圖。
再看,内容差異。
人群不同,更容易 " 有人看 " 的爆款,也會不同。
報告分析了各大平台的用戶内容消費習慣,并總結了各平台最被 " 偏愛 " 的内容類目。
我幫你把各平台用戶明顯最被偏愛的内容類目,整理成了一個表,你可以感受一下。你看看,和你之前以爲的,一不一樣?
人群。内容。各有差異。
而差異的背後,是不一樣的勢能。
要卷,别隻顧着埋頭卷,記得先擡頭看看。
有意思。那在這些平台,針對這些人群,什麽樣的内容會更有機會?
用一個字總結的話,新榜的創始人徐達内,已經總結得非常精彩:
抖音,快手,小紅書,B 站,微博,微信公衆号,微信視頻号。
牛。中。美。酷。氣。懂。好。
你擅長的,是其中哪一個?你的内容,能帶給用戶的體驗是 " 這真 __" ?
機會,總是屬于那些能看清事情的本質,填對需求的 " 空 " 的人。
有意思。但能不能更具體點?
今天,不同平台上,除了一個大方向,更容易出爆款的内容賽道分别是什麽?
6 大平台,除去相對随機和分散的微博,新榜梳理了其它 5 大平台的高贊内容,分别得出了點贊量前 10000 的内容類目占比,和平台大盤作品的内容類目占比,做了比較分析。
我把分析結果,進一步整理成了表格,你可以對照看看:
人群,内容,大方向,賽道。
你在哪個平台?面向哪個人群?做哪類内容?正向着什麽樣的大方向,在哪條賽道上跑?
嗯,這麽一串捋下來,關于怎麽才能 " 有人看 ",我已經有思路了。接下來,就是無所畏懼,去發力。
加油。但真開始發力的話,有個問題,可能有點殘酷:
被抄襲。
生存第 2 步:怎麽才能 " 一直有人看 "?
前兩天,華爲開了發布會。會上掌聲最熱烈的幾句話裏,有一句是:
" 抄襲,是沒有未來的。"
說得真好。但要做到,也是真難。
創新,永遠是最好的内卷解藥,但也永遠是最高的生産門檻。
尤其今天,同質化的傾盆大雨,不止淋在做小發夾、做數據線、做酸菜魚的人身上,也淋在了寫推文,拍美照,做視頻的人的身上。
今天你出一個搞笑段子,明天你就能刷到無數個和你一樣的搞笑段子。今天你出一個美妝教程,明天你就能刷到無數個和你一樣的美妝教程。
怎麽辦?
怎麽才能不但 " 有人看 ",還一直 " 有人看 "?
報告裏,總結了在今天這個 " 最好 " 也 " 最難 " 的時代,面對千千萬萬的同類博主,同類内容 ...... 創作者進化出來的5 種突圍辦法:
1,多元細分,走小衆。
拍美食的人越來越多?我就專拍美食探店。美食探店也多?我就專拍東北美食探店。
同樣的,旅遊,可以細到旅遊攻略,周末旅遊攻略,周末北京旅遊攻略,周末北京 3 小時達周邊遊攻略 ......
往下探。總能探到個人少的地方。
2,模糊邊界,打反差。
健身博主講健身看膩了?那就去戶外抓魚。
同樣的,汽車博主聊房産,遊戲博主聊旅遊 ......
向外跨。總能跨到個讓人反差拉滿出乎意料的地方。
3, 融合元素,反常規。
賣蚊香,不聊 " 好癢 ",不聊 " 寶寶睡不好 ",把蚊香拼成香奈兒的 logo,聊 " 蚊 · 香哪兒 "。
賣皮蛋,不聊 " 爽口 ",不聊 " 本地土特産 ",把皮蛋挂在女明星的耳朵上,聊 " 皮爾卡蛋,年輕人的第一款珠寶。"
重新組。創新的本質,是舊元素的新組合。
4,向外借勢,用好梗。
提問:做什麽内容,才能 1 秒鍾被注意到,被認同,還被主動傳播?
回答:做用戶已經注意到,已經有認同,能幫他抒發情緒自我表達的内容。
比如,一個 " 平替 ",小紅書近 30 天互動增量超過了 88.8 萬。再比如,一句 " 牛馬 ",抖音話題總浏覽量,是 32.2 億 ......
懂借勢。自己,總是有限的。但世界,總是無限的。
5,抱團取暖,多聯動。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很多視頻裏,都有不止一個博主?
一個講職場的大 V,對面坐了另一個講職場的大 V,一起聊怎麽向上管理。一個講健身的頭部,旁邊站了另一個講健身的頭部,一起做戶外有氧操 ......
懂合作。單打獨鬥是勇氣,抱團取暖是智慧。
細分。跨界。融合。借勢。聯動。
5 個方法,背後是無數一直在突圍,從不停止想辦法的人。
真好。但如果我實在卷不動了,還有别的出路嗎?
也有。報告提醒了2 個方向:AI 和短劇。
第一,AI。
用 AI 幫你寫腳本想段子。用 AI 幫你畫漫畫出視頻。乃至用 AI 做分析,做運營,做服務 ......
AIGC 的本質,不止是用 AI 幫你做事,還可以是用 AI,幫你改寫遊戲規則,甚至進入一個新的遊戲。
第二,短劇。
内容,不止圖文,短視頻和直播,還有短劇。
報告數據顯示:2024 年,相比第一季度,第三季度的短劇相關作品總數已經增加了 75.8%。
一個新的,全民級的風口,正在前方。
想辦法,試新路。
做了這麽多努力和嘗試,現在,你或許終于 " 有人看 ",甚至 " 一直有人看 " 了。
但是,還有一關,非常紮心:
不賺錢。
卷生卷死,但賺不到多少錢,怎麽辦?
生存第 3 步:怎麽才能 " 養活自己 "?
提問:做内容,怎麽養活自己?
路子很多。比如,接商單做廣告、做測評、做電商、做知識付費、做直播打賞,做 IP 授權、靠内容分成 ......
其中,最簡單,最多人能拿到的機會就是:接商單做廣告。
然而,怎麽才能接到?隻是埋頭把内容做好,就可以嗎?
不一定。不同平台,吸引的廣告主類型都不同。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要真正賺錢,養活自己和團隊,除了埋頭把内容做好,還要至少先回答好 2 個關鍵問題。
第 1 個問題:你在你發力的這個平台上,接到商單的概率大嗎?
換句話說:你的内容定位,和這個平台能吸引到的廣告主的投放需求匹配嗎?
新榜分析了 2024 上半年,在抖音、小紅書、快手和 B 站上的投放數據。他們結合 " 預估投放金額 " 和 " 商單數量 "2 個維度,對各平台的投放品類做了一個統計。
我幫你把其中,在各平台上投放相對最集中,從金額到數量都位于前列的品類,整理成了一個表,方便你對照着看。
把内容做好,也要,把選擇做對。
第 2 個問題:接到一次單後,怎麽才能吸引客戶再次選你?
首先,當然是把内容做好。
做得多好,才算好?
給你一個數據,你先感受一下:8.4%。
報告顯示,2024 年上半年,能獲得同一品牌複投,也就是投放 2 次或以上的人,隻占整體被投放的人的 8.4%。
這些能反複接到商單的人,都是誰?他們都是怎麽做到的?
新榜報告舉了一個 " 課代表 ":李蠕蠕。
一個抖音和小紅書上,你大概率都看到過的搞笑類博主。
看她的成績單。
抖音粉絲:2000 萬 +,小紅書粉絲:300 萬 +。
商業作品數的獲贊數,也是這個量級:抖音總計 2000w+,小紅書總計 100w+。
天哪,她是怎麽做到的?
新榜報告裏,重點提到了 2 個典型案例,我整理成了一個表,供你參考。
厲害。
但,我不是頭部。
我隻是腰部,甚至剛剛起步,還有機會嗎?
也有。新榜數據顯示,今天的廣告投放模式,正在高速叠代,從以前 " 誰頭部投誰 " 的 " 單投模式 ",轉爲 " 頭部要投,中長尾賬号也要批量投 " 的 " 雙投模式 "。
腰部,尾部,也有機會。
那腰尾部要吸引複投,又可以怎麽做?
新榜報告也舉了一個 " 課代表 ":松林之響。
一個小紅書上的旅行攝影類博主。
按照國際慣例,還是先看成績單。
首先,多少粉絲?小紅書粉絲:2.9w。
然而,就是這 2.9w 的粉絲數,對應的卻是:
商業合作筆記的 " 閱讀 " 中位數和 " 互動 " 中位數,都超過了 99.3% 同類博主。
厲害。這又怎麽做到的?
我也把報告裏重點提到的 2 個典型案例,整理成了一個表,供你參考。
頭部。腰尾部。
李蠕蠕。松林之響。
還有嗎?還有沒有更多案例,可以供我參考?
報告整理了不同平台上,成功吸引複投的一些 " 課代表 "。
看名單。
不知不覺,和你一路分享到了這裏。
現在,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首先,今天做内容的環境,到底怎麽樣?
當看内容的人已經接近飽和,而做内容的人,和他們做的内容還在不斷增長,一個同時最好又最難的時代,來了。
在這個時代,再要成爲百萬粉絲博主,可能比考上清華北大還難,漲粉速度,可能比從前慢 10 倍,全面開卷,可能會成爲常态 ......
但是,依然,還有人在不斷地做到 " 被看到 "," 一直被看到 "," 能變現 "," 能反複被投多次變現 "。
他們怎麽做到的?
或許,除了上個時代常見的 " 運氣 ",在這個時代要做到,還要有足夠的 " 專業 ":能做好,更要能選對。
怎麽做好?
細分。跨界。融合。借勢。聯動。
可是,就算能從動不動就按億算的内容海洋裏脫穎而出,被看見,甚至一直被看見,也不能保證就能養活自己,養活團隊。怎麽辦?
做對選擇。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B 站。6 大平台,各不一樣。
其中,不一定所有機會都适合你,但一定有适合你的機會。
人群特點,内容偏好,風格方向,适合賽道。
趕路前,先看清差異,選對路徑。
并且,在押下全部,全力開卷之前,至少還要考慮好 2 個問題:
怎麽才能更大概率地拿到商單?
拿到後,怎麽才能更大概率地保證會有複投?
去到更符合自己内容定位,相關投放更集中的平台。有的放矢。
去看已經做到的人的作品,去向跑在前面的人學習。快速叠代。
同質化的困境,創新的瓶頸,收入的不穩定。
全面開卷的時代,沒有容易。然而,無論怎麽卷,有一點,或許永遠不會變:
好東西,永遠稀缺。
做好東西的人,永遠能在牌桌上留下來。
祝你,做好,選對。
祝你,稀缺,留下。
*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1、新榜,《2024 内容創作者生态報告》
2、劉潤公衆号,《抖音、微信、小紅書 ...7 大内容平台,7 種賺錢思路》
主筆 / 尤安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